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梁家河,有一片高产田,是当地最好的一片良田,40多年来一直造福着梁家河百姓。一片良田,见证了一个年代。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黄土高原,成为梁家河插队知青的一员。“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洞里,睡的是土炕,乡亲们生活十分困苦,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今后能够经常吃肉。”多年后,习近平回忆起这段岁月,仍然感慨万千。
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策划推出重磅系列微视频《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第一集《一片良田》,主要讲的是习近平在陕北插队的七年中,在任梁家河村支部书记时打大坝、造良田的事迹。从那时起,习近平就开启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是呀,在那段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日子里,他完全融入到陕北父老的生活中,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农村人”。就是这样,锻造出了习近平总书记一颗一切以民生为重的“初心”,为他后来走向革命道路,成为划动民族复兴大桨的舵手作了最好的铺垫。
在乡下,每当谈起领导干部时,老农民们很怀念早年的基层干部。他们夏天穿着短袖衬衫,拿着一把大蒲扇,来到田间地头,与老百姓说说话,甚至做点活,有时还开开玩笑,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农村工作的智慧得到了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春年少时,就能与群众“心贴心”。在梁家河,习近平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找到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他认为要改变梁家河村的群众生活,必须要从土地的基本条件做起,因此决定在梁家河沟口打大坝,从而形成大面积的良田,使群众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当然,群众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就拿当年习近平准备在梁家河沟口打坝时,由于条件落后,机械设备更谈不上,再加上经常下大雨,许多老百姓都不能接受,认为不可能成功。但是,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战胜困难。于是,习近平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串门入户去做老乡们的思想工作。大家都放下思想包袱了,才开始动工。为了打坝成功,也赢得群众信任,习近平采用科学的方法,把河床拦住三分之二,留下三分之一继续走水,第二年将那三分之一填满,在旁边开排洪渠。这样,终于实现了“打坝造田”的设想。
由此可见,不走进百姓,就不能全面了解百姓的疾苦;没有共同语言,百姓就不把你当朋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许多乡镇干部,下田能插秧,上岸能办公,具备着“干部”与“农民”的双重本事,因此与农民谈得来,说得上话,也就利于解决问题。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年轻时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从事农村工作,就要实实在在为群众着想,把自己当成地道的农民,但又要在智慧、能力上高于普通农民,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服务群众、磨炼自己。
“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种人,一种就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回忆梁家河生活时的感慨。从这里我们读出了他那一份满满的人民情怀。40多年来一直造福着梁家河百姓的那“一片良田”,见证着住窑洞、睡土炕、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的艰苦生活,更见证着为改善生活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激情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故事,就从这“一片良田”开始,那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初心”将永远闪耀在新的时空。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 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