这一阵,回家比以往更晚了一些。回到家里,妻子正抱着笔记本电脑备课。2岁的儿子在一旁玩着玩具,时不时还去敲敲键盘“捣乱”,令人哭笑不得。聊着妻子加班的理由,原来是pad“惹的祸”。
现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试点pad电子教材,对教师素质和备课准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感慨,新时代信息化的脚步,穿过记忆的海,带我们享受未来美好元素的同时,让童年和青春岁月里读书求学的经历映放眼前,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次见到图书的感觉是纠结的。那是1993年,我刚上幼儿园。老师组织孩子们自愿征订教材,有识字、算术、美术、音乐等五六本,书款30元左右。因为农民增收不多,老师也解释道,可以两个同学“合作”订一套,上课的时候看一本。看到我一遍一遍地翻着预领的课本,还时不时用鼻子闻着书缝里独特的香味,妈妈的表情里有苦涩,也有欣喜。爸爸“买一套”痛快的决定,让我搂着自己的一套书睡了好几个晚上。哥哥还特意帮着我给书皮穿上了“新衣服”,就像过年给小孩子穿上新衣服,滑稽又可爱。
我的兴奋传染了一家人。一旁的爷爷和爸爸不禁想起了过往的场景。上世纪60年代,爸爸和妈妈上学的时候,直到一年级才有课本。课本很小,纸张很薄,比窗户纸厚不了几毫,以至于必须给予特别小心的呵护,一旦遇水或者稍微用力,就会污染一片,好几页内容都会破损掉。何况,他们那个年代兄弟姐妹多,一套书老大用了,还得传给弟弟、妹妹,不像我可以“专享”。爷爷还补充说,建国前他识字的时候,根本没有课本,老先生教着念什么,孩子们就跟着学什么。乡村记忆中,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是稀罕物,基本见不着。
书的味道,有隐隐的香,有阵阵的香。那时候,我最喜欢的是字典。字典的页面是轻柔带有韧劲的,像初夏成荫绿树里头茬的蝉鸣。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要学习使用字典,学校建议家长最好订购统一的新字典。因为我喜欢读书,成绩也不太差,所以这次爸妈更加痛快地掏钱了。有了字典,在老师教的实用方法指导下,带开了我拥抱书海的大门。再遇到陌生的字词,字典就是“正确的打开方式”。特别是字典最后附带的国家、计量单位等常识页面,简直就是收入囊中的知识“百宝箱”,就像吃不完的美味大餐,一盘未尽,一味又来。
如饥似渴的时光里,求之不得的书让我欢喜让我忧。大哥是一个特别讲究整洁的人,他长我8岁,我读小学他读中学。于是,我的头批书源就是他的旧课本。读到忘乎所以、津津有味的时候,我总是忘记给他规整到位。忍不住跑去和干家务的妈妈分享感受和心得,哥哥回来后看到凌乱不堪的书箱,少不了对我一顿数落,可是很快就习惯了,后来干脆就直接不管我,任我折腾。妈妈甚至有时候劝说哥哥,“弟弟喜欢书,这是好事呀”。
很快,乐意看书的“传言”扩散到姥爷那里。姥爷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乡镇退休干部,他家的特点就是杂志多、报纸多。妈妈家是书香世家,我感觉我的姥爷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种君子,特别神奇,让我崇拜不已,就像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道,“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表弟和我经常沉醉在姥爷的古典小说和革命故事里,久久不愿他老人家停下来。姥爷经常勉励我们,读到肚里的墨水是最贵重的积累,别的人抢不了去。可以说,姥爷家成了童年第一个“图书馆”“故事亭”“启蒙社”。古今中外的奇闻异事教会了我们晚辈人读书的奇招和做人的规矩。
中学时代,经常出现读着读着“闹书慌”的时候。逼迫之下,性格内向的我走出了更加大胆的一步,村里谁家书多,就从蹭书读开始,而后熟到能借的地步。最早的借书,开始于屋前邻居大爷爷家。大爷爷在济南工作,收藏了很多红色书籍、小说作品和野史。每次读到那些悬疑未解之谜,总让我反复思考好一阵。那个时候,村里电脑和互联网几乎没有,不像今天可以快速搜索,但也让我养成了勤于动脑的习惯。
通过读书,我还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忘年交”。每到寒暑假的时候,村里在外地工作的教师们喜欢坐在一起对弈。因为借书求教的缘故,我有幸成为了他们中比较年轻的棋友。我的一个棋友,也是一位初中班主任老师建议我,除了看“杂书”,还可以借阅高年级学长的课本预习着。长者的学识,那就是小辈的智慧啊。我不仅是预习,顺带把练习题一起做了。等到学习新课的时候,我已经有所“准备”,特别是那些“盲点”和“误区”,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交友,交流,让我养成了有益于求学的习惯,帮助我顺利完成了中学、本科,直到研究生毕业。在成为一名选调生,到乡镇服务的日子里,工作比较琐碎具体,经常直面群众,专门读书的时间少了,接触更多的变成了文件、公文和学习培训资料。但是,一旦有空,特别是因为不能休假在宿舍苦思冥想、想家孤单的时候,读书、看报、写作,伴我度过那段充实的打拼岁月。
2017年,我调入市直单位工作。在参与市里一项重大活动中,我有幸邂逅了更多“读书达人”“写作能手”。这些前辈、领导、同事,分享给我更多读书和写作的金点子。一起分享好书,一起讨论内容,经常因为不同的观点吵到不可开交。但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认真态度、高效规范工作的思维方法,成为了我对标看齐、创新工作的动力之源。
从前,读书是一种奢望。后来,入脑的故事能变成版面上的铅字。今天,书香的味道“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道家常大餐。而立之年,回望那些清风拂卷、智慧共鸣的美好,更加感恩祖国的强盛繁荣,倍加珍惜父母亲朋的鼎力支持。犹记得,第一次到市图书馆的时候,看到一望无际,再一望还无际的书籍,那种激动与第一次见到黄海的感觉,是那么的同感:震撼而激动着。经常是,每次去书店寻觅新“朋友”的时候,看到市民们带着小朋友其乐融融地阅读,总让我不禁憧憬:我和妻拉着稍长大些儿子的手,店内静静地阅读,出门热烈的讨论,在这安定祥和、信息横溢的新时代里,慢慢地探究着人生与真理。
山东省潍坊市委组织部 刘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