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说金融危机,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今天说金融危机,却成了我们身边的事儿。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600万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面对如此沉重的压力,我们能做些什么?
今年1月13日-18日,应日本环球协力社邀请,我和NGO(非政府组织)同行一行10人前往日本参观访问,主要考察日本的社会企业。尽管行程匆匆、走马观花,但还是带回了不少收获和感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日本之行,有3家社会企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业不光是挣钱,身边的需求很可能就是我们创业的机会。
创办“K2国际”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说起创业初衷,他们觉得很简单,就是为了帮助那些不想工作、不愿见陌生人,让家长束手无策的大孩子们,让他们能够自立于社会。有人叫他们“啃老族”,有人说他们“自闭症”,更多的人把他们称为“问题青年”。而这对夫妇偏偏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这些孩子只是在社交方面有些障碍而已。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把这些年轻人组织起来,给他们提供宿舍(开始是父母付房租,直到他们能自立),请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针对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开展各种活动,直到他们能融入社会出去工作。20年的不懈努力使“K2国际”大获成功。当我们坐在由这些曾经的“问题青年”主厨的铁板烧餐厅就餐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阳光的面孔。
“天鹅面包房”与“K2国际”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他们服务的对象是残障人士。创始人小仓已经过世,他的继承者是位精明能干的年轻人。说起小仓的创业理念他滔滔不绝:“把残障人当正常人看待,只要提供适合他们生理特点、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工作环境,他们同样具有无限的潜力。”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上,他们根据残障人特点设计工作流程,把步骤分得很细,每个步骤都十分简单,一个人负责几个步骤,既便于记忆,又能熟能生巧提高效率。他自豪地说,残障人士在这里就业工资待遇完全和正常人一样,他们生产的面包在质量上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他们成功在诀窍就是“我们从不认为我们需要照顾”。
“老人之家”给我们所有人的感受都是震撼。创办人掘井先生曾经是房地产开发商,由于目睹了祖父母、父母老年生活的种种不便,20年前便开始探索社区养老的模式。掘井先生说,他们的养老模式最大特点就是让老人不离开社区不离开家,幸福地走到生命的终点。让养老院有家的感觉,10多个人最合适。家居一样的室内布局,开放式的厨房,温馨的餐厅,幼儿园一样的活动室,返老还童的老人们有的唱歌、有的画画,有的玩拼图游戏,职员们像家人一样照顾着老人。掘井先生说,日本社会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在日本超过百岁的老人已有3万多,再过30-50年,将达到70-80万,这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老人现象,也是给人类自己提出的挑战。掘井先生说他创办社区养老院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探索和应对这种挑战。他说,人老了更应该有尊严,而不是成了无名无姓的老头老太太或者老奶奶老爷爷。因此,他们养老院里不管老人年纪有多大,生活能不能自理,都要称呼名字,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掘井先生希望这种以老人为本的社区养老模式能够推广到中国,因为他知道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面临着一个老年社会。
读到这里,我不知道朋友们对社会企业是不是有了一点感性认识?寻找创业和就业机会,我们不能总想着研发新产品。比如说,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个体已经很难再生产出什么新产品,而为人类自身开发的服务却是无止境的。不管是K2夫妇、小仓先生还是掘井先生,他们没有把为弱势群体服务当成纯粹的慈善行为,而是将服务和盈利有机地结合起来。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可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老人、孩子、残疾人,他们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要创业随处都能找到创业的机会!
人类走到今天,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经济的高速发展到底为了什么?日本比我们先走了一步,他们开始探索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涌现出一批有理想的社会企业家和有责任感的社会企业。当然,和那些跨国公司相比,这些企业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把人的幸福和尊严看得高于一切的社会。
(作者为农家女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