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挽留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探寻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演进,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散发着光芒,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则在历史的舞台中渐渐被人们淡忘。当端午节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变成月饼节,还有多少80、90后,甚至00后知道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意义和传统习俗?除了传统习俗、民间工艺,还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中去?

针对这些问题,2010年9月17日9:00点在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携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开展了以“如何挽留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新模式探寻”为主题的“新公益嘉年华公益创新工作坊”。在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前进策略总监傅鸿飞先生的主持下,首先来自民间的艺术家给在座的嘉宾分享了狼山秀——江苏南通老布布艺,将大家带入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画面中,同时还展示了丰富的老布工艺品。接着上海大学陈建勤教授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及未来”的主题发言后,各位嘉宾打开话题积极讨论。工作坊主要探讨了两个大的问题,第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什么?第二个是如何去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这个问题,嘉宾们意见纷呈,总结归纳有以下几点: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与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紧密相连的;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传承,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人的传承;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儒道法诸子百家等的思想的传承。

在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之后,嘉宾们还对保护中出现的困境进行了说明。首先是缺乏政府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如教育大纲中缺少传统文化的内容,缺少对民间艺人技能方面的认定政策等;其次是民间艺人生活比较清苦,且后继无人,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最后,来自各界的嘉宾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困境就是教育的问题,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观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在理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之后,通过主持人傅鸿飞先生的引导和带领,进行了一系列现场游戏体现、即时辩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经验、案例的观摩与讨论。在上午半天时间里,最大限度激发了参与者的积极性,通过充满激情活力的体验,产生出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方案和解决思路,最后形成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除了提出国家要出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建议外,还提出了民间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机动灵活的优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广大人群中的传播和推广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平台,为老中青少四代人分别设计提供不同的教育形式,吸引他们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本场工作坊与会嘉宾有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楼嘉军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陈建勤教授等高校理论研究者,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组织的嘉宾代表,还有民间艺术家,以及一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企业工作人员代表,大学生代表等。他们在充满创意的工作坊空间中,积极分享讨论,在争辩中达到一致,最终工作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更多新公益嘉年华信息,请访问:http://gongyi.qq.com/zt2010/xgyjnh/index.ht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词条  探寻  探寻词条  遗产  遗产词条  挽留  挽留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  
公益

 NGO伸手关爱小候鸟(图)

  “好友营支教”开办的爱心课堂内,孩子们正在开心玩耍     16日下午3点,佛山南海东约社区一间面积不大的教室内,40多个孩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