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金融产业被很多人敌视,与此同时,这一危机也突出了“金融业的发展有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实质上的阻碍”这一问题。
质疑金融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事出有因。近期的研究显示,在被研究的经济体中,缺乏监管的金融行业扩张有可能(而且经常)阻碍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实力增强往往与GDP的萎缩呈正相关。
然而,该研究仅仅局限于富裕国家。亚洲开发银行近期的研究显示,金融产业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对发达国家更大、更显著,亚洲发展中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另外,金融产业的增长效应在孟加拉、老挝等低收入、金融体系落后的国家中更加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体系的总体发展对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强于单项产业的发展效应。银行、股票市场或者金融体系中的个体环节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有限,只有体系性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发展经济学家过去常常纠结于“如何为金融行业性改革排定轻重缓急的次序”。国家如何抉择发展国内银行体系或完善资本市场的优先性?大银行和小银行哪个更重要?中等收入和中高等收入亚洲国家一般都拥有成熟的银行体系,过去,这些国家往往特别重视开拓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低收入亚洲国家曾特别致力于发展银行体系,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
这些改革都有促进增长的积极意义。我们的研究显示,亚洲发展中国家提高GDP中的债务比例可显著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如果国内金融机构有息账户的比例从65%提升至75%,可平均拉动GDP平均年化增长率0.4%。另外,亚洲国家私人借贷占GDP比率(这是一个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通用指标)平均增长10%,导致这些国家GDP年化平均增长提升了0.3%。
研究假定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产业过度发展可能阻碍经济增长的结论主要适用于发达经济体,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效应并不明显。上述研究结果支持这一判断。
上述研究也支持这样一个观念:发展中国家需纠正金融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活力所导致的不平衡,这一“再平衡”可以创造巨大的效益。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金融产业对二者的意义也完全不同。在发达经济体,金融产业的继续发展意味着令金融监管者难以理解的复杂、高风险创新行为,从而导致监管失灵。但是,在发展中经济体,金融产业发展仍需致力于更基础的层面,如建立稳固有效的银行系统、创设兼具足够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等问题。
政策实践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金融产业发展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
当然,对金融行业在增长问题中发挥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在未来可能从不同角度拓展和加强现有的分析框架。最重要的是,更准确地评估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可以极大地促进金融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金融体系与增长相关度的研究可以将金融行业的规模与产业进行匹配。然而,如果从金融体系运行质量的角度,即从体系稳固程度和效率(而非规模)的角度来评估的话,可以更清楚地展示金融体系的发展效应。
全球金融危机的警示意义在于,对金融创新缺乏监管,可能给金融体系稳定性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来说,仍需注意金融行业对发展的促进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来说,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对于小企业的成长,对于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有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结论基于亚洲开发银行工作文件:《金融发展、金融体系开放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一智库网初步编译,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brookings.edu/blogs/future-development/posts/2015/11/17-finance-growth-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