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逆全球化违背时代潮流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民生福祉提高,推动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以经济全球化存在缺陷为借口而根本否定经济全球化,甚至把自己国内的矛盾和问题归咎到经济全球化和别的国家头上去,大范围挑起贸易战,以维护一己私利、遏制别国发展,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害人害己、不得人心。正视并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需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今天,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类文明达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高度,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之所以如此,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推动形成了一体化的世界。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频频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表现出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人们不禁担心,经济全球化会不会发生逆转?世界经济的大海会不会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当然不会。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民生福祉提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迈向机器大工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入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新的跃升,除了商品贸易,跨国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组织生产和销售,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资本、技术、人员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现实地看,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国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繁荣发展。1990年到2000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为4.05%;如果把时间维度扩展为1990年到2010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则加快至5.51%。借助经济全球化创造的生产力,全球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11亿人口脱贫、19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互促共进,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迎来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发达国家长期占据高端,获取了大部分利润,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无比艰难。又如,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时,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更加尖锐,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更加突出。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不能遮蔽其积极性和进步性,而是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着力点。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以经济全球化存在缺陷为借口而根本否定经济全球化,甚至把自己国内的矛盾和问题归咎到经济全球化和别的国家头上去,显然是错误的。

  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损害各国利益,不得人心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逆全球化总是如影随形。18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什么时候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世界经济就繁荣发展;什么时候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就低迷不振。作为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贸易保护主义害人害己,没有赢家。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出台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以期减少进口,出清国内积压产品。然而事与愿违,贸易伙伴国纷纷进行反制,使美国对外出口急剧下降。这一保护主义政策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使美国深陷大萧条并给全世界带来大灾难的原因之一。当前,美国不顾世界各国反对,大范围挑起贸易战,成为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战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使全球经济增速连续3年降低0.5%,全球GDP将因此损失约4300亿美元。美国本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现在却成为国际经贸规则和经济全球化的破坏者,个中缘由可以概括为三点。

  不择手段转移国内矛盾。美国是西方世界最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强资本弱劳工、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社会严重不平等是美国社会的痼疾。最近几十年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美国社会不平等不断加剧。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9%上升到近年来的20%;美国前10%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全国所有家庭财富的比重超过75%,后50%家庭拥有的财富占比仅为1%。2017年,非洲裔美国人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仅为白人的10.29%,拉美裔为12.11%。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问题在经济繁荣期容易被掩盖,在经济低迷期则会凸显出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人们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改变“1%与99%贫富对立”的不平等现象。然而,美国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社会两极分化愈发严重,引起中低收入民众强烈不满。面对棘手的国内矛盾,煽动民粹主义、采取霸凌做法,把责任推卸给他国、挑起贸易争端,既能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又能转移国内公众视线。

  最大限度攫取经济利益。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1960年,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40%,2016年下降到24%左右。1995年,美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为19.9%,2008年下降到15.8%。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日益提高,2016年达到38.8%。应该看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靠的不是发达国家的恩赐,而是自身流血流汗的苦干实干;不是要动谁的奶酪,而是在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这些国家在价值链中低端从事利润微薄的生产,源源不断地向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和平衡发展,提高了人类整体生活水平。占据价值链高端的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深化中受益匪浅,分享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红利,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仍然遥遥领先。但是,美国一些人抱持狭隘的零和思维,认为别人发展起来就是自己吃亏了,又是“退群”,又是加征关税,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胁迫其他国家作出让步,自己就能攫取更多经济利益。

  从战略上遏制别国发展。为了维护世界霸权地位,美国一直防范任何可能追赶的国家。有人曾总结,在美国国际交往逻辑里存在一个“60%定律”:当另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达到美国的60%,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之时,美国就会将其定位为对手,进而千方百计地遏制其发展。不管是当年的苏联、日本,还是现在的中国,概莫能外。挑起贸易战不仅是美国攫取更多经济利益的手段,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手段。美国首轮加征关税的500亿美元中国出口产品,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中包含的高科技领域,反映了美国遏制中国技术追赶的意图。为了打压其他国家,美国罔顾国际规则、破坏世界经济秩序,想要拆经济全球化的台补自家的墙,筑起高高的贸易壁垒。但是,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想要剥夺一个大国的发展权更是违背历史规律、丧失国际道义之举。如果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结果必然是损人不利己。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有效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既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又要正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先进理念和务实举措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同志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驱动力。历史上,世界各国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和技术条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今天,应对逆全球化,根本之策仍是大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完善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优化重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发展的包容性不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条件和机会很不充分。据有关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包容性不足,必然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如果不是努力增强包容性,让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是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结果必然是封上别人的门也堵上自己的路,损害全人类的利益。正确的思路和做法是,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

  当前,一些国家民粹主义泛起、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普惠性不够,特别是中下层民众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较少。各国应加强国内改革和国际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和国际规则,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发展繁荣;合理分配经济全球化红利,让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不平衡的发展难以持续,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难以走深走实,甚至会为逆全球化思潮的滋生提供土壤。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平衡,一个突出表现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规则制定主导权获取了经济全球化的大部分红利,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处于不平等地位,南北差距依然悬殊。对此,应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更多先进理念和公共产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实现全球范围平衡发展。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在一些国家,资本所有者获得了大部分利益,中下层民众被剥夺感增强。对此,应重视收入分配、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国内改革和国际合作,提高劳动者报酬,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合作共赢是釜底抽薪之策。应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合力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共同推动世界各国的发展繁荣。各国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可以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让参与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红利,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逆全球化违背时代潮流  时代潮  时代潮词条  全球化  全球化词条  违背  违背词条  
智库

 过度医疗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但过度医疗问题仍然存在。今年4月,某知名三甲医院大夫曝光“肿瘤医疗不良行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