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的走向似乎隐含着一种矛盾。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巴基斯坦,双边关系可能会被一系列经济和战略合作计划推向新的高度。但与此同时,尽管中巴双方一直强调彼此对对方十分重要,但习近平主席的到访仍然揭示出了两国关系中脆弱的一面。仅三周后,印度总理莫迪即将访问中国。在新的局势下,新德里的中国政策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颇值得玩味。
在两天的访问中,习近平主席将宣布一系列超过40亿美元的中巴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一部分,同时也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奠定了基础。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希望改变自己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其中“一带”指的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陆上工业和交通走廊,“一路”即“海上丝绸之路”,旨在打通中国临近太平洋的工业核心区与资源丰富的印度洋。
经贸合作之外,中国还可能向巴基斯坦出售8艘潜艇。作为这项协议的一部分,外界预期巴基斯坦会以四十年为期限将瓜达尔港租借给中国。中国可以在该港口建设相应设施辅助其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
但是,安排中巴两国元首会面的过程中出现了阻碍。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印度时原计划到访巴基斯坦。但由于伊斯兰堡的政治局势不稳,访问被迫取消。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印度国庆日之后,巴基斯坦迫切希望中国国家元首能够出席其国庆日游行,以示其与印度并驾齐驱,但该计划未能如愿。
有报道说,安全问题是中国安排国家元首出访巴基斯坦时的首要考量,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正式访问日期的宣布。不过,安全因素确实引发了其它影响双边关系的问题。
一方面,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方雇员的安全问题一直面临当地武装组织的威胁。在过去几年间,中国不断向巴基斯坦施压,要求其保证中方员工的安全。为此,有报道称伊斯兰堡已经同意设立一支有1,2000人组成的专门部队来保护中国员工和建设项目。
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来说,跨境恐怖主义才是一个更严峻的挑战。巴基斯坦西部与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已经成为恐怖组织的天堂。借由这一地区,恐怖分子可以直击中国新疆。对于巴基斯坦军队的反恐能力,中国和新疆安全部门的官员信心并不十分充足。随着美国撤出阿富汗,北京开始担心巴基斯坦国内会出现更多动荡,这将导致中国的国内安全面临更多挑战。
关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国很可能已经与巴基斯坦军方出现分歧。北京开始自行评估地区局势。在过去几年,中国已经表示要帮助推动阿富汗国内的和平与和解进程。尽管现在就认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还为时尚早,但是双方一度完整的战略合作很可能因为阿富汗局势和反恐问题出现裂痕。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是否有了介入的空间?
直到今天,印度依旧认为: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对其不信任才使中巴双方密不可分。无论这种判断是否准确,可以肯定的是,在印度次大陆,中巴的紧密合作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但是,随着地区环境的变化,这种状态并非一成不变。对于印度而言,重点在于,如何评估这些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变化帮助自己在中巴关系之间打开一个三方互动的新局面。
只要有足够的胆识,印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到印、中、巴三方关系。首先,尽管中巴经济走廊对话已经相当深入,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主导的巴基斯坦工业转型就是一帆风顺的。从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之中也有可以提升的方面。此外,中国和印度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与中巴之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问题是,对于发展中印经贸往来,印度还在畏手畏脚。
经贸关系之外,印度在安全问题上也开始逐渐掌控话语权。印度与其它世界主要力量的沟通越发紧密、在亚洲和太平洋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莫迪可以有力地告诉中国,北京必须更加谨慎地考量自己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合作。
对于莫迪来说,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应该能够有助于他考虑对中国采取更为坚实和自信的战略立场,让印度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进入广泛的双边和地区经济伙伴关系之中。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从阿富汗到印度洋-太平洋,莫迪必须开始考虑与中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开展深入合作。
如果中巴关系的紧密真与两国对印度的不信任有关,那么印度自然也就能够通过缓解与中巴的关系来找到自己与双方互动的突破点。过去十年,加强了自己与华盛顿的联系之后,印度成功地调节了印、巴、美三方关系。对于北京,莫迪或许可以“照方抓药”。
注:
本文为瞭望智库摘编自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报告“Reimagining the Triangle”,原文发表时间为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