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国家治理的特色、要义和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开启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里程。"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怎样进行治理",已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由此孕育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的国家治理,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路,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中国特色

国家治理,必须遵从国家性质的基本要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包含着"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国家治理中坚持中国特色,必须体现这四大特色。

实践特色:国家治理要尊重实践、坚持实践第一。鼓励在实践中创造,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坚持在实践中检验,推动在实践中发展。实践特色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脚踏实地,重在成效。

理论特色:国家治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要把治理理论本身视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应该得到不断的创新和丰富发展,而不能变成凝固不变的僵化教条。

民族特色:国家治理在遵循普遍性的规律中要突出特殊性。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要体现中华民族意志、中华民族风格,要有符合中华民族习俗的特点和体现民族气魄、民族气节的精神,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时代特色:国家治理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进步化的潮流。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要跟随时代前进,要包容多样、和谐合作、鼓励竞争、推动创新,要奋发进取、敢为人先,走在时代的前面。

中国国家治理的四大特色,显示出不同于其他国家治理的长处和优势。正因为国家治理具有这样的特色,才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治理的基本要义

中国的国家治理,必须在中国特色的指引下,践行以下四个基本要义。

一是科学治理。科学精神,是当代人类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之一的就有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治理,是指通过建立健全既体现科学理念、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又具有科学规划、科学规则、科学运作的治理体系,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治理。要利用信息技术依托网络优势建立治理信息系统;要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进行治理决策;要提高治理参与主体的能力及素质;要注重绩效,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工具提升治理绩效,并对治理绩效进行评估及改善。

二是民主治理。国家治理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治理过程中,一要民主决策,决策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事,而是所有参与主体的共同决策;二要民主参与,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治理或进行自治,实行多元共治;三要民主监督,治理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充分体现治理的合法性。

三是法治治理。法治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坚持法治治理,就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中国现在把党内法规也纳入法治的范畴,作为法治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一,这是对现有法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坚持法治治理,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法治治理体现着制度治理,法律本身就是一种制度,除法律制度外,还有其他更多的规章制度。国家治理,实质上就是依托于包含法治在内的制度治理

四是善于治理。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善于治理。习近平指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善于治理,首先,要向中国的历史学习。习近平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其次,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当代外国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但要使它在中国发挥作用、能够发展,必须将其中国化,习近平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善于治理,不是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认真借鉴其有益之处,为我所用。只有善于治理,才能实现有效治理

国家治理的体系结构

国家治理是一个系统化的结构,是一个宏大的治理体系。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中国的国家治理,主要涵盖八大领域。

第一,经济治理领域。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公平性。

第二,政治治理领域。中国的国家政治机构主要有人大、政府、政协等。人大是立法机关,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政府是行政机关,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向市场、社会、地方放权。转变职能还要统一效能、加强监管、突出服务。政协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机关,其开展的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完善政协制度,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

第三,法治治理领域。中国的国家治理,就是要达到法治中国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四,文化治理领域。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部分。发展文化事业,要构建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治理的体制机制。治理文化产业,要培育传统文化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和物流基地,培育好文化要素市场。文化治理的重点还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第五,社会治理领域。国家治理的根本和基础,就在于搞好社会治理。而社会治理应该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因为很多方面的社会治理,要借助社会组织来进行。要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理的重心,在于促进群众的城乡社区治理,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使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第六,生态治理领域。要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生态脆弱的国定扶贫县,可考虑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第七,国防军队治理领域。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健全军费管理制度。

第八,党的建设治理领域。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转变功能,从各种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主要从事决策建议、监督调节、思想导向等治理活动,利用各种支持资源,充分发挥其国家治理的最高权威作用,并通过政治角色发挥带头作用,依靠各行各业中干部、党员在治理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在以上八大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中,还要强调的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以政府治理为主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他领域的治理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②《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④《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要义  要义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体系  体系词条  特色  特色词条  
智库

 前瞻2016:决定世界趋势的政治...

当为2016年做预测时,我们必须牢记“连续性偏差”。“连续性偏差”是指当预测今年时,我们会认为今年和去年有相似性。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近期政治发展历史中发现,决定...(展开)

智库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与启示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球190个经济体的商业监管环境的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排名,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报告显示,中国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