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一场高规格的“全球合作终止针对女性暴力”峰会最近刚落下帷幕。羊城晚报记者有幸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受邀出席该峰会,了解美国为“让家庭远离暴力”而进行的种种努力。
家暴不仅仅是“家务事”
不说也许不知道,在有“女士优先”风气而显得温文尔雅的西方社会,家庭暴力并不罕见。来自美国反家暴组织的数据称,在该国每千名12岁以上的女性当中就有4人受到非致命性家庭暴力的侵害。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随着家暴个案的增多,人们对此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家务事’”的认同率如今在美国非常高,整个社会从立法司法到社会干预、行为矫治、心理辅导等,形成了一套体系,个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经验。
国家立法反对家庭暴力
美国是为数不多的在国家层面立法、反家庭暴力的国家之一。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对妇女的暴力法令》(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美国很多地方法院系统中都设立有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庭,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法官申请禁止令(保护令)禁止施暴者靠近处于危险中的妇女及子女。
据介绍,美国每个基层警署(相当于中国的街道派出所)都有至少一名家庭暴力个案处理对口警察,该警员负责所在社区所有家庭暴力个案的接警、上门调查等工作,凡接到相关报警,一律由此警察负责,一有报警基本能出警,且“落实到人”。
企业捐赠反对家庭暴力
在美国,大量的企业捐赠使得数量众多的基金会、NGO(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可以在反对家庭暴力方面“有所为”。如记者参加的峰会,就是由雅芳公司旗下的女性基金会资助,在会上该公司还宣布,再捐赠120万美元,为减少暴力作出探索与努力。
“反对家庭暴力”NGO组织的专职人员安妮梅奈尔(Anne Menard)介绍,全美至少有超过1200所庇护所,为家庭暴力受害方提供暂时的食宿以及心理、法律等方面的辅导。这些庇护所大多受到社会资助并由NGO组织运作。
据了解,有的机构还会帮助受害者提供就业培训,使他(她)们能尽快实现经济独立,从而对家庭暴力说“不”。 一些针对男性的辅导也显得十分突出。如“男性制怒训练中心”旨在对那些施暴的丈夫或生活伴侣给予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服务,从根本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
关注儿童等“间接受害人”
记者发现,针对家庭暴力问题,美国的社会帮助不仅关注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人,更关注“间接受害人”,如儿童。他们希望借助这种方式,终止家庭暴力“代代循环”的“怪圈”。有研究人员指,暴力家庭的子女长大成人后也容易成为施暴者,家暴导致的离婚,不仅使妇女及其抚养的子女生活贫困化,还会对未成年子女在心理、行为模式等造成影响。因此,针对儿童、着眼于未来的家庭社会服务在美国也很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