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大牛市都是出现在大跌之后。过去两年中,上证综指一直疲软,最低1850点,最高2445点,其间涨幅很小,即便是从最低点算起的累计涨幅也只有26%。长久的期盼,让“牛市来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大家心里清楚,A股要重返牛市,除了基本面给力外,增量资金不可或缺。所以各方期盼的焦点将落在沪港通的到来,这是增量资金入市的曙光。虽然沪港通总额度被指太少,但随着海外资金持续流入,蓝筹股必定会再度活跃,大盘重拾升势很有可能
最近,欧美股票市场的起伏不定引发了金融市场的热议。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一口咬定,美股被高估,已经出现泡沫,奉劝投资者重新寻找安全的投资市场。在欧洲,核心国家德国经济疲弱以及乌俄危机等一系列不确定事件,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资本加速逃离前往新兴市场。在亚洲,多数新兴市场股市表现颇佳,股票投资者信心出现回升。无论涨还是跌,投资者都在被风险制约着,经济面好坏、QE完全退出、地缘政治和加息预期都在左右着资金的最终流向。
美股:多空争辩估值水平
8月初以来,受QE将完全退出影响,美股三大股指同时暴跌。外界预测,美股长达5年的牛市可能从此终结并走上熊途?对此,多空双方展开了激烈争论。
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激烈的一次辩论。耶鲁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最近警告:美国股市、债市和房地产市场都被高估,甚至还存在泡沫。他说,“曾经的教训告诉我们,股票市场已经走向极端,已经到了贵得不能再买的阶段,它再也不像昔日那样稳妥,奉劝大家在股市紧急刹车,尽早给自己存下一笔退休资金,以防输得精光”。
希勒教授的担心是有数据支撑的。最能代表美国股市总体情况的标普500指数在经历7月底经历一次3%的下跌后,在8月26日,重新攀上2000点,创下今年第30次刷新纪录的高点。16年前突破1000点整数大关时,投资者就争论不休,现在又里程碑式地突破 2000点,这在很多投资者眼中是不正常的。因为从2009年3月金融危机之后美股触底,如今反弹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标普500指数涨幅近两倍。就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7月底也警告称,“面对美股如此大幅度和如此之久的反弹,你不得不考虑在某个时候股市会出现剧烈回调。”知名对冲基金经理约翰·哈斯曼在7月28日致投资者的信中的态度更消极,他说,“目前的美股存在巨大泡沫,再过两周就会经历1929年那样的‘大崩盘’”。
除了标普500指数,其他基准指数的波动也引发争议。道琼斯指数涨在7月31日至8月7日前曾一度下跌了3.03%,但8月26日当天又涨至17106.70点。纳斯达克指数8月初也下跌了2.87%,不过很快就在8月26日当天涨至4570.64点,这已经创下14年来的新高,这样的涨势也让市场唏嘘不已。
虽然空头咄咄逼人,但在多头看来,美股的估值仍然合理。指数金融合作伙伴的首席投资官杰克·宝露迪安( Jack Boroudjian)对希勒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他说,“希勒的观点根本就错到了极点,当前股价并未到特别贵的地步。”他认为标普500指数正处于历史性的正常水平。宝露迪安称,“希勒用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方程来衡量当前股价,这是错误的。我认为最有效的衡量标准就是根据过去10年的市盈率来判断是否被高估”。
其实,这场辩论的起因还在于QE何时彻底退出。2009年至今,QE对美股反弹起了决定性作用,且持续支撑了5年,这其间市场没有出现大幅度回调,高处不胜寒,于是投资者越来越对美股估值是否存在泡沫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争议。目前,标普500指数相对于其成份股公司已公布业绩的市盈率为17.6倍,接近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该股指席勒市盈率则达到了26倍,远高于16.6倍的历史平均值。这一迹象使得投资者担忧在5年的牛市格局后,美股是否会遭遇与2000年相似的泡沫破灭,从而暴跌。一个有力的支持数据是,当前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的市销率平均数几乎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持平。
彭博社也对562位投资者、分析师和交易员的季度调查显示,47%的被调查者认为,美股已逼近无法持续的水准,14%称已经看到泡沫,同时,近1/3的受访者认为,债信评级较低公司的股票“过热”,多数预计6个月内股市波动率攀升。
多空双方争论不休,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刘楠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美国经济正在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季度下跌了2.1%后,在第二季度骤升至4%。经济健康增长后,消费支出、就业和贸易领域都出现了明显改善,这一切使得人们开始推测,美联储的加息计划可能提前。但是,EIU表示,“我们预测美联储在2015年下半年就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全美的工资水平和商业投资增幅仍然很低,任何加息的举措都将会提高消费者的债务成本,也会打断贸易扩张势头。”尽管美联储在逐渐缩减QE3规模,但利率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不过,经济向好必然会让企业的经济效益转好,这是支撑美股上涨的潜在因素。
“市场信心不是特别高涨。”道明证券分析师根纳季·金伯格表示,多空双方的争论已经让投资者踌躇不前,现在大家都在问,“如果我要投资,把钱放哪最不糟糕?”原本看起来会影响股价的公司营收数据似乎也没让市场吃上定心丸。一些人认为,只要利率继续稳定在低水平,利润和股价就能继续上涨。“很多人憎恨这个市场。”维登公司首席分析师麦克·普维斯说,是去是留,绝不是基本面可以左右的。
欧股:全球动力不足资金逃离
在美国股市一路飙高的反衬下,欧洲股市动力不足。加之俄乌危机及欧元区经济零增长等一系列不确定事件,正在引发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调整,欧美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专家预测,此前遭遇资本外逃的新兴市场很可能成为全球资金新的“竞技场”。
据统计,今年7月,投资者共从欧洲股票基金中撤出了1.21亿美元,为近15个月来的首次净撤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斯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金融危机后6年的时间里,西方经济体一直维持着低利率政策,这意味着当前所有资产的价格是基于零利率而设定的。在这种背景下,一旦利率上升,那么资产价格必然贬值。此外,从客观上来讲,西方资产价格因超低利率也的确存在泡沫,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有逃离的意愿。”
刘楠表示,2014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总量没有增长,其三大核心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目前不是在下滑就是停滞不前。我们预测整个区域今年的真实GDP将出现0.9%的增幅,高于2013年仅0.3%的增长。不过,仍然会比EIU此前预测的1%要低,因为下半年会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经济前景。比如,高失业率、财政紧缩和高债务水平会继续导致区域内消费需求低迷,地区政治风险将是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7月下旬逐步升级的俄乌危机导致欧盟新一轮的制裁,如今俄罗斯也对欧盟实施了反制裁,这将极大伤害和俄罗斯有大宗贸易往来国家的出口,这一局势也会动摇商业信心和消费信心。
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吉在8月22日的全球央行年会上强调称,如果欧元区物价继续下滑,欧洲央行准备利用手上的所有工具来应对。他表示,政府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提升需求,并指出过去一个月通胀预期如何下降。这是德拉吉首次号召欧元区成员国政府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提振经济,他的讲话令市场对欧洲央行将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臆测升温。而一旦欧洲央行开始实行更加有力度的宽松政策,那么对于企业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享受到更加低廉的贷款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其产品在各个市场中的竞争力。
德拉吉的讲话公布后,欧洲市场反应强烈,走出了低迷状态。当天欧洲盘面时间,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2.16%至3165.47点,德交所指数上涨1.83%至9510.14点,巴黎CAC40指数上扬2.10%至4342.11点。与此同时,欧洲债券市场也进一步走高。
然而,在分析师看来,欧洲央行的举措并不足以给予长久支持,因为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并不乐观。“欧洲央行已经回应了对推出‘欧版QE’的计划,但是我们认为欧洲中央银行所采取的量化货币措施既不可能刺激区域经济增长,也不会改善当前的通货紧缩局面。这些充满挑战性的经济环境可能加速投资者撤出欧洲股市。”刘楠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投资者最担心的是,一直有欧元区“火车头”之称的德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出现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季度环比萎缩。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分析认为,第二季度德国经济出现轻微倒退的主要原因是外贸和投资萎缩。工业订单数量的持续下降表明,第三季度德国经济还有下滑的可能,而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直接影响德国经济。放眼法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处于危机之中。经济难以摆脱“零增长”局面,政坛危机也不断,总理辞职后,重组内阁分歧也很严重。此外,爱尔兰脱英以及英国退出欧盟的争论也在影响投资者信心。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也宣布该国已陷入2008年以来的第三次经济衰退。
罗斯义表示,“我对欧盟经济的增长前景并不看好,预计区域经济还会持续处于停滞状态。财政紧缩政策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遏制了各种投资,如果投资活动持续低迷,经济停滞就会导致储蓄水平过低。在这种条件下,欧洲经济很难有明显的复苏。所以,紧缩政策可能让欧洲陷入‘失去的十年’。”
长期关注欧洲建筑股的西班牙进出口贸易商费南多·利亚诺最近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不管是在西班牙还是整个欧盟,以前火热的地产股现在算是走到尽头了。”他最近就打算将资金全部撤出。以德国为例,因建筑业投资乏力,第二季度建筑业产出下降了6%,这也是导致德国经济近期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兴市场:牛市来临
相较于低迷的欧洲股市,此前表现不佳的新兴市场股市却在持续回暖。近几个月,国际资本已快速回流至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预计未来资金流向将更加分化。据统计,从今年3月到5月,新兴经济体股票和债券市场净流入资金就从270亿美元增至450亿美元,呈现递增趋势。资金流向监测和研究机构EPFR(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当周,全球新兴市场股基吸引17亿美元资金,实现过去11周以来的第十次净流入。专家表示,这一趋势主要是因为投资者预期欧、美、日都会将低利率政策至少延续到明年下半年。
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新兴市场股市涨势强劲,不少股市的表现超过美国股市。印度股市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都超过20%,土耳其主要股指已上涨44%,巴西主要股指已经上涨26%,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上涨7%,上证综指也累计上涨10%以上,而标普500指数涨幅在14%左右。
印度无疑引领了本次新兴市场的涨势。由于预期莫迪政府将推进经济改革,投资者对于印度股市的信心持续提升,孟买敏感30指数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多次刷新历史新高,外部资金也大举进入该国股市。8月27日,孟买敏感30指数上涨0.44%至26560点,再度刷新历史高位,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经达到25.46%,涨幅高居全球基准股指的第五位,远好于同期欧美股市的表现。
除印度股市外,部分东南亚股指也表现强劲。泰国证交所指数今年以来上涨20.47%,印尼雅加达综指上涨20.85%,菲律宾基准股指累计上涨21.57%,越南基准股指累计上涨24.6%,涨幅均位居全球前十。
截至8月20日的当周,全球投资者投入股市的基金数量为179亿美元,高收益率债券投入的资金也高达31亿美元,净资本的流入的幅度创下了2013年10月以来的新高。其中,美国股基净流入128亿美元,欧洲股市连续7周净流出后当周还流出了6亿美元,而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吸引了37亿美元。
正如美国人对“熊途”是否来临吵得不可开交,中国股民们对牛市来临的争议也在升温,理由是蓝筹股最近很给力。蓝筹股是主板市场的核心,蓝筹强则主板强。衡量一国股市皆以主板市场为标准,因此判断股市趋势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判断核心蓝筹股的趋势。宏观经济好转、流动性宽松、地产限购松绑等诸多利好消息叠加,再加上沪港通开通在即,最近大盘蓝筹股行情也遍地开花。上证指数升幅超过10%后,证券行业一些分析师认为,七年熊市可能已经结束,大牛市将来临。
一般来说,大牛市都是出现在大跌之后。过去两年中,上证综指一直疲软,最低1850点,最高2445点,其间涨幅很小,即便是从最低点算起的累计涨幅也只有26%。长久的期盼,让“牛市来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大家心里清楚,A股要重返牛市,除了基本面给力外,增量资金不可或缺。所以各方期盼的焦点将落在沪港通的到来,这是增量资金入市的曙光。虽然沪港通总额度被指太少,但随着海外资金持续流入,蓝筹股必定会再度活跃,大盘重拾升势很有可能。
场外资金有加速入场的态势,有数据显示,7月21日至7月25日期间,流入两市的证券市场交易保证金达1729亿元,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场内资金)达8168亿元,创2012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据悉,海外投资者持有A股的总市值有望达到9000亿元,约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10%,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
然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变无疑会引发新兴市场资产价格波动。未来12至18个月内,美联储很可能会加息,届时资金可能离开新兴市场并流回发达经济体。刘楠表示,“EIU预测,资金外逃不会给新兴市场带来重大危机,因为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现在的资产负债表都在强化,浮动利率和以本地货币主导的债券都在有序进行,这使得他们在抗击外部冲击时更具弹性。”在经济学人智库看来,未来资本进入新兴市场时将更多考虑各国的具体经济情况,不同新兴市场对资本的吸引力强弱取决于其经济表现力,以及其成功解决结构性调整改革问题的能力。对此,新兴经济体应加速进行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