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气候危机的争论与治理

一、物种灭绝与亚马逊大火

物种的灭绝本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此过程的催化作用,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下降以及脆弱物种的灭绝。今年2月18日,据各大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确认珊瑚裸尾鼠灭绝。澳大利亚官方称,该物种已被证实成为首个因气候变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珊瑚裸尾鼠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岸的大堡礁,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致使该物种栖息地环境遭到破坏。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环境部长对此发表观点称,“我们正生活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下”。[1]

气候变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衰退非常严重,甚至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5月7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全球评估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值高几十到几百倍,近百万种物种可能在几十年内灭绝。[2]

《流浪地球》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物种的灭绝或许还不足以引起公众广泛的关注,今年8月以来,有关亚马逊雨林大火的争议不绝于耳,引发了世界各地对环境和气候问题的高度关注。起初这场大火并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但是随着亚马逊雨林浓烟弥漫的照片在大火发生半个月后被曝光,国内外各大媒体及社会舆论逐渐开始升温。

8月20日推特上“为亚马逊祈祷”的词条成为热搜,很快我国网友的朋友圈也被亚马逊雨林大火刷屏。一些文章以“地球之肺在燃烧”“西方媒体集体沉默”“政府不管”“生灵涂炭”等关键字并配以大量凄惨的照片和动态图片迅速吸引了巨大的阅读量并推动着舆论的导向。但很快,又出现大量的文章对前者进行批判并对那些凄惨的照片进行辟谣。许多网传照片和视频固然有虚假成分,但针对此次亚马逊地区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社会的舆论终向两极分化。

一种观点认为亚马逊大火威胁着我们呼吸的大气氧气,同时大火或将加速全球变暖,引发地球进入“自毁模式”,保护环境和气候刻不容缓。另一方则指出亚马逊森林火灾并不会对大气的氧气含量造成威胁,认为前者的观点过于夸大,环保热情虽好,但是也要实事求是。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众多专家通过分析论证认为,此次在热带雨林较为湿润的环境下产生重大火灾的本质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具体来说就是人为的过度开垦。

事实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球变暖,大大增加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据媒体报道,今年巴西的森林火灾已超过7.5万处,较去年同期上涨了85%。[3]。我国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对此也表示“全球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如果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这样的事件会持续发生”。[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化石燃料和土地资源的使用造成的。自前工业时代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过度开采土地资源不断增加着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虽然气候变化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一些积极作用,如较高的温度可促进中纬度某些地区农作物的产量,或可减少供暖所产生的能源,但是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陆地和海洋的表面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甚至增加人类患病的风险等。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环境的问题,更会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二、气候危机争论与气候治理的本质

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对于气候变化的争论主要涉及气候变化的现象、成因、影响和预测。由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各国就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仍然未能达成共识。一方面,全球许多国家和组织一直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例如,欧盟一直是气候变化议题的积极领导者。今年7月16日,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当选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为推动欧盟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立,她提出“绿色协议”并誓言“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作为其工作的首要大事”。[5]

目前有关气候政策的争论已经成为澳联邦选举的中心议题。澳洲联储副主席德贝尔指出:“需要把气候变化看作一种趋势,而不是一个周期,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越来越有必要。”另外,还有一些环保组织也一直在积极促进人类关注气候变化。特别是今年10月以来,环保组织“反抗灭绝”在全球60多个城市发起了抗议活动,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尽管该组织的抗议行动过于激进并不可取,但是他们的诉求与其他环保组织相似,本质是希望引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

然而另一方面,不乏有学者、科学家出于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不同,仍然否认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例如否认气候变化的“首席专家”Wei-Hock Soon,坚持声称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能量转换造成的;否认气候变化组织CLINTEL的创始人Guus Berkhout教授致力于从事否认气候变化的工作,他在今年10月参加了挪威奥斯陆举办的一个名为“自然变异性与容差”的国际会议,该会议的主题是“气候变化是个自然现象,周而复始,不必庸人自扰。”[6]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甚至有少数国家、政客、组织出于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考量,否认存在“气候危机”,拒绝承担应有的环保责任。今年8月,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在法国举行,在26日举行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海洋”会议环节中,与会国家就救助亚马逊大火达成了共识,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未出席当日会议,并重申不会因为“梦想”和“风车”而损害美国利益。众所周知,早在2017年,特朗普政府辩称不存在气候危机,宣布美国计划退出《巴黎协定》,在今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通知联合国退出了《巴黎协定》。

从经济因素来看,特朗普一贯坚持“美国优先”原则,他认为《巴黎协定》让美国背负了“不公平的经济负担”,退出能够更好地发展美国经济,扩大就业机会。当然,这背后不乏政治因素,例如承认气候变化会对某些与石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相关的利益集团造成损害。无独有偶,尽管巴西暂时并没有效仿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但是被称为“巴西特朗普”的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一直以来,博尔索纳罗允许当地农民以合法的方式砍伐森林用于农业和采矿,并承诺“通过开发亚马逊雨林的经济潜力来振兴巴西经济”。对于此次亚马逊大火,博尔索纳罗甚至指控是环保的非政府组织(NGO)蓄意纵火,目的是使政府难堪。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且愈演愈烈,因为其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众多经济利益的经贸问题,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单从环境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已是一个观测事实,世界主流观点相信全球气候正在持续变暖,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而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排,但是无论是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抑或是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短期内均会抑制经济的增长以及增加经济的成本。可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许多工业发达国家过去的做法都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例如,欧盟在一体化之初由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此后欧盟大力推动环境保护,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议题。

当然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初期也有严重的环境和大气污染问题。可见,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一直是国际间的难题。如今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于气候问题的考量也是以美国经济利益为中心。

此外,国家参与气候治理背后不乏有外交政治方面的因素考量。例如,研究气候问题的专家约翰•施密特(John R. Schmidt)就曾指出欧洲渴望成为气候变化议题全球领导者的重要政治战略是希望以此获得国际政治的战略高地,更好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有学者指出日本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事务的政治目的是塑造与之经济地位相符合的国际地位和大国形象。亚非拉美等地的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当前出现的气候危机,发达国家需要承担主要的历史责任,因此参与气候变化治理议题的主要政治申诉在于发展权和公平权,希望争取公平的发展环境和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环保责任。

三、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治理?

当前,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和英国脱欧乱局延缓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加剧了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气候形势,中国一定要审时度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探寻应对全球气候治理之路。

第一,在国内坚定不移地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破坏及气候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逐渐调整了经济结构,改善了能源结构,加强了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这里,提以下三点建议:

(1)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巴黎协定》中提到在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以内,并且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控制在400亿吨。近年来,我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为达到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绿色金融市场正在迅速发展。但是,绿色金融在我国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因此,建议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完善相应法律标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

(2)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解决气候问题的关键在于节能减排,而非放缓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这不仅需要企业和社会的主观认知,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制度建设,以推动企业和社会在节能减排上的技术革命。例如,近期我国各大城市正在加速推进垃圾分类,目的是推动垃圾减量减排,减少甲烷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原因在于城市中的固体废弃物在填埋时会产生大量甲烷气体,而甲烷是除二氧化碳外,温室气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阻碍,因此,要完善相应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进一步推进公民的环保意识。另外,建议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法体系,以充足的资金应对气候变化

(3)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教育。气候变化教育对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合理应对气候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早在2011年开始尝试启动了“中国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通过教师研讨会、培训和竞赛等形式将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带进中小学课堂,但是大多数这类教育仅仅只停留在自上而下进校宣讲的层面,没有形成气候变化教育完整的教学系统,存在教育设计不完善、教学内容不规范、教育手段不全面等问题,足以证明我国对应对气候变化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因此,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教育行动的开展,特别是加强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完善教育体系、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将气候变化教育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同时加强气候变化的跨学科教学。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科学中心、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国家公园等科普教育基地激发公众的情感联系,影响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第二,在国际上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共同发展体制的公正合理责任担当。《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2020年后全球治理提供了方向。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各国均有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加上美国的退出以及欧盟的动荡、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缺口和利益分化等,2℃内的升温控制目标任务艰巨,各国减排压力将十分巨大。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缺乏大国引领和示范的新形势下,我国在努力抓住机遇的同时,需要妥善应对挑战。

一方面,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引领合作共赢的治理体系变革并提升话语权。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发挥了“领跑者”的作用并得到了国际认可。十八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合作、共赢的理念为气候变化的全球化治理提供了新的逻辑基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是大趋势,我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大国减排责任,在2016年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下一步应继续建立与国际衔接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通过“一带一路”携手沿线国家,推动低碳领域的联动发展,在维护全球气候变化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将气候变化作为我国在引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的抓手。同时,主动参与全球气候议题讨论与制定,提升气候治理对策研究及制度建设等的话语权和主导力。

另一方面,注意避免承担力不能及的责任,推动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中国在道义上势必面临巨大的压力,每一项决策和行动都会受到广泛监督和评判。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以减缓经济发展为代价的基础上,已经大力发展了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此外,近期中美贸易战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环境不断恶化,使得我国承担着较大的经济下滑风险和下行压力。

因此,下一步我国在参与国际全球气候治理以及气候变化各项议题谈判时,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和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的原则,避免承担力不能及的责任,合理维护自身的整体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

最后,引用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和全球气候变化适应中心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韦尔库伊詹的一句话作为结语:“我们是能够改变气候变化轨迹的最后一代人,却也是不得不面临气候变化造成结果的第一代人。”[7]

文中注释:

[1]http://www.bjnews.com.cn/video/2019/02/21/549084.html

[2]http://www.sohu.com/a/312540458_114731

[3]亚马孙雨林大火持续燃烧[J].中国减灾,2019(17):16.

[4]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3272962033933701&wfr=spider&for=pc

[5]http://www.cfej.net/lvse/lskjts/201907/t20190723_711996.shtml

[6]https://mp.weixin.qq.com/s/HFdwTWorVxu9S1q64e2dOA

[7]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3599/2019/0712/content_31591429_1.html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气候危机的争论与治理  争论  争论词条  气候  气候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危机  危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