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改前奏曲
1987年7月,台湾地区解除长达三十多年的戒严时期,改变过去在教育目标、经费编列、入学方式、学校体制、师资培育、招生人数、课程规划、教科书编纂等各方面,一条鞭式的集权指挥方式。随着解除戒严后,台湾社会从政治上的解严,扩及最高层级的民意代表改选,到银行金融业管制的解除等,一时之间台湾社会各行各业,进入了风起云涌的大转变阶段。且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新兴社会运动,人民的自主意识逐渐抬头。
在上述社会转变过程中,许多民间教改团体也应运而生,当时重要的教育事件如:1987年9月通过“教师人权促进会章程草案”及“教师人权宣言”。1988年元月教育部门研拟大学法修正草案,2月份召开“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议”。1990年取消戒严时期维护各级校园安定的机构。同年由教育主管部门成立“教师申诉管道研究小组”,奠下日后各级学校教师申诉制度的基础。同年“大学教育改革促进会”透过对“立法院”审议时寻求支持,提出大学法修正案,致力于校园民主的推动。同年,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教科书内容检验,为日后教科书开放及研究立下先例。
至于在两岸关系方面,1988年底,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台湾人至大陆参与国际会议的办法,同意民间与个人可至大陆参与各种学术文化活动,惟官员不得前往。同时,1990年4月,大陆大学开始对港澳台招收学生。1993年9月,大学改革促进会提出一份非官方性质、检讨台湾高等教育的著作:“高等教育白皮书”,标举“宪法”揭示的“讲学自由”精神,追求将校园自治的民主理念,影响来年“大学法”的修订。
总之,台湾解严后最初七年(1987-1994)的教育变革提供了酝酿尔后教改的社会养分,当时也是台湾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刻,国民平均所得(GNP)逐渐提高到一万美元,教育经费充裕。除了酝酿修改“大学法”,并鉴于当时大学生人数仅占18-22岁人口总数20%,提升大学生比例,透过后来台糖公司释放土地及地方当局等合作,纷纷设立许多公私立大学,却也埋下日后大学数量过多的后遗症。
当时在政治体制转型外,社会结构的重新塑造也是影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典型的案例如:1990年代初期,大学校园民主化运动中要求制定“大学法”、教师人权运动要求制定“教师法”、打破师资培育一元化运动要求制定“师范教育法”、鼓励民间兴学运动者要求“国民教育法”与“私立教育法”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产生。这些都是在整个社会结构重新塑造的过程中,人民对于教育法律制度层面方面的要求。因此,台湾近二十年来的教育改革可说是在“政治体制转型”“社会结构重塑”“校园民主觉醒”三种运动的结合下,出现的教育改革成果。
综观自1994迄今台湾的教育发展,可看出在追求“多元”与“卓越”改革目标下,持续着推动“松绑”与“放权”的教育政策。尤其受到“教育改革咨议报告书”(1994-1996)蓝图的影响,在改革进程的规划以及改革策略的选择上,首先以制度松绑为优先,透过各种法律的修订,来松绑管制,达到教育的“多元”发展。
教育松绑
教育松绑的要求早期是以教育民主化和多元化为焦点,旨在调整过去教育部门对教育权限的过度管制,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自主权,最终达到保障基层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目的。
教育松绑的政策首先反映在“大学法”的修订(1994年修正公布,该法自1948年即制定公布),以大学自主、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为三大主轴,使大学脱离教育部门的控制,自行决定大学
教育事务(包括校长选举)。
其次,1996年订定“师资培育法”,开放整体师资培育市场,改变传统师资培育及数量由当局管控的方式,让各大学得以参与中小学师资培育工作。
第三,1995年又公布“教师法”,以“教师专业自主权”为核心,规范教师的权责和保障,对于教师的影响甚大。1999年仿效德国,公布“教育基本法”,具有“教育宪法”的位阶,规范其它教育法规之作用,内容提倡教育参与、教育中立、照顾弱势学生、尊重学生权教师权和家长权等理念,深具意义。
另外,“国民教育法第八条”中规定教科书开放民间编写,带来了中小学教科书的全面开放。以及若干地方政府曾经推动过的提供学生较多自由思考的“开放式教学”与办理体制外学校等实验计划,这些法令与措施都使台湾教育朝向松绑、开放的多元方向发展。
畅通升学管道
为了减缓升学压力,畅通升学管道亦从许多层面着手。
首先,扩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例如开拓“三条教育国道”,其中第一条教育国道是学术教育系统,学生由小学初中升入高中;第二条教育国道则是广设职业专业教育,如:四年制的技术性大学与二年制专科、二年制技术学校,让职高和专科学校毕业生能够进入就读;第三条教育国道则是各大专院校进修部门,提供社会人士进修机会的回流教育。
其次,为逐年提升高中学校与人数比例,除新设普通高中外,另评选适合的初中改制为完全中学(国、高中合校),鼓励职业学校及普通高中改办类似美国的综合高中,借此朝向小区高中发展,让学生能就近入学,改善越区就读等问题。
另外,改革高中与大学的入学制度,实施多元入学方案,废除联考(中考与高考)制度,以其他入学方式取代,让不同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入学方式参加。这些入学方式包含:推荐甄选、申请入学、自愿就学方案、资优学生保送甄试入学、特殊学生入学等。实施的对象包含:高中、职高、五专、四技二专、二技及一般大学等类学校的招生。此外,全面推动初中生基本学力测验、技专校院及大学考招分离方案等。
至于在追求“卓越”方面,包括:教育的制度与法令,学校的环境与设施、课程与教学,以及校园中的各种教育质量的提升。换言之,教育改革要追求的卓越教育,就是要让全部学生都具有基本的学力、有效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民主的素养、体贴的情感、文化的关怀,以及国际的视野。
带好每一个学生
追求“卓越”的具体做法相当多元。以“保障教育人权”为例,由于受到国际人权教育的影响,台湾开始强调尊重学生受教权和家长教育选择权。如1987年“教育权利宣言”及学生人权宣言等,大多以要求学生基本人权、自治权和学习权等之保障。至于在家长权益方面,除了争取家长的权利(后来各级学校成立实际参与校务的“家长会”),也希望解除私人兴学的限制,设置更多私立学校,及给予私人办学自主权,使家长教育选择权确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在争取教师权益上,1994年“教师法”订定后,各级学校得以成立教师评审委员会与各种教师组织,如:“教师会”与“全国教师工会”,教师权益更受保障。
至于在保障弱势族群教育上,例如:(1)加强原住民教育,设原住民委员会,并制定公布“原住民族教育法”,保障原住民教育经费。
(2)在各机关成立性别平等教育,成立“妇女权益促进委员会”;在教育部门成立“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在教科书审定方面,更纳入性别平等的审查标准等。
(3)改善身心障碍学生教育,包括加强软硬件建设。
(4)增设母语教学,在小学推动母语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学习母语,保存母语及其所代表的文化。
(5)提倡乡土教育,将乡土文化纳入小学与初中课程中,增进学生对乡土的认识和爱护,以促进各地区乡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提升教育质量
为了改善教育质量,首先全面提升职前师资培育工作,加强现职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师资在职进修,与工作环境及待遇的改善。此外,为了促进大学学术发展,补助大学追求学术卓越计划,并于2005年推出五年五亿顶尖大学计划;而大学与技职院校的教育评鉴与教学卓越计划的相继推出,也成为提升高教质量之重点。
至于在中小学课程方面,自2001年起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提出十项现代国民所需具备的能力;打破传统学科组织,将课程统整为语文、数学、社会、健康与体育、艺术与人文、自然与生活科技及综合活动七大学习领域。强调课程统整与协同教学;并自小学五年级起实施英语教学;降低各年级上课时数;实现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此外推动小班教学实验,调降初中小学班级学生人数至每班35人以下。
而“国民教育法”修订后,让中小学“校务会议”成为学校真正的决策机构,举凡校长的遴用、学校预算、校务发展计划、教科书选用、学生奖惩规定、成绩考查等项目,都要经过校务会议讨论。
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
强调推广终身学习理念及统整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回流教育机制。如在技职教育体系建立弹性多元学制,通畅学生进路管道,规划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小区学院、专科学校、职业学校、综合高中及初中技艺班之一贯体系,打通技职教育的瓶颈,以提高学生就读意愿。此外,教育部门并公布实施终身教育白皮书,建立学习型社会组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1998年以来全台各地设立了将近百所小区大学,推动终身学习风气,成为民众活到老、学到老的进修机构,对提升民众素质功不可没。
总之,从1994年开始,台湾公布了一连串相关教育法案如:“大学法、师资培育法、教师法、国民教育法、教育基本法、教职员退休及抚恤条例、家长会设置办法”等,让台湾教育发展朝向更加多元与卓越目标前进。
其中,除了中小学的校长改为遴选,教科书开放民编、部审、校选,开放另类国民教育等外,也对高等教育进行财务改革与结构调整,鼓励民间捐款,成立校务基金,减少国家补助,要求国立大学自负部分财务责任,增加对私立大学的补助,拉近公私立大学的教育成本和学费差距。
2005年以来推动的5年500亿“顶尖大学及教学研究中心”“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等。2014年更实施十二年基本国民教育,让公私立高中职学杂费一律相同,达成减轻中学生升学与经济等负担。
最大挑战之一在于被边缘化
台湾近二十年来的教育改革如同一场社会革命一般,除了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外,其实更涉及人民观念的调整与转变。例如:传统教育体制下的父母与师长,对于教改政策(如:课程上的一纲多本、高中与大学入学制度上改为多元入学)与理念(减轻升学压力与减少补习)的支持度?而一连串民间教改等社会运动过后,教育制度的设计是否符合民意的需求而日臻完整?配套措施是否足够?另外,愈来愈多的教育政策朝向以“竞争型计划”,来选拔绩优团队的机制,是否足以带动全体教育人员的士气与创意精神?
目前台湾经常可以看到教科书实施一纲多本后,出现许多具有创意的教师团队,在创意教学、课程设计、网页架设上具有杰出的表现。尤其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后,透过校本位课程与小班小校精神,让学生认识乡土特色与周边的小区环境。
“教师法”实施后,教师会的成立激发更多关心公共事务的教师发声;“教育基本法”通过后如鼓励家长参与校务及担任校园义工,甚至出现许多体制外的教育实验与在家学习等尝试。台湾青少年在历次国际学科竞赛中(如:PISA、TIMSS、Olympiad数理等),在设计、美食等国际才艺大奖中经常获得佳绩,这些都是教育改革之后所陆续发生的变化。
另外,地处天然灾害频仍的台湾,近年来历经各种地震、台风等侵袭,透过民间动员与主管单位的协助,透过校园重建中解构了传统学校建筑的窠臼,重新形塑人与自然共存的永续校园精神。尤其在高龄化时代来临之际,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的小区大学,更是成为学校体制以外的异军突起。
此外,对于母语(包括外配)的提倡及本土文化的认识,也是在全球化、英语化等强势文化侵袭下,有助于本土意识的抬头与反思。
尤其现阶段台湾社会面临少子女化、人口高龄化、新移民等情况,加上全球化浪潮下加速了都市化所产生的犯罪、单亲家庭、网络色情泛滥等问题,传统的宗教与道德不再被重视,以及新人类出现迥异于往昔的价值观念,增加了学校重新建立公民教育、建立正向价值观的困难度。
此外,随着大陆的崛起,两岸自由贸易协议的签署,台湾如何一方面向世界开放、招揽人才与投资,另一方面因应区域型经济组织的崛起,如因应招收陆生等挑战,这一连串的冲击皆有赖透过教育,重新厘清本身的价值与定位。
当前台湾亟须努力融入世界网络之内,同时保留现有的新移民等多元文化与尊重少数族群的特色。更应积极培养下一代具有全球移动的能力与视野,同时又能发挥台湾特有的文化中国等创意,进而成为可以营销的资产。期待有朝一日台湾的教育,也可以成为岛外竞相观摩之典范。
为此,如何强化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人民应具有尊重多元文化的认知,拥有健康与终身学习的现代公民素养,积极检讨现阶段台湾教育体制与资源利用,提升高等教育与教师专业质量,结合产业需求培育人才,促进两岸与国际文教交流,以建构弱势关怀与青少年适性扬才、尊重个别差异的学习环境与升学制度,提升教育效能与保障社会公义。
最后,诚如台湾师大吴武典教授所言:近二十年来台湾的教育改革的最大成效应该是,社会普遍肯定教改推动者的用心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然整体而言,台湾的教育改革过程出现了如与华人期望与社会现实脱节、教育决策过程不够周全,与事后缺乏教改政策成果评估等问题,值得记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