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传统》 刘东 著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5月
清华大学教授刘东先生所著的《再造传统》一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在“全球化”中要树立文化自信、价值自信,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建议,值得所有关心中国命运走向的人一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克时艰,在加入“全球化”大合唱的时候,保持应有的警觉。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毫无例外,都要加入这场大合奏之中。诚如作者所说,“人类各个文明之间的交往,竟能变得像现在这样频繁、密切、嘈杂,甚至成了须臾不可稍离的手段。”当代生活的全球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住英国房子,买俄罗斯别墅、用瑞典手机、戴瑞士手表、做泰国按摩、洗土耳其桑拿、雇菲律宾女佣、配以色列保镖、开德国汽车、喝法国红酒、吃澳洲海鲜、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看巴西足球、观奥地利歌剧、活日本长寿、拿丹麦津贴、领沙特工资、当中国干部”的境界。这个看来有些幽默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化”,已经是人类不可回避的主题。不管你愿不愿意,生活中自然就涌来“全球化”的洪流,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全球化”为中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宝贵契机,同时,也给中国社会也带来了诸多困惑、诸多隐忧。特别是对优秀民族文化、东方优秀的价值观念的冲击,是相当严重的。所以作者认为,“当文化全球化真正到来的时候,它带给我们的印象也绝不是一片光明。”接着,作者从“申遗、语言、建筑、电影、熊胆、体育、通识、家庭”等8个方面,对全球化对中国固有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的影响、干扰。作者在“申遗”这一部分中就指出,“中国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竟然败落至此,正是中西近代碰撞的突出历史效应之一。无论如何,这肯定不再是李白和苏轼曾经吟哦过的那一方水土了;而且正是持续的外来压力下,以往那个可居可游可亲可近的生活世界,才变成了如今考古意义上的文物或者死物。”但是,现在又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进行“拯救”。不少地方,并不是真正想保护这些老祖先留下来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是借助“保护”的大旗,促进经济发展。这样的“申遗”并不能达到保护自然、保护人文的效果,因此作者呼吁,千万“不要把世界遗产弄成了世界遗憾。”
而在“语言”这一部分里,作者不无忧虑地说,“读写母语的能力已经普遍下降了,可人们对此根本不以为意。而长此以往,势必会加速中国文化在全球化压力下的没落。”是呵,如果人们连自己的母语都不会讲了,只会用一些“舶来语”,这样的民族,哪还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呢?
在“建筑”这部分中,作者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深情地回顾。他以为, 中国历史上不少优秀的建筑,“无论单独看去还是整体看去,却跟大自然有机交融,相映成趣。对于生活艺术的结晶,也许更应该称其为环境艺术。”然而,由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迅速扩张的城市功能要求、本身就像滚滚而来的巨型推土机,把大量老旧建筑彻底荡平,随处可见那个触目惊心的拆字。而极度旺盛的建筑市场,又煽动得设计简直等同于拷贝。城市的景观已面目全非,既失去了人文记忆,也失去了个性特征。”这一点,许多人可谓深同感受。作者还对“全球化”带来的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作者也一一进行了分析,启发人们的思考、警惕。
在对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剖析之后,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真正对当代中国构成严峻威胁的,并不在于它的历程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这类变化在历史上从未休止过,而在于如今的变化发生得太过急迫,使得以往安于地球一隅的共同体,陡然地脱离了原有的文明轨道,也黯然地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制约。”
在作者看来,一个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恪守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才能做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既不掉队,也不迷失方向。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作者开出的“药方”是:“在无可回避的外来文化冲击下,我们只能是非被动地、却又心怀警觉地,既要加入,又要抵抗,既要从本土中抽离,又朝它再嵌入,既领受裨益,又疏离其损害,既接受它的标准化,又启动传统的再发明,既拥抱着普世化,又向往着在地化,既在进行身心运动,又在发展离世趋势,既享受着均质化的好处,又欣赏个性化的特色,既看到历史的断裂,又努力让文明延续,既在跨越有限的国界,又要回归文化的本根。”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就会“在活生生的、彼此渗透的文化对接中,才有可能在杂揉和嫁接的基础上,产生出作为文化间性的新型文化,从而引领人们走出当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