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家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财经期刊总社近日在京共同主办“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家座谈会。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教授,十九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闫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研究员,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财经期刊总社社长高进水编审,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研究员、副所长费洪平研究员、副所长姜长云研究员、创新战略研究室主任姜江副研究员、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盛朝迅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见解。
韩保江认为,有四个层面的必要性。第一,是中国寻求强起来这个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战略支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为根本的客观要求。中国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走,没有一个有效率的有质量的经济体系是完不成的。第二,经济新常态在速度转换基础上实现结构优化、质量优先、可持续发展,动能要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质量发展模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要支持经济中高速发展作为实实在在的抓手。第三,服务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矛盾新变化,经济体系广义上仍然是由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组成的生产体系,各方面服务要解决主要矛盾。第四,服务于迎接新一轮国际竞争,实现世界比较优势引进跟中国比较优势输出的有机平衡。
黄汉权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契合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发展到质量效益型发展、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升级、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转变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是实体经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三重挤压”,即中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分流,还有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向虚拟经济倒流,导致实体经济发展遭遇资金、人才、科技“三缺”,陷入成本高企、结构失衡、转型困难等困境。科技创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科技与实体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如2016年我国专利授权175万件,实施率只有10%。金融方面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供给约束和资金配置扭曲,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或在金融系统内空转,产能过剩行业和国有企业占有大量资金,新兴产业和中小微型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等,致使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得不到金融供给的有效支持。人力资源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研人员大而不强、缺乏世界级科技大师和“高精尖”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脱节等。可见,目前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还没有形成有效组合、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的协调发展格局。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去,才能实现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季晓南指出,尽管现代化已多次提出过,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是第一次用的。他认为,经济体系包括宏观调控体系、市场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企业体系、区域经济体系、对外开放体系等六个子体系。经济体系加上作为其动力系统的创新体系,就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的框架结构。
韩保江认为,应该从三个维度去界定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一个是历史维度,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校正旧体系中存在的长期没有解决的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问题。第二个是国际维度,如何兼容吸收借鉴发达经济体的优势,规避其工业化过程中的教训。第三个维度还是着眼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强调未来人民生活,跟很多未来的远大理想、社会憧憬的远大目标联系在一起。围绕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一般规律去看这个体系,对内是继承与发展,对外的是吸收与借鉴,着眼于未来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创新。这个体系既包含科学发展的经济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包容性发展的社会主义规律的客观性,又有人类建构的主观选择,是主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五大特征:创新驱动是动力性,协调发展是平衡性,绿色系统是燃料系统,开放系统是开放共赢,共享共富,共享是过程也是结果,共富是最终的结果。
黄汉权认为,全面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把握三个核心内涵。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三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高进水指出,现代化的概念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提出的,当时提出建设“工业、农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1964年三届人大会改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改革开放后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更加具体化,就是在20世纪末建设小康社会。这次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也是现代化政治体系、现代化文化体系、现代化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季晓南认为,要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任务,把握六个推进建设的着力点。首先,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次,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更高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三,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主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在具体实施措施中要处理好如何缩小贫富差距问题;第四,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守住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第五,筑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第六,坚定深化改革,完善经济体制机制这个根本动力。
韩保江认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要看到中国的优势。第一是公私混合发展的经济体系,多重经济成分相互分工、相互竞争、共同发展是效率与公平的稳定前提。多种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混合发展的大趋势是对的,要通过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清晰的财产关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第二是劳资包容发展的经济体系,要平衡要素所有者跟劳动所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第三是虚实共生的经济体系,强调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振兴,也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实体经济同现代金融、同互联网等新技术层面的虚拟经济的有机融合。第四是市场作用与政府调节的融合配合和辩证统一,政府要跟市场分好工、确定好边界,从实际出发制定规范、灵活的管制政策,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调整供给侧、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城市群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海洋经济、市场化改革等方面。
杜志雄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补齐实体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管制、资金脱实向虚三个方面的短板。补齐实体经济短板的重点在7个方面:一是加快制造业强国的建设;二是支持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三是促进我国的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四是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的网络建设;五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六是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七是着力建设知识型、技术型的劳动者大军。补齐创新的短板方面要着重强化培育创新软环境、强调原创性和出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创新政策,使创新主体能够从创新的成果中获得充分的利益。补齐市场经济体系短板方面重点是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营商环境、财政体系、金融体系和对外开放体系,增加对现代经济体系建立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闫坤从财税体系的角度探讨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她认为在由预算制度、税收制度、财政体制三个方面搭建的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下,十九大报告将财政体制改革从第三的位置提升到首位,强调以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成为首要任务,这是十九大报告为财税体制改革提出新目标新要求。她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二是以全面绩效化为目标健全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三是通过拓展“两个空间”推动税制结构实质性变革,四是破解“三向叠加”的财政收支缺口的加速扩张。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一方面要从发展平衡的角度提高税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和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应对经济增速换挡而增大的财政收支缺口。
黄汉权认为,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头戏,要按照十六字方针的要求,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政策创新,推动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有效组合并向实体经济汇聚,形成振兴实体经济的共振合力。一是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如同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样。二是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到实体经济上,因为目前的创新主要在服务业领域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多,制造业的创新特别是“硬科技”方面的创新比较少。三是把金融“活水”合理引导向实体经济,可以在税收上对向实体经济贷款或投资的资本收益实行低税率,对金融、房地产投机的资本收益实行高税率。四是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家,科学、数学和工程背景的科技人才,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精致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和工匠人才,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五是通过政府国企“双让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让实体经济企业休养生息、积蓄能量加快转型升级。
费洪平重点从振兴实体经济视角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他认为,振兴实体经济要处理好五个结合。一是把实体经济的活力和动力结合起来,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来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二是把存量变革和增量培育结合起来,既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也要培育壮大新动能。三是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四是把降成本与提高供给质量结合起来,既要坚决把企业不合理成本降下来,更要注重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五是把立足于扩大内需与加强国际合作结合起来,既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又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姜长云提出要找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方位,具体地说,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于进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主要任务处于同步推进中。他认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主要任务,是互为依托、互相支撑的,共同形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机整体,不可孤立、片面理解。如为避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阶段出现乡村衰败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的战略转变非常必要。城乡统筹更多地强调在城乡之间统筹政府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更多地强调城乡之间外部的联系或外部的以城带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多地强调通过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产权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这有利于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村萧条衰败问题,更好地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姜江重点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关键是要推进三大拓展,加快实施六大举措。一是拓展创新方向,由创新重点聚焦于高技术产业,向创新驱动制造业、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多方向拓展;二是拓展创新主体,由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向企业主体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双方向拓展;三是拓展创新基础,由前期集中于科教等硬基础,向“硬”“软”基础并行拓展。六大举措包括加快建立健全考评指标体系和评估实施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双创持续健康发展,加大重大技术攻关,着力构建先进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打造汇聚知识、人、财等创新要素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生态等。
盛朝迅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基础。三者相互依托,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必须系统推进。要适应阶段变化,拥抱三大变革;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力三大变革;厚植创新基因,引领三大变革;优化管理服务,支撑三大变革。推进三大变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坚实基础。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全党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此背景下,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尤其是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研讨,对于准确理解“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更好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