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

这次会议的主题“美好人居与包容性城镇化”给我很大启发。先谈一下我对这个会议主题的一些想法,“就近就地城镇化”实质也是在讲如何促进城镇化的包容性。

1城镇化的包容性特征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40年前中国的发展起源于农村两个很重要的政策,一个是把种地的权力还给了农民,叫承包责任制,第二个政策就是包容性城镇化,就是农民可以进城工作了,在此之前,农民不能自由进城工作,我们知道经济资源在城市,改革以前农民获得不了城市的经济资源。允许农民自由进城劳动后,马上自由市场、菜市场就发展起来了,农民可以到城里卖东西,一下子就获得了资源。所以,改革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包容性政策就是让农民进城。但是很可惜,虽然最初起点是包容性的,40年来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体制、制度、要素是不包容,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最尖锐的问题是制度的不包容。城乡二元结构,比如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低于3000元被划为贫困,平均一个月只有200多块钱;而北京的贫困线大约一个月1000多元/人;再比如劳保、养老金、医疗,很多制度城乡都不能互相兼容、包容。

第二,群体的不包容。到现在为止,北京常住人口约2400万,其中1200万是有户籍的,另一半是非北京户籍人口,很多资源包括教育都不能享受,他们从事很重要的服务劳动,但是又知道自己无法在这儿呆下去,从根本上看,他们不会认同这个城市,也很难为这个城市真正负责。从长远看,到2035年、2050年总应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应存在两种户籍这样的局面。

第三,资源配置的不包容。城市分布不均衡,绝大部分资源配置到很少数的城市,我在《中国社会分层的四个世界》文章中指出,特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差距日渐增大,老百姓说所的一线、二线、三线、四线的概念不是我们学界创造的,而是房地产业创造的,却真实形容了中国的整个社会,一线的北、上、广、深,聚集的资源程度极高,中小城市发展比较艰难。

那么怎么通过就近就地城镇化来实现一些制度上、群体融入上的、资源配置上的创新?我们的城镇化讨论,早年比较恐惧大城市、建议发展小城镇。19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与上述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是一致的。

2什么是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

2.1“就近城镇化

就近城镇化的反面是异地城镇化,农村人口不是远距离迁徙,而是近距离迁移到家乡附近的市镇,主要界定为以地级市和县级城镇为核心的城镇化。另外,从中国的地理特点来看,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单位,不仅在地域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同时随着交通机动化的发展也在通勤距离范围以内。从中国的县域来看,县确实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老百姓你问他哪里人,一般他认同的是自己所在的县。

2.2“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强调农村的就地改造,农民在世代居住的乡村完成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权利权益等的城镇化、现代化的转型。但是我再次强调,就地是有条件的,不是说农民上楼就是就地,强迫农民上楼那是很可怕的。就地城镇化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就不能搞就地城镇化

我们国家的特点是,县是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功能比较完备的行政区划单元。目前,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2850个,其中361个县级市,1566个县,我国人口大部分分布于县域范围。县域内特色经济发展凸显,能在区域内形成核心竞争力。发展县域不但经济成本低,制度阻力小,也易于人口集聚后的社会融合。

县域能够聚集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约50万),我们调查研究发现,从流动人口的意愿来看,他们也希望去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地。地级市和县城对于农民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80后、90后、00后的农民工及其孩子,他们不愿意到规模太小的小城镇定居。

3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的模式

就近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二、强镇崛起带动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三、以地县市为单位推进全域的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和就近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也有三种模式:一、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城镇化;二、地方精英带动的村庄城镇化;三、外部资源注入的乡村城镇化。第一种最简单,比如北京市吞并近郊的乡村是最常见的,这也需要依靠制度创新,采取一种新的城乡统筹的体制;第二种地方精英带动,比如华西村、刘庄、北京韩村河、蔡家洼等;第三种是外部资金注入式的。

村庄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因素包括产业培育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土地的资本化、地方精英的资源整合作用、交通机动化的影响以及农民返乡意愿等。我要再次强调:就地城镇化是在具备诸多因素和条件下实现的,如果不具备这些因素和条件,而人为地推动村庄改造、村民上楼、造城运动,这样的作法是错误的。

4就近、就地城镇化的地方实践

就地城镇化的案例中,德阳是城乡一体化做得比较好的,尤其是产业链条。现在德阳是我国玫瑰最大的生产基地,玫瑰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从种植到加工整个生产链条把城市和农村连接成一体,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

4.1四川省德阳市

2007年,德阳、自贡、广元被确定四川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其中,德阳经济最为发达,距离成都仅41km,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工业发达。“一中心三片区”,即一个中心城市,5个次中心城市、10个区域重点镇、70个一般镇、700多个农村新型社区。德阳农民户籍规模接近290万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目前已经有60万左右农民进入城镇,未来仍有大量农民需要向城镇转移。

德阳就近城镇化模式特点包括:

ž将本地特色资源与本地优势产业结合,培育优势产业为农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和大幅的收入增长。凸显了以文化传承保护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有效提升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

ž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导向,资产确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流动机制,为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提供了条件。

ž实行城乡户籍零门槛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尊重农民的意愿,给予农民更多选择的权利。就近城镇化符合多数农民的意愿。

4.2成都郫都区青杠树村

最近我们在做成都郫都区课题。郫都过去是郫县,有著名的郫县豆瓣。现在划为成都市的一个市区,距离成都中心区半小时车程,但实际上那个地方还在发展中,村落比较多,其中一个村庄叫青杠树村。青杠树村600多户2000多人,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1888亩。这个地方的最大特点是在土地制度上的创新,它的土地保留了集体土地性质,这个在北方很少见。青杠村离成都市太近了,成都人又比较主张休闲,一到星期天、节假日大批人就到这个地方去,农民一家一户在村里做小买卖。它的房屋所有权证跟一般农村不一样,农民既拥有土地上面房屋,又拥有房屋下面的土地。可见,农民城镇化这件事情是可以有制度创新的,过去城镇化最大特点就是转为国家建设用地,把土地变成国家建设用地以后跟农民没有太大关系了。成都的创造很有意思,农民土地确权做得比较早,村庄既然是大家的,大家就变成了股民,这些确实体现出了城乡融合的一种制度创造。

图1 成都青杠树村房屋和土地所有权证书

4.3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建华村

吉林建华村也是一样,我第一次在建华村看到了这个证件,北方农民即使转成农民以后还保留土地所有权,建华村农民有房屋所有权证,既有上面的房屋,又有下面的土地。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建华村发展历程:

(1) 2002年建华村在村一社所在地建设农业产业园,主要是果木生产、苗木培育。

(2) 2002年到2005年,建华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05年末,全村民营、股份制、“三资”企业发展到35户。其中,建华村集体资产控股企业6户。200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实现3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28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6000元,村固定资产从1997年的230万元增加到5300万元。

(3) 从2005到2008年,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建华村的大量集体土地被政府征用,房地产开发建设开始兴起。建华村利用了外部契机,逐渐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产业链条。

(4) 2012年,建华村成立了建华村产业园区,共有7家村集体企业入驻。截止2013年,全村企业产值2.6亿元,集体收入2500万元。全村固定资产达到2亿元,有335名村民在村办企业中就业。

图2 吉林省建华村房屋所有权证书

5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

5.1新时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主体

城镇化首先得符合要农民意愿。调研证明,在2亿多农民工中,新时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主体。出生分成四代,90后出生的,80-90年出生的,60-70出生的,50以前出生的,越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就越不打算回乡就业,即便回乡就业,也很少有人选择回农村。

图3 各出生组“不打算回乡就业”比例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2013年中国城镇化调查

5.2如果回乡就业,选择哪里?

如果回乡就业,近80%农民工不愿意再选择在农村工作,只有50年以前的农民还是愿意回到村里面去。回去做什么?只有15.7%的人愿意务农,剩下的当然愿意到工厂经商、做买卖等等。农民愿意去哪里定居,镇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只有不到1/5,想去县城定居的35%。经过调研,农民在城镇里面买房的比例已经非常高了,当时我们做数据的时候,全国有30%,现在在四川大概有40%。

图4 如果回乡就业,农民工选择的工作地方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2013年中国城镇化调查

图5 各出生组农民工定居城镇的层级选择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2013年中国城镇化调查

6异地城镇化的困境与就近就地的选择

6.1“异地城镇化”的困境

异地城镇化目前问题很多,半城镇化难以统筹。地方政府户籍改革的动力非常不足。农民工社会保障省内统筹和全国统筹困难很大,农村大量集体建设用地的闲置,与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短缺形成强烈的反差。

6.2就近就地城镇化解决异地城镇化困境、有利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就近、就地城镇化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降低城镇化的制度障碍、促进城镇化的合理布局与保障中国农业、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的实现。当然,这是涉及到城市的合理布局。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城市吸纳人口占据了过于主导的地位,过多地聚集了各类资源,相比之下,县域发展却严重缺乏经济资源和人才资源,缺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不利于乡村振兴。培育一批承接城市职能和实现产业疏解,同时辐射乡村的,引导适度集聚发展的就近就地城镇,已经成为城镇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依托在就近就地城镇化基础上的乡村振兴才是可能的和可持续的。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如果不是依托在城镇化基础上,农村无法振兴,因为农村振兴太艰难,比如有机农业,生产周期慢,工作极其艰苦。十九大报告讲乡村振兴,第一个讲的也是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近就地城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从城市向乡村的辐射功能。目前,由于交通的便利,不少农民工家住在乡村到附近县城劳动已经十分普遍。互联网、“淘宝”营销覆盖了广大乡村,给农村的生活和经营销售带来极大便利,这些也都是以附近城镇为依托。

最后,“就近就地城镇化”千万不要误解,不用强迫,不是长官意志,在一些不具备就近、就地城镇化条件的地方,也出现过违背农民意愿的所谓城镇化建设,强行并村、建设所谓农民居住的“中心社区”。农民居住到中心社区以后,没有就业着落,又远离自己的耕地,造成了严重的、新的社会问题。

总之,针对以往大城市吸收资源的不利条件,试图通过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思路,来探索制度包容的创新、群体包容的创新和资源配置包容的创新。谢谢大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城镇化  城镇化词条  就地  就地词条  就近  就近词条  
智库

 普及小学教育

——《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15年)》中的教育问题回顾与展望一、关键事实发展中地区的小学净入学率在2015年已经达到91%,比2000年的83%有所增长;世界范...(展开)

智库

 研判就业形势防范失业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已不再能够维持两位数增长,但由于目前的增长速度并未低于由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所决定的潜在增长能力,各种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就业压力并没有比以往增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