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在“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颁奖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在社会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憾,这些问题要逐步解决,NGO(非政府组织)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NGO出自民间,更了解民间实际存在的困难,他们也能动员大批民间力量,常常会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林毅夫介绍,目前中国的NGO正在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增长,很多人开始淡出传统的公职,专业投身到这一服务于他人的领域,部分社会精英也开始不再以资助者、劝募者和倡导者的角色,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NGO中。
现场,记者看到了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绍鹏,他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在业绩成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场,记者还看到了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曾深入四川灾区当了多天志愿者的他说:“我最怕的就是很多人看到媒体报道后一时冲动,大家都希望能够做点事,但这些事应该坚持下去,有一个延续的过程。”
随着各种草根或非草根NGO的完善和增加,专职或兼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们也逐步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体系。帮助他人,是NGO成员生活最重要的目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很多人的生活因此而改变:从帮助自己,到帮助他人;从困苦无助,到充满希望……
中国公民社会的未来,正在路上。
在世界银行的“中国发展市场”展出项目中,我们看到了遍布在全国各地的NGO,它们有些已形成规模,有些还仅仅是个雏形,但它们所承载的爱心与责任,却同样深重。
“苗族农民工子女教育和苗族文化传承项目”、“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项目”、“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项目”、“社区连锁图书馆项目”……人们看到,这些NGO将在新的一年里扬帆起航。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对外事务官李莉说,通过两届“中国发展市场”活动,她明显感觉到中国的NGO虽然越来越活跃,从事的人也有增加趋势,但NGO所缺乏的不是资金,主要是能力。“第一届发展市场获得资助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发现很多NGO在管理和财务上都相当混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甚至不会记账,只是有满腔热情而已。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长期的监督机制,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这种能力。今年,我们还特意开展了专题讲座,就是希望这些参展的NGO即使申请不到资金支持,也能获得能力的提高。”
长期从事国内外NGO研究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教授邓国胜告诉记者,近年最让他欣喜的一个变化,是从事NGO的人员素质越来越高。“以前中国NGO的能力太弱,有些靠打白条来记账甚至从不记账。而且资金量比较小,从事人员比较少,一般资金不超过500万,人员不超过20人。而现在,已经有不少大学生进入到这个领域,部分企业界人士和社会精英也开始关注NGO。今年在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NGO专业硕士的已有2人,学习相关MPA专业的有10人左右。”
邓国胜说,他去年一直在国外进行调研,目前在国外从事NGO的,大部分都是一流人才和企业界精英,“这是国外NGO发展的新动向,哈佛、斯坦福等很多知名学府的高材生,毕业后都是直接进入NGO工作,这和整个社会的宏观条件和舆论导向是分不开的。今年汶川地震后,从NGO到公益舆论都有一个集中爆发的趋势,这也是人心的力量。其实,从社会价值讲,NGO也是一种创业,是社会事业范畴的创业。如果中国的NGO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将能够提供2500万就业机会。”
“这次世行的"中国发展市场’最终有50个项目得到资助,但报上来的项目有将近500个,即使得不到资金支持,这些NGO仍然在坚持着做下去。中国的NGO慈善的心和创意,让我深受感动。这次我们筹集到近800万元资金,用来支持这些组织,因为NGO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相互支持和鼓励。”林毅夫说,随着中国持续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愿意支持或加入到NGO中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我们在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一定能在这块土地上创建最和谐的社会。”
正如大多数参与者所言,中国公民社会的幼苗已破土而出。NGO们以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优秀的案例,证明着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这个公益成为潮流的时代,爱,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