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1月第一个数字货币——比特币诞生以来,数字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冷冻、预热、膨胀、调整、复苏若干发展阶段,2019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其数字货币计划已经进行测试,不日将推出,世界最大的社交平台公司脸书宣布将推出全球数字货币天秤币。数字资产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焦点,数字货币研究汗牛充栋,然而对数字货币本质、形态、影响及前景的认识,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分歧不仅源于货币自由主义与反货币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冲突,源于对数字技术发展及其前景认知水平的差异,更源于对货币本质认识的巨大分歧。因此,本文致力于回答“数字货币是什么、数字货币为什么没有成为货币、数字货币未来能否成为数字货币”三个问题。
数字货币的定义,包括本质、机制设计以及技术框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数字货币的机制设计与技术框架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不同时点的数字货币的定义存在很大差异。
(一)欧洲中央的定义
欧洲中央银行2012年发布“虚拟货币项目”的研究报告( ECB,2012)。报告基于网络虚拟世界各种货币的研究将数字货币称为虚拟货币,并定义虚拟货币为“没有监管的、由开发者开发和管理的、仅在特定虚拟网络世界中使用的数字形态的货币”,根据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将虚拟货币分类为封闭货币(仅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使用)、单向货币(现实世界的货币可以购买虚拟货币、而虚拟货币无法购买现实货币)和双向货币(与现实世界的货币与商品服务可是实现兑换)。欧洲中央银行(ECB,2015)2015年2月又发布了一篇题为“虚拟货币项目——进一步研究”的报告,沿用虚拟货币的称谓,进一步定义虚拟货币不是合法货币,不是由合法的中央银行、信用机构或者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发行的、但是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作为货币替代物的价值的数字表现形式。在欧洲中央银行的定义中,各种网络平台中使用的币都是虚拟货币,如各种游戏币,如QQ币、脸书社交平台上的信用币(FACEBOOK CREDITCARD),也包括比特币。欧洲中央的定义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价值的数字形态,由于缺乏对数字货币交易机制和技术框架的界定,将长期以来存在于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币混同于2009年之后发展起来的比特币。
欧洲中央银行
(二)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
2015年11月国际清算银行(BIS,2015)发布了一个题目为“数字货币”的报告,报告定义了数字货币。报告认为,当前合法货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物理形态的货币,即法定货币的硬币与纸币,一种是电子形态的货币,即价值储存在芯片卡中或者个人电脑的(手机)的硬盘中,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商业银行的存款以及基金发行的基金份额。数字货币也是一种电子形态的货币,可以纳入广义电子货币的范畴;但它不属于合法货币。根据该报告,数字货币有三大特性:
第一,数字货币的资产属性。数字货币是一种资产。这种资产不具有内在价值,既没有内在商品价值,也没有外在信用价值。其价值取决于人们对于该货币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能力的预期。该资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第二,数字货币的P2P交易机制。数字货币交易方式是点对点、去中心化、去信用化的,这有别于目前电子货币的交易方式。现有电子货币的支付交易方式都是通过商业银行或者中央银行的账户进行,通过一个集中的清算系统进行清算,无法实现交易个体账户之间的直接划转。交易机制的底层技术构架的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记账技术。理论上来讲,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分布式记账法相对于目前电子货币使用的集中式结算法,具有交易者匿名、效率高、结算速度快、安全程度更高的特性。
第三,数字货币的脱媒属性。数字货币具有去金融中介化的特性,加速金融脱媒化进程。传统货币的供给体系、支付体系、储存体系需要庞大的金融机构体系支撑,形成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复杂体系,在便利商品和服务支付交易的同时,极大地提高社会成本。数字货币支付和交易不需要任何金融机构提供中介服务,也不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支持。但是数字货币需要科技机构提供技术中介服务,包括交易系统的技术维护、数据管理、密钥管理等。理论上来讲,这些科技服务中介的成本大大低于现有金融体系运营的成本。
第一代数字货币:比特币类(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以太坊等)。采用智能合约和DLT技术,或者采用区块链技术构架,或者采用更加完善的技术构架,有系统开发者,没有明确的货币发行者。数字货币产生于系统运算和区块维护、核验、更新等工作的奖励和交易收费。交易和支付采取匿名的、点对点的分散化、交易记录不可更改的交易机制。目前在很小领域发挥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财富储藏的功能,还没有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价值稳定的真正货币。
第二代数字:稳定代币(USDT、 TrueUSD、 Dai 、Center)。由于第一代数字货币在发挥货币功能时存在着价值不稳定、缺乏信用支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字货币的普遍接受度。稳定代币应运而生。这类数字货币有明确的发行机构,是具有一定的资产抵押(或者采取稳定价格的供给自动调节算法)作为信用基础、盯住某类资产价值保持价值稳定、具有一定可兑现特征的数字货币。典型的稳定代币是美国财政部批准的USDT。稳定代币可以盯住美元、黄金或者数字资产。稳定代币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市场上活跃的数字货币基本上都是盯住美元的稳定代币。FACEBOOK正在研究推出的天秤币应该属于稳定代币的一种。
第三代数字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以数字形态存在的、实现支付双方点对点交易、分散结算的货币( BIS 2017)。国际清算银行将央行数字货币分为零售数字货币和批发数字货币。我国中央银行正准备推出的数字货币应该属于零售数字货币。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
数字货币十年发展的历史表明,纵有诸多质疑和批判,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兴未艾。追求货币功能效率提升是数字货币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数字技术革命是数字货币发展的生产力基础,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危机则是数字货币发展的外在推动力。
货币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门格认为,物物交换的双重耦合(需求相合和时间相合)难题推动了货币的产生。新货币经济学则认为货币的产生是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不可监测难题的最优选择。我们进一步认为,信息不对称和不可监测难题的出现导致交易双法无法依赖自身信用实现交易,货币作为一种外在信用植入交易过程,发挥交易媒介的作用,促进了交易的实现。货币的本质是信用。纵观社会货币发展史,货币的发展体现了货币形态和货币信用方式的变迁。货币发展经历了商品货币时代(商品信用)、银行券时代(银行信用)和法币时代(国家信用),目前的货币体系是集国家信用、商业银行信用以及其他机构信用为一体的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形态是多元化的,包括中央银行和政府机构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商业银行发行的存款及商业票据、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份额、中央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甚至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发行的支付凭证。
国家和私人作为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始终在发行货币权利上存在激烈竞争。数字货币的诞生是私人争夺货币发行权利的体现。自由主义的代表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有化》一书中指出,在没有法律障碍的情况下,市场经济将自然演化产生一种稳定的、由私人竞争性供给不兑换的通货体系。基德兰得和普雷斯柯特(1977)的“时间不一致”理论则为私人发行超量货币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时间不一致问题,本杰明·克莱因强调“企业有可能去供给超过预定数量的货币,欺骗他们的客户”,同时指出,私人商誉资本的均衡价值将确保其不会过量发行货币。而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商誉资本的存在并不能解决私人机构发行货币的通货膨问题。正因为私人发行货币的内在缺陷,国家发行货币成为各国的最优选择。以美元为实际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似乎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然而,国家发行货币并没有根本解决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问题,美元的超发几乎成为一个确定性事件。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场由美元危机引发的货币危机,而之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全球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发行货币的缺陷。比特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的核心逻辑是:如果各国政府没有更好的解决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困境的方案,那么,由私人机构来提供解决方案如何?因此,比特币方案起始就是一个超越国界的国际货币的设计。
(二)数字货币动因之二:内在效率提升与科技革命推动的货币形态变革
货币发展的第二个特征是货币形态的变革。货币形态变革的内在推动力是货币发挥货币功能效率的提升。货币的存在价值在于其发挥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功能,货币形态的变革首先基于货币功能提效的需求。商品货币交易和储藏的运输成本、储藏成本、维护成本都很高,严重影响其发挥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的功能;纸币的产生满足了这一要求。纸币的发行、储存也有较大的成本,电子货币应运而生。货币形态不断变革满足货币功能提效需求的内在动因一直都存在,决定货币形态变革的根本应该是科技革命。科技水平的提升将货币形态变革的内在需求转换为现实。铸造技术的发明使金块制度进化到金铸币制度,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卡支付成为可能,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使无卡支付成为时尚。同理,区块链技术、密码技术、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数字货币应运而生。每一次重大货币形态变革的背后都有科技革命的助力。
当前数字货币发展的一大障碍是技术约束问题。Raphael Auer ( 2019)的研究表明,基于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的比特币分布式记账系统需要大量的矿工进行工作验证,交易核验、数据更改以及防止“双重支付”欺骗行为的工作量十分繁重,交易系统越来越无法产生足够的比特币奖励来支撑着一庞大的工作量。而收取交易者费用又会打击交易者使用比特币的积极性。他甚至指出,一旦比特币矿开采完毕,一项交易由于缺乏足够的工作支撑,交易时间会长达数月。即使在目前奖励机制还可以实行的情况下,底层技术区块链的信息量约束也是目前的比特币系统难以承载规模较大的交易量。同时庞大的工作验证耗费大量能源,用于推动比特币共识过程的电力能源使用量大约相当于瑞士的能源消耗量、碳排放量相当于丹麦的排放规模(Digiconomist 2019)。
数字货币底层技术存在诸多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信息技术约束使得数字货币的理想状态难以实现,数字货币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过渡发展阶段。
数字货币的产生反应了科技革命推动经济货币体制变革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又一个例证。
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角度而言,商品服务直接交易显然优于间接交易。以货币为中介的间接交易之所以取代直接交易成为历史发展必然是由于双重耦合困难、信息不称以及动态信息不可监测。货币成为购买力的“临时栖息地”。“临时栖息地”的存在使货币非中性于经济运行和经济波动。货币成为金融波动和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扰动变量。货币也成为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际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的美元体系成为美国控制世界经济、并盘剥世界人民的重要工具,法定货币内涵的国家信用不断遭遇重大冲击,货币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信用基础遭受重大挑战。一种没有货币的、直接交易的经济体系是经济社会的理想追求。
货币作为一种信用工具规避了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可监测问题,也解决了双重耦合难题。信息不完全是产生货币的生产力原因。如果信息技术革命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解决了货币的信用依赖问题,货币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理论上来讲,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共享信息、共同验证的分布式记账技术,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者不可监测问题,如果能够将交易对手交易标的价值标准化,点对点的交易无需第三方信用支持,真正实现交易的去信用化。作为信用属性的货币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区块链技术中的比特币、莱特币或者以太币,实质上只是价值尺度而已,个体拥有的比特币钱包(密钥)也只是价值记录而已。这个意义上的数字货币不是货币,只是一种价值尺度;而当所有经济交易均采用共联共享的区块链交易体系时,货币实质上是消亡了,所谓数字货币仅残留了价值尺度这一功能。所以,数字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是数字技术革命推动去货币时代来临的前夜。
在数字技术进步和数字技术应用的现实中,促进信息完全的技术还远没有实现,信息技术成果在经济体系中的应用要有相当长的时间。这一点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残酷现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推动货币消亡的数字货币便成为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
既然数字货币囿于底层信息技术不完善、无法解决完全信息和完全监测问题,货币的信用属性便难以摆脱。然而,鉴于数字货币信息完备程度优于传统货币的事实,植入一定信用的数字货币的发展成为必然选择。这便是稳定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发展的原因。
当货币超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货币信用危机不断爆发,现有货币体系的信用基础是十分脆弱的。稳固现有货币经济体系的一个必然选择就是寻求能够提升信息完备性的交易新机制和新技术,对于货币来说,就是数字货币的交易机制和底层技术。中央银行体系发行数字货币就是将数字货币交易机制和底层技术融入中央银行信用,构建新的货币发行和运行机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必然要与科技金融公司密切合作,数字货币在去金融中介化的同时,加大了对科技中介服务的需求。融入国家信用、先进信息技术和先进交易机制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显然优于缺乏信用基础的比特币们。
另一个优化选择就是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植入一定信用基础,这实际就是稳定币的设计思路。稳定币的发展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底层技术优化的程度,二是信用基础强化的程度。底层技术越优化、信用基础越强大,稳定币的发展就越顺利,被社会经济体系接受的程度就越高。对于本身就拥有庞大网络客户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网络效应的自我强化给这类公司发行数字货币提供很好的基础。这便是为什么脸书公司宣布要发行数字货币时,全球央行都感觉震撼并迅速反应的原因——脸书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极大地冲击现有的货币经济体系和国际货币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