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高职的第一思考
在国家进入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提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非常及时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高校领域的开展,就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教育创新驱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驱动。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来指导职业院校未来的内涵建设,以良好的政策与评价改革导向,引导职业院校主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否则国务院文件的将会成为一纸空文,因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这是一个历史以来最好的指导文件,关键是我们如何响应和落实。
新时期的创新教育活动应该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展开。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决好,需要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来予以推动。中国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经历了从注重实践动手、重视知识技能到重视全面素质教育的不同阶段,现在已开始进入关注文化育人的新时期,它反映了我们对培养人认识的不断提高,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说明了我们对培养人的认识是随着职业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改革而不断深化,但与国际比较,我们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通常是宏观目标比较清晰,但在人才培养的指标上还不够具体,时代性不鲜明、先进性还不足。
“怎样培养人”,世界的共同话题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提出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思想,作为教育的一个新的目标,积极倡导“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四大学习支柱,引导了世界教育领域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对教育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至今在世界教育领域内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美国联邦教育部主持成立了21世纪技能合作研究委员会,并提出了面向21世纪迅猛的经济发展与激烈的竞争、面向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经济的挑战,未来劳动者应当掌握的“学习与创新、信息和媒体素养、职业与生活”等三大技能,其中又细分为11项子技能,并对这些技能达成的具体要求作了详细的说明,令人耳目一新。在三大技能中,学习与创新技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技能放在首位,强调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等,这些技能是使人在学习和创造性劳动中终身受益的关键技能,也是今后在终身学习中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对我们在新时期应当“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目标达成
中国是职业教育的大国,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积极应对21世纪三大技能的学习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要通过接轨世界人才培养新标准、新目标来调整我们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引领我们的职业教育改革。
近年来,国内本科高校根据华盛顿协议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认证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是对传统的以输入和过程为中心的“资源模式”或“生产模式”向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能力模式”或“绩效模式”的转型,这是教育观念的一个大的转变,本科高校在这方面已发挥了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及时跟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建设和评估,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们不仅是要关注教学条件的投入,更要关注教育成效的产出,关心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在这方面,我们虽然有所改革尝试,但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传统的育人理念与教学方式在高职教育领域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大力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的教学改革建设,应当在十三五期间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不应脱离学生来谈学校的各项建设,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等等均要围绕“学生中心”这一主线展开。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就在多个场合呼吁“如果我们不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各个学校在十三五的发展中,应大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内涵建设,大力加强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培训学习,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制定面向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与管理制度建设。同时,要积极响应国务院意见精神,多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改革实验班,及时取得改革经验,普及推广。
批判创造性思维,学习的基础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时期的创新教育必须突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的重要技能,是关键学习和知识劳动的重要技能,是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教育培养人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最值得期许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国务院在《意见》中也向全国高校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新要求,这是在官方重要文件中首次提到了“批判性思维”一词,在以往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反映了高层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征的新认识,说明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性。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属于精英人才独有的,它应是作为21世纪未来劳动者学习的一项基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