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子、配钥匙、换拉链、缝补衣服,这些生活琐事,每家每户都离不开。可如今要在市中心找到这些服务摊点,却并不容易。今年3月,静安区尝试在每个街道建立一家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把流动摊贩集中在一起为居民服务,那么,服务中心运行半年多来,效果究竟如何?来看记者的调查。
即便不是周末,石门二路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里人气依然很旺。补鞋修伞、家电修理,换锁配匙的柜台前,顾客来去不断。
(社区居民:这里比较方便 价格也比较实惠/服务质量也很好的 平时有点小修小补的基本上都拿到这里来的 以前就跑得远了 像中央商场 市区内这种小修小补比较少)
从今年3月起,静安区在下属五个街道陆续建起了这样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除了小修小补外,中心还提供家政中介、法律咨询、公共事业缴费等多种便民项目,几乎囊括了百姓日常生活所需。
(方世忠:我们在功能定位上 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就是居民确有需求 市场无法提供 政府必须承担的这样的原则 来建立生活社区服务中心)
不过,小摊贩一旦进入室内,势必要多出租金、运营等成本,服务价格就会上涨,价格一高,还能吸引居民光顾吗?居民不来,小摊贩又如何生存下去?因此,服务中心在发展初期,还是由区政府来承担所有费用。每个中心光场地购置费平均就达1500万元。而在管理方面,则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组织负责运营,每年支付的运营预计在20到30万元左右。
(区露琪:半年不收管理费 一年不收场地租金 主要现在扶持 培育他们能够发展起来 毕竟这是老百姓生活需求的服务项目)
(胥燕红:其实是把这个利让给了居民 让给了百姓/3424我们街道我们政府就担任了一个监督的角色 一个综合评估的角色)
政府不能一直大包大揽,毕竟再小的生意也是市场行为。像目前这样都靠政府全额补贴,绝非长久之计。摊位费用全免,一方面对于没能进入中心的小摊主来说,并不公平;另一方面,对进驻者的服务质量,也缺乏有力保证。那么,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究竟该如何运作,才能拥有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呢?石门二路社区服务中心尝试了适当收费,费用以摊位每个月营业额的15%计算。
(徐家康:因为我们感到生活服务中心长效运作 要有生命力 毕竟我们还是个市场经济 所以我们在收费上做了适当的考虑)
徐主任介绍,虽然目前所收费用还不及场地租金的零头,但是,这一作法在服务中心内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能促使小摊主们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徐家康:如果没有成本 这样进来修理的档次也不会高 有的可能有各种目的的都有4537所以我们感到还是要收点成本 更能够使居民的服务提高质量)
徐主任坦言,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是公益项目,但要既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持续发展,还必须摸索出一套政府主导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机制。收费是必然趋势,但是怎么收,收多少,还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对此,静安区政府还考虑,今后将改财政补贴为政策补贴,为社区服务中心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扶持他们发展。
(胥燕红:让一些社会组织能够不仅仅享受社会的补贴 依赖政府的补贴生活 他可以用我们的政策 通过我们辅助的政策让他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够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
(方世忠:要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形成合力 所以我觉得我们政府在这个方面不应该缺位)
无论最终探索出何种模式,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方便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宗旨不会变。
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这一新鲜事物,还需要有关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小生意经营者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为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多样化的生活服务。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