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贾康先生在中国平安宁波论坛上主旨演讲的部分内容)
在中央强调改革大方向坚定不移的情况下,我们应特别注意研读的,是总书记在民营企业一些代表人物、多个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上的讲话。我把总书记讲话看了之后,想跟各位朋友强调这样几点:
首先,总书记在讲改革是现代化“关键一招”这个大方向下,对于民营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强调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重述过去中央文件早已有的表述,可一直追溯到认识领会到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所打开的大门。这个大门既然已经开了,继续往下,历次中央最高层级的文件,一直到十八大,十九大,明确表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十八大和十九大,又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基本方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强调了这些以后,总书记专门提到2016年3月4日,当时民营企业国内投资下滑这个苗头出来时,就有他到工商界与民主党派联席会议上,强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正确处理民营企业跟政府关系“亲清”二字的那个重要讲话;他又提到今年10月20日——这是前面一段时间人心浮动、大家都觉得民营企业有很多的不顺心与困惑的情况下,总书记专门给民营企业家回信,以此种方式来表达中央的态度和意见。而到了这次讲话,对这些做了回顾、从基本经济制度到中央历次最高层级的文件和他本人的最新指导意见,做了勾画以后,正面表述:要充分肯定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不是冲突的关系。他直接地说,民营企业的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加强民企的党建和工会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这应该是我们国家最高决策层、主要领导人非常明确的宣示,这个意见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是前所未有的,是直接针对现在社会上有代表性的造成人心惶惶不安的说法,给出了“完全错误”的严正批评。总书记从正面说,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是写入了《宪法》和《党章》的——表明完全可以吃这个下定心丸,让我们的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不光在国内市场上发展,还要走向外部世界,加入全球合作与竞争。
接下来,总书记又很务实地专门说了民营企业的困难和问题,这方面最简单地说,第一是国际上的影响,最典型的是现在贸易摩擦的冲击;第二是国内的一些不良影响,民营企业这些年的困惑,国内已经反复议论,最近一段时间又跟所谓消灭私有制、离场、公私合营这些东西搅在了一起;第三是我们政府的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很具体地讲政策方面我们出了什么偏差——很显然,最高层的领导人讲这些政策方面的偏差,实际上等于在全社会面前对有关部门做了批评——你们是怎么掌握的政策和管理?大家应该听得出这个批评之意。第四,他说到,也有民企自身的问题,粗放发展、不规范的一些地方,这也是一个很客观地要说到的方面。说了这四个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注重的问题之后,最主要的解决方略是什么?有六个方面。
总书记讲,第一要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是有具体要求的,比如涉及的一些税种的问题,等等,大家可以在网上再看一看。跟我们企业直接相关的税是什么?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税率能不能继续往下降?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能不能往下降?所得税的研发投入的加计扣除能不能再进一步宽松,提高标准?另外,税外的各种费用负担——好几百种行政性收费,五险一金,还有企业不得不去打点局委办、忍受拖着不办的时间成本的这些隐形负担,能不能降下来?这都是要配套改革解决的问题。减轻税务费担后面,第二条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里面最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就是,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要和银行的业绩考核挂钩,这一要求前所未有,头号领导人过去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而总书记现在说出来了。在操作上,银行怎么给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做出支持,以及有关管理部门怎么在股市、债市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都要纳入他们相关的考核。所谓考核可问责,必须指标化,就是这当然是很实的要求。还有强调公平竞争,要打破过去我们所说的“三门”。我注意到跟社会上所说的稍微有点区别,叫卷帘门、旋转门、玻璃门,我过去听到的,叫做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反正大同小异,讲的就是民营企业看起来,中央前后两个“36条”说得非常好,但你要过,就是过不去。总书记现在直接涉及这个问题,要求一定要打破这个“三门”。产业政策上,要普惠化,不能看人下菜碟,不能歧视民营企业。另外指出要反垄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印象里过去最高领导人非常鲜明地说反垄断还并不多,这次是非常到位地把这个事情说明了。再看总书记这个态度旁边,还有什么重要信息?有刘鹤副总理、易纲行长等他们所说的竞争中性、所有制中性,说的无非就是这个意思,不能有歧视,过去所说的一视同仁,现在要具体落到跟国际接轨的中性概念上。第四就是完善政策的执行方式。这也是具体要求,政策执行中不要再出那么多的偏差。第五,构建亲清型的政商关系,这是延续当年在政协联组会上的讲话精神。第六条,非常关键,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和稳定预期,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总书记还专门讲了疑罪从无、纠正错案冤案,这也是中央这几年有几次文件、几次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精神,总书记又再次加以强调。这个疑罪从无,是很有意义的:看着觉得谁有毛病,怀疑之下要挑出来毛病,可能是太容易了,但是最后按照中央法治化的要求,是疑罪从无,在不能认定的情况下,你不要给人留尾巴。现在张文中案已经翻了,还有一个顾雏军案——听说他这个案子非常棘手,把顾雏军抓进去时候的所有罪名都已不成立,但是抓进去以后,又提出另外一些罪名,现在据说还有一条谈不拢,顾雏军认为他应该完全无罪,但有关部门认为他总还得有条尾巴。这些事情看看怎样在中央精神指导之下继续做个了结。而且请大家注意,最新又有最高法院明确地宣布,对于牟其中案要重审。这些对于使企业家在纠正错案冤案方面看到中央的决心,和对于未来的法治进步做出期待,我觉得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总书记在结语之前,还特别强调了:要鼓励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强做优,这就是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期待了。
所以,把这些放在一起,咱们可以更放开地做一些讨论。第一,很明显,这是网上所说的中央给民营企业再来一次结结实实吃定心丸的安排,也有人调侃,往前说可以追溯到已吃了很多次定心丸——但请不要忽略这次的这个剂量,这个权威性,前所未有,这是吃定心丸的升级版。与此相关,需注意:宣传给出当时总书记脱稿所说的话里有一条:民营企业是自己人,这就好了——国有企业肯定是自己人,民营企业也是自己人,咱们都是一家人。在国际上讲“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咱们在国内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讲都是一家人,要寻求共赢。这样的哲理,再往后可继续看怎么贯彻落实。这么好的精神,要把它贯彻落实好,实际生活中还得化解一些纠结,克服一些阻力。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否定,很多人的思维还是宁左勿右,左最安全,像人大资深教授在十九大以后还登高一呼,“消灭私有制”,最近一段时间还不断在网站上又推出他的文章,坚持他那个观点,他说起这些来似乎很安全,但你要想跟他商榷,你就还得琢磨琢磨,别让人抓住什么把柄,安全不安全?消灭私有制可是写入《共产党宣言》的,那么怎么认识这个事儿?有一种解释,是讲民营企业已发展得多么大,税收带来了多少,GDP占多少,发明专利有多少,还提供了最主要的就业。这是从实务来说,决不能轻易让它走向萎缩和消灭,这是这一视角给人的印象,可能后边还有个潜台词式的疑问:如果过一阵民企的这些比重能调低下来,是不是就不重要了?还有另外一个视角上的说法: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不能提消灭私有制,因为那是未来的事儿,但有人就跟了一句:你是现在先哄着我,未来还要收拾我吗?
对这些纠结和“自己人”的定位,应该怎么认识?我们有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探讨,在此简单说一下。我们认为,未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已并不是“消灭私有制”的问题。虽然《共产党宣言》里确实说了这个话,但其中紧跟着说,共产党人并不否定对财产的私人占有,而只是反对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未来理想社会是什么呢?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后,所谓初心,应该落在未来社会怎么逐渐接近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到了《资本论》,这一马克思主义经济作家成熟时期的鸿篇巨制、代表性作品里,已把这个早期里《共产党宣言》说的“消灭私有制”做了提升,指出要在资本主义发展成就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联合劳动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关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他认为在股份制的情况下已有“扬弃”(这个概念已不是指机体自身的“消灭”,而是“升级、升华”之意了),股份制当时的表现,已经使马克思意识到它带来了资本的社会化,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得到扬弃,当时他还区分了消极扬弃和积极扬弃。其后又有了一百多年的实践发展,我们现在完全应该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引,就是中央说的代表“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透明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及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换一句话说,我们以后的发展中,公的,非公的,国的,非国的,所有这些产权形式的多种经济成分,将越来越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制度安排走向共荣发展和共赢前景,那就绝对不是再简单重复“消灭私有制”这个《共产党宣言》原话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了。我觉得必须把这个说透,才能真正消除民营企业对于动不动来一轮以“消灭”为取向的不良思潮造成的内心恐惧,才能真正把这个定心丸吃到位。这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理应积极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间理论建设的作用。我们已经写了论文,但实话实说,我现在还不知道发得出来发不出来,但是我借这个机会跟各位汇报一下我的基本看法,这是我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应有的作为——不是简单复述早期《共产党宣言》的只言片语,而是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脉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精神实质,由此,烛照和指导创新实践,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