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惊的暴力和不断固化的分歧令埃及在内战边缘战栗,中东或北非已经很难传出真正令人振奋的消息。叙利亚痛苦持续不断;致命的宗派攻击更频繁地在伊拉克上演;黎巴嫩脆弱的和平进程一再受挫;难民潮席卷约旦;利比亚民兵组织活动猖獗、政局扭曲;土耳其这颗伊斯兰民主之星也逐渐黯淡。
即便面对一连串的棘手事件,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仍决定将解决以巴问题作为当前的重点。“现在不解决、就永远也解决不了”的理由几乎铁定成立。但还有另一个理由同样具有说服力(尽管这项理由往往被人忽视):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经济区可以激发整个地区的增长和发展潜力。
比尔·克林顿的竞选主管詹姆斯·卡维尔1992年曾说过一句不朽名言,“傻瓜,经济才是根本问题。”中东和北非经济无法带来民众所需繁荣的惨淡失败不断将人们推上街头。这并非唯一的因素,但食品价格上涨助推了2011年革命热情从一小撮积极份子扩展到普通民众,今年6月的情况同样如此,针对前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最常见的不满并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普通埃及民众的需求得不到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土成为相对稳定的所在。一旦安全得到保证,以色列的高质量基础设施可以轻松拓展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年轻一代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已经在边境两侧成长起来。《福布斯》杂志报道“数百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正在成为创业企业中实实在在的同事和商业伙伴,这些企业正逐渐改变巴勒斯坦、至少是西岸经济。”
中东地区最滞后的高科技产业尤其如此。《福布斯》文章作者形容很难将拉马拉与奥斯汀或旧金山的情景分开 ,“二十几岁的巴勒斯坦人在拉马拉边啜饮鸡尾酒,边使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所有这些都克服了重重障碍。曾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高级创新顾问的亚历克·罗斯认为重振和平进程的最佳方式是为西岸提供3G互联网连接。他引用巴勒斯坦理工大学一位年轻女听众的话,她的观点得到了在座其他人响亮的掌声,“要想过得更好就必须改善经济,而要想改善经济就必须有3G网络。”
没有高速互联网,利用外国投资和自主创业就几乎没有可能。实现快速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已经存在(每年约有2,000名巴勒斯坦专业技术人员毕业,但把技术应用于付酬工作的却仅有30%),巴勒斯坦也已具备发展意愿和投资资金;但却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
打造不同的巴勒斯坦及以色列愿景并不难。2005年,美国研究机构兰德公司推出了“弧形发展区”理念,这是一项修建连接西岸巴勒斯坦主要商业人口中心交通走廊的鼓舞人心的计划,该走廊穿过以色列进入加沙,筹划已久的空港和海港正在那里修建。
该愿景背后是未来巴勒斯坦的面积和人口密度与旧金山湾区或大开罗等城市拓展区域大致相当的理念。因此,西岸地区应被视为“独立但联系密切的城市综合区域”。只要花9分钟观看弧形发展区的视频演示,就可以看到这里的发展潜力是多么令人惊叹。
相比于巴勒斯坦的经济收益,以色列的收益则偏重于社会和政治方面。达不成和平协议的代价或许不会在以色列的经济数据和正式外交活动中有所彰显。但特别是年轻以色列人正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不被邀请参加某些会议——而且即使面对以色列最真诚的朋友,他们发出的邀请不被接受的情况也越来越频繁。
在以色列和美国间来回穿梭的著名以色列商业及政府事务教授Bernard Avisha指出无论以色列年轻人对巴勒斯坦人抱何种态度,他们都“希望从本-古里安机场起飞,能够降落在西方国家的领土并受到欢迎。”现在他们清楚代价正逐渐增加。
机会也同样如此。鉴于巴以冲突一直是相对稳定(如果说受到压迫)区域中暴力和动荡的孤岛,现在整体局势已经扭转。解决分歧、以民主国家共存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会成为政治混乱和经济紧缩中的稳定和理智因素。加之自由贸易协定、甚至和约旦的关税联盟,中东比荷卢经济联盟(构成最初欧共体经济核心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集团)即初具规模。
仲夏夜之梦?有可能。但除了伊朗之外,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土耳其和埃及冲突双方等所有主要地区力量想实现这一目标都有充分的理由。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身四条边境线中的三条都面临着实际或者潜在的内战,应该不需要别人提醒如果不开始由内而外地传播和平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