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路径的调整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是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科学研究潜力的主要标志,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学位学位授予权是统一的国家教育权的一部分,这是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历史沿革以及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完善研究生学位授权模式,调整和丰富研究生学位授权结构,不断改革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关键路径。

目前,学术界对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的探讨主要聚焦于法理学视角[1]、委托—代理理论视角[2]、价值分析视角[3]及利益相关者分析[4]等不同视角,这些视角对深入理解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及本文的构思和写作具有重要启发。但既有研究要么基于研究生教育的传统功能定位进行探讨,要么提出的变革思路过于理想化,并不具备可操作性。而本文将从理论框架上对研究生教育的功能定位进行重构,据此提出改革应秉持的“两套标准”,以期能够丰富对学位授权审核的理论认识,也有助于深化对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理解,且具备渐进性特征。

一、研究生教育功能定位需要重新认识:兼顾“上位”和“下位”

(一)研究生教育具有两层功能: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学校自身发展三个层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向国家战略、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高等学校均是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功能的应有之意。目前关于研究生教育功能的界定,通常强调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与科技结合以及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贡献等功能。如教育部等三部委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就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中也指出“在研究生教育中,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我们可以将这种以国家需求为重心的研究生教育功能定位称之为研究生教育的“上位功能”,这种功能定位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研究生教育具有很强的“下位功能”。所谓“下位功能”,主要指以大学和区域的需求为重心的研究生教育功能定位,这种功能定位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大学办学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院校的立场出发,是否进入研究生学位授权特别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行列,对于一所院校有着重大意义。它往往是提升本校学术水平、学科水平,进而吸引更优秀的本科生源、吸引高水平的学术人才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通常会投入巨大的经费和精力去争取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大学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授予权,其实有着非常理性的动机。从地方政府的立场出发,能否获得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特别是博士学位授权点,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它往往是提升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进而吸引更好的产学研合作、集聚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经费、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辖区内的大学去争取学位点授予权,这其实也具有非常理性的动机。

研究生教育下位功能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第一,研究生教育(学位授权点)为教师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提供了持续动力。成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的愿望,会驱使教师在学术方面不断提高。第二,研究生教育会强化本校更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动力,这对于大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会有所贡献。第三,研究生授权点会增加一所大学及学科对外单位(及国外)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这对于提升大学的对外交往与合作能力(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大有裨益。第四,研究生教育可以为大学学科建设和学科水平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第五,研究生教育为大学获得更多的科研项目(纵向和横向)和经费提供了有利条件。第六,有研究生教育支撑的大学在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一所大学来说,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层次(硕士和博士)决定着这所大学的办学水平,而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会影响到它在所在地区(或省份)的学术、文化以及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获得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地位或者获得更多的授权点,也就意味着这所大学在本地区获取新的发展资源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这所大学在本区域的学术、知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也随之提升。

(二)研究生教育治理需要兼顾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过去较为重视上位功能而比较轻视下位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具有高标准、单一标准的特点。所谓高标准,指的是在学位授权审核资质要求方面条件过高,从而使很多大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性大学)感到学位授权遥不可及。如,现行的申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最低要求包括:本学科点教授人数应达到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应达到10人;近五年内科研经费标准,人文类为300万元,社科类为500万元,理科类为650万元,工科类为1300万元,农林类为1000万元,医药类为1150万元,等等。[5]所谓单一标准,指的是在学位授权审核资质要求方面过分强调学术标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潜在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例如,现行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规定要求一级学科应具有四至六个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大作用,具体要求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规定。[6]上述规定和要求中没有凸显出研究生教育的区域特色,也没有将研究生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辐射和带动作用明确考虑在内。在知识生产由模式Ⅰ向模式Ⅱ转变的知识社会中,知识生产更多置身于应用的情境中,具有跨学科性质,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生产者和生产单位都具有异质性等特点[7],这对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也有重要启示。

第二,研究生教育资源过度集中,资源非均衡化配置问题尤为突出。从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际分布来看,2013年全国共有294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些授权点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布严重不均衡,其中东部1723个,中部726个,西部497个。北京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25个,而一些中、西部省份的博士点数量严重不足,例如贵州只有14个,海南和宁夏分别为9个和8个,青海只有4个,西藏只有3个。[8]从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校际分布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数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0%以上,但平均每所地方高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94个,仅为部属高校的三分之一。[9]从博士生招生的省际分布情况来看,2013年全国共招收博士生70420人,其中北京为17950人,占全国的比例高达25.5%,而一些中、西部省份的博士招生数严重不足,如海南为37人,青海为45人,宁夏为34人,西藏仅有4人。[10]从博士招生的校际分布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在全国博士点授权高校中所占比例为66.02%,但博士生招生指标仅为20%左右。[11]目前252所非“211工程”地方高校在2015年仅占全国招生数的22%,而C9高校①所占比例就达到了18%。[12]地方高校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这一关键平台。

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既要重视上位功能也要关注下位功能。由于我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实施的是计划管理模式,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旗下,在制定研究生教育规划、指导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过程和实践中,往往容易突出对研究生教育上位功能的考量,把上位功能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容易忽视下位功能的诉求。因此,统筹兼顾研究生教育的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学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是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出发点。

二、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关键路径: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制度

(一)研究生教育下位功能对于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权审核,是对申请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授予其学位的教育机构及其学科专业进行审核并给予授权,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为使我国学位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的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从1995年开始,逐步实行新的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和批准;硕士点由地方、部门或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统一规定的办法组织审核、批准。[14]大致而言,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历经了初创期(1980-1984年)、体改期(1985-1994年)、调整期(1995-2007年)和改革深化期(2008年以后)四个阶段,早期主要是单纯学术标准模式,并逐渐向学术标准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过渡。[15]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的逐步改革,发挥了有关部门在学位授权审核中的作用,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是,目前的学位授权审核一直基本上是定位在研究生教育的上位功能基础之上的(只是对区域性特色学科有所倾斜),而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下位功能的重要性,那么,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思路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变。

在注重研究生教育上位功能的同时,可以把研究生学位授权看作是提升整个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个杠杆,看作是提升大学的区域辐射能力的杠杆。在学位授权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让那些有一定发展潜力但还不完全符合现有学位授权审核标准的培养单位,能够尽早进入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行列。通过学位授权审核机制培育一批地方性的高水平大学,让它们在所在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长远看,这一新的治理思路有利于形成一批区域性的高水平大学,由此逐步形成一种多中心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这些区域性中心的形成有利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良性竞争,有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均衡发展。另外,从国家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长远目标来看,这一变革也符合目前正在推行的“去中心化”战略和社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战略。

(二)学位授权审核应采用既关注学术资质也关注区域和高校发展的两套标准

我国学位授权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而且层次较多,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和高校自身三个层次。学位授权体系发展既要满足国家宏观需要,也要不断实现学位授权单位和学科点的自我优化与提高。[16]现行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现行的审核原则、标准和办法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学位授权审核与社会经济大环境及高等教育发展的不适应性;[17]缺乏对学位授权单位学科建设的引导机制,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现象;[18]现行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后续监督与评估机制不健全;[19]学科结构仍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20]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与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和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不紧密,[21]等等。国家经济建设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是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基本动因,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和已经存在的不适应使学位授权审核改革成为一种普遍的意愿。[22]因此,迫切需要对过去学位授权审核只强调学术资质的单一标准进行改革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可以从省域层面具体调研案例对实施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的迫切性提供佐证。

浙江省案例②。2015年,浙江省共有十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其中部属院校一所,即浙江大学,其他九所均为地方院校。十所地方院校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尚无毕业生,其余八所高校按2013年博士学位授予数的多少依次是浙江工业大学(64人)、浙江中医药大学(53人)、中国美术学院(30人)、浙江工商大学(18人)、温州医科大学(13人)、浙江理工大学(7人)、宁波大学(6人)和温州医学院(2人)。除浙江大学之外,其他高校的博士学位授予规模都很小,这些高校要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对博士生的需求都比较大。另外,杭州师范大学等发展势头较好的高校尚没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安徽省案例。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公布了其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方案[23],选定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14所高校作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建设的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须以一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为支撑。因此,安徽大学在其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

福建省案例。2014年,福建省选定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作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支持高校,从2014年起,省政府财政每年安排2.8亿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这三所高校的发展。[24]福建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重点支持研究生教育。2014年,福建省新增研究生教育投入资金约3亿元,研究生生均投入经费将提高约1.5万元。福州大学提出,调减本科办学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博士学位点的建设,2017年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约为2∶1,争取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25]

广东省案例。从2015年到2019年,广东省政府将投入5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受资助的高校将从141所高校中挑选,最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七所高校成功入选。[26]

对于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是否具有博士点、博士招生人数对于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科研水平等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南昌大学在博士扩招时期没有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国家博士招生名额收紧后,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南昌大学副校长辛洪波教授在“学位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座谈会”上讲道:

“博士点招生是根据基数来确定的,第一年100个,第二年最多只能有105人。我们学校没有赶上最好的时机,怎么样也难以突破。不知道‘十三五’规划是否会出新的政策扶持这些高校。高校在大力引进人才过程中,我们也不乏高层次人才,也有相当水平,这些人过来后一听说博士生都招不上,就留不住。我在美国留学13年。我在四川大学的时候招博士不受限制,到南昌大学后我每年只能招收1~2个,所以博士点招生数改革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学位授权审核是学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不同的学位授权审核价值取向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关乎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契合度。[27]笔者认为,在学位授权审核方面应采用两套标准,一套关注学术资质,一套关注区域和高校发展潜力。对于具备成为区域高水平大学实力的高校给予倾斜。例如,对还不能完全达到现有硕士或博士培养条件的申请单位,可以考虑采取分级授权的办法,设立培育授权单位。对于培育硕士或博士点的审核,可以对其导师数、研究方向等要求适当下调,也可以按照二级学科点进行授权③,让地方更有兴趣参与研究生教育的投资和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允许地方性大学发展博士生教育对于这些大学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博士培养集中在少数研究型大学有其合理性,但从校均规模来看,以C9高校为代表的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授予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最顶尖的大学。2013年,美国博士学位授予数最多的高校是伯克利大学,授予博士学位911人,排名第五十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授予博士学位344人,前者是后者的2.6倍。前50名高校授予博士学位26679人,占当年总数52760人的50.57%。对比美国的数据,我国2013年有十所高校其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了美国博士学位授予数最多的伯克利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1831人)、武汉大学(1518人)、浙江大学(1486人)、华中科技大学(1476人)、吉林大学(1425人)、复旦大学(1165人)、清华大学(1047人)、四川大学(1042人)、中山大学(1042人)和上海交通大学(946人)。④因此,从校均规模来看,顶尖“985工程”大学博士扩张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对于这些大学而言,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其科研项目的需求应该通过进一步扩大博士后规模来解决。美国研究生教育著名专家伯纳德·贝雷尔森指出,每个人都知道,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博士质量和一些新大学的博士质量是不同的。培养一些二流的博士会降低全国的标准,但不会影响我们培养一流的博士。两类博士都是我们需要的,对于一些大学而言,它们只能吸引到二流的博士,而这对于充实它们的师资是有好处的。[28]

因此,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制度,采用既关注学术资质也关注区域和高校自身发展的两套标准进行学位授权审核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深入改革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区域层面和微观的高校层面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缩小研究生教育的区域、校际及学科差距。

(三)学位授权审核制度需要重新理解:更加注重能力建设

既往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重在进行学位授权点的审核和评估,较为忽视对学位授权点的能力建设,这会导致学位授权点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申报而轻建设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学位授权审核制度进行重新理解,未来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思路应该由传统的审核、评估向既进行审核和评估,也对学位授权点进行扶持、促进能力建设方向转移。同时,学位授权点也应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身份固化,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从2014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上海、江苏、安徽和广东四省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这是国家层面促进学科点自身能力建设的关键举措之一。除此之外,还应继续实施诸如学科点立项建设计划、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等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研究生教育治理的两大长远目标:生态化和去中心化

(一)研究生教育治理的长远目标之一:研究生教育生态化发展

研究生教育治理的一个重要长远目标是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使得我国研究生教育能够实现生态化发展。研究生教育生态化发展,是指以生态化理念指导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借助生态学原理和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规律,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均衡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比例,使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都能够找准自身的生态位,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国家需求、区域需求及大学需求的协调发展,从而最终达成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动态平衡。研究生教育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有着相似的内在机理和一致的质态属性,它除了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整体性、层次性、差异性、关联性、独立性等特性外[29],还具有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自我维持性、自我调控性、可持续发展特性、输入输出的开放性、环境影响性等生态化属性[30]。正是研究生教育的这种生态化属性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遵循生态化原理和规律的生态化教育,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走生态化发展的道路。

要统筹好研究生教育的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必须着力重构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生态系统。研究生教育治理的生态系统,是指研究生教育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既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创新和科学发展,又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从而实现系统的内在平衡和健康发展。长远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从层次上看,将会形成一个以“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三个方阵的研究生教育生态体系;从结构上看,将会形成一个博士教育与硕士教育贯通培养、学术学位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比例适切、不同学科及专业布局合理、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生态体系;从质量和效益上看,将会形成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于高层次人才多样化的现实和将来需求,极大调动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相关主体——地方政府和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从纵向上看,将会形成一个以区域为重心的多中心的研究生教育生态系统。在此研究生教育生态系统中,在研究生生源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无论从层次上看,还是从横向上看,三个方阵和多中心之间可逐步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二)研究生教育治理的长远目标之二:研究生教育去中心化发展

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另一个重要长远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使得我国研究生教育能够实现去中心化发展。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特点,学界大体有三种观点,分别为阶梯分布说[31]、中部凹陷说[32]和差序格局说[33],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均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和分布过度集中于少数特大城市,优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过分聚集在少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呈现明显的单中心化的特征。单中心化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在特定时期可以发挥资源集中的优势,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人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劣势和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不利于新常态下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以学位授权审核改革为突破点对研究生治理模式进行改革。

构建研究生教育治理生态系统,关键是去中心化,目标是以网络化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重心的下移。所谓去中心化,就是要改变研究生教育上位功能一支独大的局面。所谓网络化治理结构,是指由政府、高校、社会等不同主体,以及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方政府,“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地方高校,行业、企业等不同层次组成的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的治理架构,使地方高校依托研究生教育在区域内部的经济科技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城镇发展中的去中心化做出贡献。研究生教育去中心化发展是一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研究生教育去中心化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生态化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十三五”及未来更长远的时期内,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需要在对研究生教育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完整定位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标准为抓手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多方参与、权责明晰和高效运行。具体政策选择是将过去只关注学术资质的单一标准改变为既关注学术资质也关注区域和大学自身发展的两套标准,将现行的单级学位授权制度改为分级学位授权,实施培育授权制度。研究生教育治理的长远战略目标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生态化发展和去中心化发展,使我国从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真正转变为研究生教育强国,从而为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最大规模的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注释:

①C9指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于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九所高校。

②相关数据来源于浙江省高校官方网站,参见:http://www.zjedu.gov.cn/default.html#t-link.

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中规定,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学位授权均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省份的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院单位除外),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可按二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按二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的地区、学科或单位范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原则规定对于很多已经满足甚至超过博士培养水平的单一(或几个,但达不到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二级学科的高校而言,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制约和限制,不利于现有二级学科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

④相关根据2013年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博士学位授予人数统计所得,参见:2013年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汇总[EB/OL].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40311/t20140311_1084777.shtml.

参考文献:

[1]周光礼.论学位授予行为的法律性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刘丽华.对我国学位授予权性质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罗建国.委托代理视域中的我国学位授权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9);罗建国.我国学位授权改革目标与策略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8).

[3]王战军,郑中华.基于价值分析的学位授权制度评估[J].公共管理学报,2008,(2).

[4]杜瑛.论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理论基础[J].江苏高教,2008,(4).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第18号文件.申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最低要求[Z].2011-04-20.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第18号文件.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Z].2011-04-20.

[7]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和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8][10]中国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4)[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26、187.

[9][11]博士学位授权点[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307/11826997_0.shtml.

[12]教育部、发展改革委下达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4361.htm.

[13]吴启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及会议主要议题的说明[J].学位研究生教育,2007,(11).

[14]学位授权审核制度[EB/OL].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wbl/xwzd/xwsqshzd/.

[15]胡莹.关于我国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再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

[16]王军,王伟军.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布的计量分析与思考[J].学位研究生教育,2010,(12).

[17]陈子辰,等.我国学位授权体系结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6-37.

[18]林梦泉,龚桢桎.改革环境下我国学位授权审核的不适应性分析及几点思考[J].学位研究生教育,2009,(7).

[19]杜瑛.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现状透视与改革策略[J].学位研究生教育,2008,(8).

[20]研究生教育:从管理到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3-28;袁本涛,王孙禺.我国实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反思与改革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21]李锋亮,袁本涛.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3);袁本涛,等.基于协整理论的我国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研究[J].教育研究,2013,(9).

[22]宋晓平,梅红.我国学位授权审核的历程与动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8).

[23]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公示[EB/OL].http://www.ahgj.gov.cn/72/view/2969.

[24]龙超凡.福建:每年将投2.8亿支持三高校建高水平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4-10-18.

[25]福建省教育厅,教育工作简报第18期[EB/OL].http://www.fjedu.gov.cn/html/jglb/bgs/jytjb/2014110/29/8e6ae184-299b-48f7-98b2-6c0f6f5bfb7a.html.

[26]广东投50亿建高水平大学[EB/OL].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2/09/content_430605.htm? div=-1.

[27]李向红.服务需求学位授权审核改革对地方高校发展作用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28]BERNARD BEILELSON.The Criticisms of Graduate Education[J].The Library Quarterly,1961,(1).

[29]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30]彭福扬,邱跃华.生态化理念与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4).

[31]袁本涛,张文格.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特征及相关策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32]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路径  路径词条  学位  学位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审核  审核词条  授权  授权词条  
智库

 金融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下)

Ⅲ 金融理论和监管建议我们如何看待金融市场决定了我们如何监管它。因此,不同的理论对应不同的监管策略就不足为奇。表1总结了上文提到的有关金融市场的四种理论以及相应...(展开)

智库

 打通才有一体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走上了探寻新经济增长动力之旅。从全球看,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震荡,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