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软实力的俄罗斯解读

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阵营关系紧张,与美国的对抗不断升级。双方在政治、外交、甚至军事角力的同时,也进行着一场软实力攻防战。俄罗斯已经开始重心转向,更多以舆论战、情报战、信息战等多种手段,而非对外形象塑造、文化交流、议程设置等软实力常规手段来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攻击。

俄罗斯视阈中的软实力与西方认知的区别

西方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软实力,是一种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国际上普遍认为,在苏联解体和颜色革命中,前苏联和俄罗斯就是在美国强大的软实力攻势面前遭受了失败。俄罗斯学界和政界因此一直以审慎和警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国际竞争方式,认为西方是在“非法使用软实力”。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是2012年普京在其竞选纲领《俄罗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软实力的批评,他认为软实力是西方“培植和挑动极端主义、分离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操纵社会心理,对主权国家的内政实施直接干预”的武器。[1]

西方提出软实力后的20余年间,俄罗斯政界和学界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并不积极,直至2012年普京发表上述讲话后,该词才开始进入俄罗斯政治领域并引发了学者的研究和探索。[2]相比较中国对软实力概念的迅速接受和热议,俄罗斯直至2013年才在官方文件上提出软实力。俄《对外政策构想》对软实力下了一个具有俄式特色的定义:“依靠公民社会力量解决外交政策问题的一整套手段以及可替代传统外交手段的信息、通讯、文化等方法和技术”。[3]

显然,俄罗斯视阈中的软实力与西方的认知有很大的区别。第一,手段属性不同。美国把软实力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认为软实力是推广政治价值观和进行思想战的重要武器。而俄罗斯把软实力视为一种外交上的防御战术,希冀以此弥补其“传统”外交手段的不足,目的在于改善国家形象。相比较美国的软实力,俄式软实力缺乏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思想内核。

第二,软实力战略的执行者不同。美国重视利用公共资源,通过各种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自由之家、民主体制中心、欧亚基金会、开放社会研究所等机构在提升美国的影响力、动员力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美国的大众文化也是软实力资源之一。俄软实力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注重利用国家的、政府的,而不是民众的或者社会的资源。俄负责发展软实力的机构,如俄罗斯世界基金会、国际人文合作署、戈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会、国际形象委员会等都是隶属于外交部或与外交部关系密切的组织,主要实施者是外交官员或相关部门人员。

第三,对软实力与政府执政能力的关系的理解不同。约瑟夫·奈认为,政府执政能力只是软实力的一种“潜在”来源,而非软实力的主导因素。而在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构成了该国软实力的核心。俄高层认为,政府的执政能力与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动员力紧密相关,当政府的执政能力较弱时,国家易出现政治动荡、社会不稳定的情况,软实力水平也必然下降,苏联解体就是前车之鉴。

俄罗斯实力中的“守”——改善国际形象

俄罗斯实施软实力战略的初期,软实力建设还是处于一种“守势”,重点是增加对外传播的投入,包装和美化俄罗斯对外形象。目的在于消除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复兴的疑虑,在国际上改善或消除对俄不利的舆论。从2007年开始,俄政府积极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先后重组或设立了一些公共外交机构:如推广俄语和俄文化的“俄语世界基金会”、作为俄罗斯外宣领导机构的“独联体和境外同胞暨国际人文合作事务署”、国际形象委员会、戈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会、RT电视台,等等。

为改善俄罗斯国际形象,俄罗斯政府曾花重金聘请美国凯旋公关公司,在国际权威媒体上刊登形象广告,竭尽全力承办大型国际会议和世界赛事,如20国集团峰会、APEC首脑会议、索契冬奥会等。但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2013年以后,西方与俄罗斯的国家关系急转直下。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问题使俄罗斯十年来斥巨资实施的“国家形象”工程几近失败,其“融入西方文明大家庭”、与北约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愿望也宣告破灭。2014年至今,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剑拔弩张,降至冰点。俄罗斯在西方的形象被妖魔化,指责普京、批评俄罗斯成了西方政要和知识精英的“口头禅”,是政治正确的表现。西方媒体普遍弥漫着“反俄、疑俄、仇俄”的情绪,在BBC与GlobalScan公司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对俄罗斯国家形象作出负面评价的受访者人数持续上升。

俄软实力的“攻”——文化、传媒、谍报等多种手段并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的软实力策略在2013之后出现调整,不再“示好”,而是强调软实力的进攻性,顽强对抗西方的媒体战、舆论战,突出了软实力作为包含“信息、通讯、文化及其他方法和技术”的国际竞争新武器的特性。

在国际传播中,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为代表的俄罗斯媒体打破了西方媒体对国际话语权的垄断,展现出令媒体同行和西方政要震动的实力。RT的银行账户频频被西方国家冻结,正反映出有关方面对这家俄国媒体的忌惮。在传播手段方面,俄罗斯利用斯诺登掌握的情报提升了网络战的水平,并适时利用维基解密的信息平台,实现了情报战与宣传战的结合。乌克兰危机时披露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纽兰“干涉乌克兰和辱骂欧盟”的电话录音,暴露了美国政府蔑视欧盟和直接操纵乌克兰政治的内幕。“奇幻熊”黑客组织攻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网站,接连公布英美多名服用违禁药物运动员名单,揭露了西方大国的霸权和伪善。俄通过引爆国际舆论,揭露西方政治的“阴暗和虚伪”,改善了不利的舆论和外交局面。

文化战略方面,俄罗斯在“俄罗斯世界”的旗号下,利用“统一文化密码”为政治宣传提供道德高地,以“保护语言自由”“保护俄侨、俄裔”为理由进行国际干预。[4]“统一文化密码”成为俄维护国家安全,对抗西方软实力攻势的思想武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正是借着乌克兰欲废除俄语“官方语言”地位的由头,打着“保护俄罗斯族裔正当权利”的旗号进行干涉,不仅恢复在克里米亚行使主权,还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制造了乱局。在文化战略中,俄罗斯频频打出“语言”牌、“人权”“民族”牌,宣称不仅要保护俄罗斯族人,还要保护“讲俄语者”的权益。通过巩固俄罗斯族人的文化认同,推广俄语,以及发放俄罗斯护照等措施,利用国际法和国际准则,抢占道义制高点,为其在后苏联空间的政治行为准备了文化借口。

俄罗斯实力的发展方向

《对外政策构想》提出软实力战略以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俄罗斯而言,未来究竟该如何确定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应该被尊重、喜爱,还是令人畏惧?在轰炸和军事演习之外,俄还有哪些软实力手段和资源可以应对纷繁复杂的挑战?在此背景下,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初,俄罗斯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软实力在国家对外政策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讨论,专家们反思了前几年的公共外交和国际形象工程的成败得失,着重在以下方面展开了讨论:

1.俄罗斯需要什么样的软实力

2016年初,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召开的会议上明确表示,软实力已经成为俄军抗击敌人的重要手段,俄在叙利亚进行的就是一场以软实力与军事手段相结合的“混合战”。他认为,目前俄对软实力的研究存在着不足,未来要突出俄罗斯特色,还要提供更高级的版本:“俄对外政策概念中已经包括了‘软实力’概念的个别组成部分,但它们只是被粗略勾勒,并停留在照搬国外成果的层面。”[5]

以俄著名政治学家费·卢基扬诺夫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俄罗斯不能放弃思想之战,缺乏理念的俄罗斯实力建设只能停留在战术层面;俄罗斯需要提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发展理念和具有吸引力的发展模式,一个缺乏公平、公正和效率的“资源依赖者”形象无论如何粉饰,也难以产生吸引力;[6]软实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单纯依靠文化输出无法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7]

2.如何调整国际传播的策略?

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安全研究所专家阿·费年科认为,在“仇俄”心理浓厚的西方,再精巧的宣传都难以培育出“亲俄”情绪,而俄软实力在那些持中立态度的国家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俄应该调整对外宣传的重点,一方面在美国、英国之外的区域打造“亲俄”舆论场,另一方面注重对西方国家的非主流群体进行传播。[8]在传播内容方面,俄罗斯可以通过对“美国例外论”的批评获取非西方国家的赞同,而其对性取向持有的保守立场、对恐怖主义坚决打击的态度将争取西方国家“保守派”和民粹主义势力在道德和价值观上的支持。

3.如何完善软实力机制?

俄重要公共外交机构“国际事务理事会”的主任安·科尔图诺夫认为,俄罗斯目前的软实力机制应该改革。首先,俄不能再指望通过类似G8峰会、索契冬奥会等大型议程设置活动来提振影响力,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和教育输出的经费削减的情况下,需要构建一种费用降低的软实力机制。其次,近年来俄辐射软实力的一些作法带有苏联遗风,使后苏联空间国家感受到了威胁。再次,俄罗斯实力针对的人群,仍然应该是西方的主流社会,而不是激进的右派或者左派。最后,俄罗斯的各种公共外交机构缺的不是经费,而是相互协调,所以未来应该有一个更高层面的规划和管理部门来统筹外交部、教育部、安全部门等各方面的行动。

对我启示

一国的立国之道影响着其软实力战略的特性,俄罗斯并不能算是软实力强国,但其软实力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也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尤其俄罗斯在面对美国软实力攻击时,改变初期以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文化、公共外交为重点的软实力战术,适时适度予以回击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提高战略博弈的能力。

1.应丰富软实力认知,塑造对外形象要服从于国家利益。俄罗斯与西方的较量表明,面对冰冷残酷的地缘政治争夺,精巧设计的国际形象会随时变脸。因此,塑造国际形象要节制有度,公共外交要有针对性和讲究实效。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斗争中,不计成本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承办国际聚会等议程设置来塑造国际形象,很可能收效甚微。

2. 应审时度势,灵活掌握“实力”的软硬度。从俄罗斯与西方争斗的教训来看,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混合战”攻势,必须多种准备,打出组合拳。软实力不只是外交部、文化部和宣传机构的工作,而是军事、情报和经济部门协同作战。多种手段结合在一起,该硬则硬,该软则软,才能奏效。

3.在国际舆论场上处理好防御和进攻的关系。目前,一些国家保守主义、排外思潮盛行,在民粹思潮和“逆全球化”进程加剧的背景下,应确定适当的战略和策略参与国际舆论斗争。有时突出正面宣传,以防御为主;有时则要转被动防御为有力反击,甚至是主动出击,以利于更有效地传出中国声音、中国意见、中国主张、中国观点和中国判断。敢于与强手过招,才能赢得关注,赢得话语权和影响力。

4.重新规划对外宣传的路线图。面对西方世界筑起的意识形态堡垒和思想铁幕,应努力避其敌意和锋芒,眼光不只集中在纽约或华盛顿“时代”广场等所谓西方世界的“制高点”。可顺势而为、另辟蹊径、重点突破。像中国革命那样,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把重点放在周边和亚非拉等广大地区,做好俄罗斯和中亚等近邻国家的工作,创出一片新天地。

注释:

[1]Россия и меняющийся мир---Статья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в?Московских новостях?, Московские новости, 27 февраля, 2012 г..http://www.mn.ru/politics/20120227/312306749.html.

[2]根据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查询系统的资料,第一篇关于软实力的论文是尤·达维多夫在《国际进程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процессы》 杂志2004年第1期上发表的《国际关系中的 “硬实力”和“软实力”概念》(Понятие?жесткой? и ?Мягкой? силывтеории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отношений)。该文在学术界的反响并不大,在其之后的2005至2009年间,摘要中带有“мягкаясила”或“ мягкаямощь”一词的文章并不多见。2010年以后关于软实力的研究开始升温,论文和著述逐渐增多。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最早的关于“软实力”的专著——格·菲利莫诺夫的《美国文化外交的“软实力”》(“Мягкаясила”культурной дипломатии США)即在此年出版。

[3]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Утверждена Президент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В.В.Путиным 12 февраля 2013 г., МИД РФ, 18 февраля 2013 г.. http://www.mid.ru/bdomp/ns-osndoc.nsf/e2f289bea62097f9c325787a0034c255/c32577ca0017434944257b160051bf7f.

[4]Иноземцев В.Л. Русский мир против русского мiра,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5 2015.

[5]Нагорных И. “Цветным революциям”ответят по законамгибридных войн---Военные теоретики готовы разработатьконцепцию “мягкой силы”, “Коммерсантъ”№34 от 01.03.2016, http://www.kommersant.ru/doc/2927168.

[6]Лукьянов Ф. Парадоксы российской ?мягкой силы?, http://obsfr.ru/fileadmin/Projets_obs/RIS_ru_Loukianov.pdf.

[7]Наркевский Д. Так ли ограничена ?мягкая сила??РСМД, 24 февраля 2016, http://russiancouncil.ru/inner/?id_4=7300#top-content.

[8]Фененко А. Реальность и мифы ?мягкой силы?, РСМД, 27 января 2016, http://russiancouncil.ru/inner/?id_4=7167#top-content.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软实力的俄罗斯解读  俄罗斯  俄罗斯词条  解读  解读词条  实力  实力词条  
智库

 农村公共品投资真的没有效率吗?

最近与一些学者讨论的一个问题特别有意思:现在政府强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公共品投资究竟合不合理?一些学者认为,如今政府把大量的资金等要素投入到农村地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