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儒家与市场秩序可以兼容

经济学家陈志武的研究发现,儒家文化过于强调家族对个人的保障和救济,因此抑制了金融市场和福利政府的发展。他认为,半个世纪以来的技术进步,将让市场在几千年来第一次战胜儒家

陈教授认为,儒家思想实际上内含着一个资源配置方案。它意味着资源按照等级身份来分配,主张非货币化的方式来配置社会资源。而市场经济,则按照货币化的方式,按照价格原理来配置资源,谁出价最高,就配置给谁。

陈教授认为,历史上,中国有过几次关于市场化发展时期的文化讨论。战国时期曾有义利之辩,南宋和清朝中晚期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思想界也同样开始义利之辩。中国最近30多年市场经济发展很快,又一次开始了文化讨论。历史上义利之争,儒家都获得了胜利,而市场经济发展受到了挫折,但这一次市场经济将战胜儒家

陈教授在与新儒家的探讨中,认为新儒家想要恢复儒家的王道和三纲五常秩序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今交通技术很发达,手机以及互联网均得到了普及,就业遍及五湖四海,家庭和家族以及亲情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小。在未来中国,家庭的养老模式,势必被政府和金融市场的货币化养老模式所取代。

笔者认为,陈教授很重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但忽略家庭和家族,尤其是亲情网络的作用,这是不符合现实的。历史上的义利之辩,的确义压倒了利,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利是不是就一定会压倒义,或者是不是一定需要利压倒了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这就很值得怀疑。

因为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只是一种高度扩张的秩序,或者说是一种高度扩张的形式化的秩序。这种秩序,的确是扁平化的,而且是高度货币化的,也就是具有高度流动性,它大大解放了人的身份束缚,从而大大增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而让个人的市场价值得到了巨大提升。它不仅可以让人的远期价值得到实现,如通过金融杠杆来贷款买房,从而不依靠父母的积蓄来买房,而且还可以通过今天的储蓄来为自己的老年筹款。这些都是金融市场的作用,它让资源可以在时间维度得以扩展。当然,从空间来说,因为存在金融市场,人可以随时把本地的资产处置并更换成货币资产,然后迁移到任意的地方去工作,然后再购买新的资产。金融市场让任何传统上无法移动的不动产变成了可以移动的货币资产,这就在空间上让人摆脱了原有家庭和家族的束缚。“拼爹”在本地很重要,但离开了本地,在遥远的他乡,更多的是拼自己的才能。

在这个意义上,陈志武教授是正确的。但我认为,陈志武教授不正确的一点是,人虽然是流动的,但人不可能永远处于流动的状态中,从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从那个地方再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或者永远处于旅游的状态。金融市场自身依然有风险,在货币价值无法得到稳定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尤其是当经济不处于长期稳态反而出现了线性增长的情况下,现在的储蓄实际上很难支撑未来的养老。而金融市场的发达,往往导致房地产价格高昂,这让父辈以较低的价格购得住房,而下一代却很难一开始就能够承受高额的房贷压力。

前一个问题,陈志武教授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养老保障计划,也就是现收现付的方式,让这一代人养活上一代人。但未来的下一代人能否养活现在的这一代人,还是一个未知数,很多模型已经推导出,很多国家的现收现付养老模式总有破产的一天,而不得不让退休年龄大幅度延迟,才能让养老计划得以延续,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补充性的个人账户方法。这说明,金融市场和政府,虽然能够替代家庭和家族,但在其自身不够保险的情况下,家庭和家族,尤其是社会自身的力量,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更何况,金融市场自身只能提供货币化的养老模式,货币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很多东西,住房服务、养老服务等等。但是,住房服务并非是纯粹扩展秩序的宾馆式服务,它是较为长期的居住和生活,而且基本上都是以家庭和社区的形式出现的。在此情况下,家庭和社区服务,依然是非常关键的,而这些服务,虽然和市场有关系,但它和纯粹扩展的市场不同,是一种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市场服务,而很多家庭服务,是市场服务根本无法替代的。

所以,现在有很多养老模式,其中一种就是家庭和社区养老模式。市场化的照料固然很重要,但家庭式的照料,是很多市场服务所不可替代的。而在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的配置方面,儒家的价值依然非常重要,尊老爱幼,长者先吃,长者先行,子女要孝顺,这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依照传统儒家原则运作的家庭和家族,包括亲情网络,在其年老时候所享受的福气,显然要大于那些完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的个人。

秩序角度来说,人是群居的动物。群居,就需要有秩序。从时间维度来说,人类的秩序有原始人的秩序,后来有国家的秩序,到现代社会发展了市场秩序。从原始的秩序到国家的秩序,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上的帝国创造了主要的古代文明。从原始秩序、国家秩序到现代扩展至全球的市场秩序,它创造了现代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秩序替代原始秩序、国家秩序,是人类的进步。但从空间维度来说,现代人基本上生活在原始秩序、国家秩序和市场秩序中。这三种秩序不仅决定了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空间,更决定了现代社会、现代经济和现代国家的成败与否。这些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原始秩序、国家秩序和市场秩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公共治理是否进步。单方面的市场秩序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国家秩序的进步,也需要有充分发达的家庭、家族和亲情网络构成的原始秩序

实际上发达国家到处存在家族企业,而社会治理的进步,同样是市场经济不可忽略的力量。即使是上市公司,股权高度流动化,经理人团队也有相当的流动性,但一个企业一旦有了历史,就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其内在地具有原始秩序的特性,而且其身份等级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更何况金融秩序本身需要强大的信用资源,而原始秩序恰恰可以提供强大的信用资源。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度扩展的主观的经济,它的基础是一大批企业家,一大批成熟的消费者和投资者,一大批管理者和专业人士。这些群体自身都具有很强大的且具有很大个性化差异的主观价值。他们很多都是世传的,如音乐家家庭多产音乐家,企业家家庭多产企业家,但即使不需要世传,也需要有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支撑。而在专业共同体中,这些人实际上依然是有身份等级的。陈教授在金融家队伍里,就有其自身的等级。而正是这个等级,让陈教授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

所以,从秩序的维度来看,在历史上,空间上,原始的秩序、国家的秩序和市场的秩序,的确有过冲突,并且与其相关的很多思想也会出现冲突,而且在人类历史上市场秩序一直处于这场战争的下风。在西方,这一格局自亚当·斯密开始有了改观。在中国,则是始自改革开放,而且即使在现在,让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依然是努力的方向。

当前,市场秩序的价值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但市场秩序依然需要原始秩序和国家秩序的支撑。在这个方面,关键是让各个秩序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给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与此同时,让这些秩序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兼容。

因此,国家需要实现治道变革,从统治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原始秩序也要实现其内在治理结构的变化,从传统封闭的家庭和家族发展到具有自由开放的权利结构的公共治理结构。至于市场秩序,则更多的是一个扩展的抽象规则的秩序,这一秩序同样兼容家庭、家族,同样兼容传统社会,同样兼容亲情网络。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公天下”的结构,这就是中国儒家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不仅不与市场经济冲突,反而在君子不器、天下为公的公共治理结构层次,支撑传统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治道变革。当然,儒家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实质性的转型,从传统家族和国家治理思想资源。变成了现代公共治理的思想资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儒家与市场秩序可以兼容  儒家  儒家词条  兼容  兼容词条  秩序  秩序词条  可以  可以词条  市场  市场词条  
智库

 经济集聚与城镇体系建构

按语城镇化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各界对于持续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认识是统一的,但如何科学布局城镇体系值得商榷。合理的城镇化体系是以生产要素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