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有所起色。据IMF预测,2014年的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2%上升到2%。同时,平均失业率有可能从2010年8.3%的峰值回落到8%。这是一个进步,但仍然不甚理想。劳动力市场的惨淡可归于几个原因。
第一,在危机之前许多国家的失业率就已经高企。1995到2004年,欧元区的平均失业率是9.5%。如今的失业率更上升超过了11%的水平。
第二,劳动力市场双轨制恶化了失业问题。临时合同劳工享有的工作保护非常有限,在劳动力市场大调整时首当其冲。低技能劳工和年轻人的失业率相较于高技能和更年长的工作者要高出许多。长期失业者甚至可能在经济复苏之后仍然无法获得雇佣机会。
第三,欧元区的许多国家需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由于欧元区内难以进行汇率调整,因此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价格调整来改善竞争力。
宏观和微观灵活性
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是一个屡屡被提及的重要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应该对宏观和微观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进行区分。微观灵活性是经济体为了提升生产率所进行的劳动力-岗位调整。高生产率企业必须要得到市场准入资格并获得发展的空间。相反,低效企业要被逐步淘汰。这样的调整有助于整体生产率的进步。但经济体也需要宏观调整。这指的是劳动力市场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比如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当前欧元区的竞争力危机。
确保微观灵活性
有两种关键机制能帮助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微观灵活性——就业保护措施和失业保险。
尽管市场调整有助于提升生产率,但是长远稳固的雇佣关系也极为重要。就业保护措施因此有其独特的价值。一些公司会为了让工人有动力进行自我增值而提供就业保护措施。一些更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例如解雇税,也被认为是合理的,因为失业工人的保险支出需要由解雇他的企业来分担。但过分保护也有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失业率。
一些国家有双轨就业保护制度。对长期合同员工的保护力度很强,但是对临时工的保护力度较弱。这会导致临时工在经济危机冲击下首当其冲,难以再就业,并且从企业得到的培训机会很有限。
失业保险也是保护劳动力的重要措施。保险固然有成本,比如客观上延长了失业期,但这或许能帮助劳工和职位更好地进行匹配。只要保证随着失业期加长,失业保险提供的福利也随之下降,就能给劳工更多的再就业动力。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模式。英美模式中,就业保护和失业保险有限,但劳动力市场灵活,失业周期短。北欧国家就业保护适中,失业保险高,但条件严格,使得失业周期同样非常短。
危机期间IMF对维持微观灵活性的建议
IMF在危机期间的政策建议是否满足了上述的条件?IMF支持失业保险,比如针对美国和冰岛的建议就是如此。IMF认为在危机期间由于职位空缺非常有限,大部分新职位很快会被补满,因此失业保险不会拉长失业等待时间。但是也有反面例子。比如葡萄牙,由于其失业保险过于慷慨产生了负面效果,IMF建议该国降低失业保险的福利。
年轻人过高的失业率和就业保护双轨制有关。临时工的就业保护太少,长期合同工的就业保护过多。比如,西班牙大部分的失业集中在临时工。因此,对于这类国家,IMF建议降低双轨制的影响。减少新长期合同工的就业保护有助于在经济复苏之后改善整体就业状况,让整个体制更加灵活。
确保宏观灵活性
宏观灵活性是一个经济体在遭遇经济冲击时稳定维持低失业率的能力。在这里,最重要的制度保障是集体谈判制度,其中不同行业、企业间劳工的联合程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这关乎到企业和工人在谈判中的地位是否对等的问题。
劳工间联合程度的高低和失业率大小没有明确的关联。理论上,联合程度越高,失业者的利益越受到照顾,但是这也可能导致劳工代表所要求的工资过高,反而带来更多的失业。因此很多人建议要执行分产业集体谈判。
集体谈判的劳工联合程度也影响了经济复苏后就业率的走势。理论认为,经济整体受到冲击时,跨行业集中谈判更有好处。这是因为失业者的利益更加受到照顾。其次,它能使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得到调整,而不是让个别企业自行调整,导致相对工资下降,给企业工人的福利带来较大损害。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共同推进效果较好。
危机期间IMF对维持宏观灵活性的建议
危机期间,欧元区最艰难的挑战在于怎样在统一汇率制度下改善各国的竞争力。IMF因此建议欧洲北部国家接受更高的通胀,而南部国家则接受工资削减计划。但很多时候该措施未能实现,显示出劳动力市场内部缺乏信任。
比如在爱尔兰,随着经济情势恶化,政府劳工企业间的三角关系也随之恶化。后来政府单方面开展了工资削减计划。在希腊,在通胀预期的推动下,工资增幅甚至超过了欧元区的整体水平,导致了竞争力进一步下滑。
因此,IMF对这些国家的建议是允许劳工或企业从集体谈判中退出。当然,降低公共部门工资水平也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