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理合,中国“麻风病防治”第一人,献身中国麻风病康复事业五十年。在他将近70岁高龄时,成立了康复者自治的“汉达”康福协会,让一个长期被社会和亲友歧视、抛弃的群体走出深山密林,重见天日。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走上帮助麻风病人重归社会的道路。
2011年8月2日19时10分,85岁的杨理合因病去世,留下了一群为麻风病康复者默默工作的年轻人,继续向前走。
8月7日,袁昌镇买了晚上8点15分的大巴车票,连夜赶来广州,这位72岁的老人,年轻时因患麻风病失去了左下肢,右手指残缺。他要在8月8日上午参加杨理合教授的追悼会。
1987年,当时担任“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防治部主任的杨理合,到南康皮防所讲课,给病人作联合化疗,当时杨教授跟袁昌镇一起住过好几个晚上,他右手残疾,杨教授便会抢着帮他夹菜,他刚洗完澡杨教授就会接着去冲凉,从不嫌弃。一般人认为麻风病人又脏又臭,但杨教授亲自给他们上药护理,这些点滴的细节让袁昌镇终身难忘。皮防所地处山沟,早年交通十分不便,杨老来了很多次,帮所里争取到日本财团的资助,搞小加工和种植项目,出钱帮孩子们读书,到现在已经有9个麻风康复者的子女上了大学。因此,陪同他一起前来悼念的还有皮防所的书记、48岁的董家慧。
他们下午4点从江西南康市皮防所出发,8月8日凌晨4点到达海珠客运站,等到上午9时30分,广州市殡仪馆仙鹤厅已经聚集了31名和他一样,从外地赶来的老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14个麻风康复村,有的肢体残缺,有的眼睛失明,面容因为病而有些扭曲变形,长途旅行显然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但因为杨理合,他们一定要赶到这里。云南马鹿塘村一名年迈的康复者无法亲临现场,特地嘱托在广东打工的女儿送上一只花圈。
杨理合,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个名字还显得有些陌生。但对于中国N G O事业来说,他和梁从诫先生一样,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彻底改变了一个群体的命运。也许在若干年后,随着康复老人们的相继逝去,麻风病这个被称作“天刑”、在地球上肆虐了数千年的恶疾会逐步消失,但历史不会忘记,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为消除社会偏见与歧视所作出的艰苦的努力。
改变对麻风病人的歧视
从1949年,杨理合接触到第一个麻风病人开始,他的生命就开始了和麻风病作战的历程。1960年,杨理合来到广东潮安县开展麻风病的调查,将发现的1700多名麻风病患者集中起来进行治疗。1985年,国家卫生部在广东省建立“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杨理合受命调到中心工作,并先后担任防治部主任和中心副主任之职,一直工作到1993年退休。那一年,和别的退休老医生不同,杨理合决定成立一家民间组织,专门从事麻风病人康复工作,这家N G O的工作,不再是他的老本行———麻风病防治,而是直指麻风病人治愈后所面临的歧视、贫穷、残疾和心理问题。
多年来,和麻风病人的相处,让杨理合深刻感受到,偏见、歧视这些社会之病更加伤人。几十年来,他对麻风病人受歧视的状况耳闻目睹,忧心如焚。八十年代初,他在新疆开展联合化疗时听到这样一件事情:石河子建设兵团有一位女职工患了麻风病,单位为了防止她跑掉传染其他人,就在一辆卡车上安装了囚笼,把这位战友关在笼子里,放上一桶水,一袋馍,赶了六天六夜的路,终于开到南疆的麻风村。结果开车的人把病人丢在病院门口就跑,在回单位的路上一把火把这辆车烧掉了。一个疾病竟能使人六亲不认,丧失理性和人性!杨理合想要改变这种状况。
在夫人张月玲的支持下,他将客厅和阳台腾出作为办公室,退休工资作为办公经费,电话机公私合用,开始了长达2年的筹备工作。工作人员只有2人:杨老本人和一名康复者。晚上,那名康复者就睡在杨老的客厅。
1996年,广东汉达康福协会成立。“汉”和“达”是杨理合最崇拜的两个人,挪威人汉威发现了麻风病杆菌,为麻风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美国传教士达孜,在夏威夷成立麻风村,亲手长年服侍病人,自己也感染了麻风病。汉达康福协会,就是要为麻风病人和康复者谋求健康与幸福,并不惜为此献身。
杨理合提出了“四个康复”的理念作为汉达的服务内容:“社会康复”即倡导反麻风歧视的宣传和教育:“心理康复”即康复者心理疏导和自信心的培育:“生理康复”即防止残疾的发生和发展:“经济康复”鼓励康复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展生产自救。如果说成立汉达是杨理合医生梦想的一幅图画,那么四个康复就是这个图画里的山、水、劲松和屋宇。
他多方筹得资金,在清远杨坑医院、广东省泗安医院开展养鸡、养鱼及种植芒果等。此后,又陆续开展了助学项目、流动眼科、溃疡护理项目、假肢制作安装项目、康复者一日游、义工访村活动、社工住村项目等等。杨理合坚持“助人自助”,倡导给麻风康复者鱼竿,鼓励引导他们钓鱼,而不是直接给他们鱼吃,以避免产生依赖的一种工作方式。
麻风康复者命运在改变的时代
佛山高明谭山麻风病康复村有80多个康复者,甘卫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1961年患麻风病,后经治疗痊愈。老人回忆,杨教授从1990年开始在康复村开展救助,之后每年都会过去探望。因为杨教授的影响,社会不再像以前那样歧视麻风病人,很多人知道了麻风病并不可怕。大学生志愿者来村里,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和他们一起聊天、做饭、吃饭、住在老乡家里,就像家人一样。
说到这里,老人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去村里服务过的一些志愿者的名字和联系电话,将近50人。
云南文山州马鹿塘村的陆奶奶还记得,杨教授13年前第一次进村的情景。那时,天下着蒙蒙细雨,村里还没通路,村民们到5公里外的岔路口去迎接。那会,杨教授头发已经白了,戴着眼镜。他到村里帮着老人们检查溃疡,了解每户人家的家庭经济情况并做了记录。陆奶奶说,当时杨教授还给她500块钱。杨教授返程后,寻找了资金并于2003年协助村民们建起了新房,告别了危房。
2003年11月,杨理合获得了由日本财团颁发的“社会贡献奖”,这个奖表彰他几十年为消灭麻风病,退休后继续为麻风康复者回归社会和健康所做出的努力,是25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
2002-2010年任职于汉达的陈亮是一名眼科医生,2002年之前他在湖北皮肤病研究所从事“麻防”工作。汉达在湖北开展服务后,陈亮认识了杨理合,之后加入汉达,在250个麻风村做了近万个眼科手术。杨老生病之后,陈亮经常过去探望,那时候老人已经不能发声,但还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和他交流,并且时常鼓励他“康复者的眼睛在等着我们”。
在杨理合身后,有了更多年轻的医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个几乎不为外人所知的理想中。他们点燃了笼罩于麻风病人几千年的无边黑暗中绵延不绝的烛光。
六十年,两个人交织的命运
孔豪彬清晰地记得,与杨理合教授初次相逢是1994年5月4日。杨教授陪同美国的麻风护理专家路德女士和安薇小姐到南海红卫视察康复者。跟一般的医生不一样,杨教授不穿隔离衣、不戴口罩,与病人亲切握手。当时他刚因遭人诬陷辞去医院公共饭堂的工作,杨教授的到来,让他心中那股抑郁之气一扫而空。
两个孩子的童年都与疾病相关。六十多年后,他们的命运也因此而交织到一起。
1928年8月13日,杨理合出生在江西省广丰县桐家板一个贫苦家庭。战乱频仍的年代里,父母带着他浪迹了近半个中国避乱。母亲曾患胆结石,每次病发都疼痛难忍,家人却束手无策。年少的杨理合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医生,救助像母亲一样为贫病所困之人。
三年后,广东南海松岗镇人孔豪彬出世。在他五六岁时,手足各部出现斑疹,它不痛不痒,逐步麻木,妈妈四处求医,花了不少钱,而换来的却是“香炉灰树皮草根的灵丹妙药”。这些土药又辣又苦又难服,一喝下肚子就反胃呕吐。小豪彬哭着不肯服药,妈妈只得捉住他强迫灌服。可是病情日渐加重———神经受损,肢体出现畸残,身体十分孱弱,不像人形。邻居们对他十分恐惧加歧视,一见到就退避三舍,掩住鼻子吐口水。顽童也会三三两两地远跟在后面讥叫着:“八三九”(发风子的意思)。形形色色的歧视和打击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尽欺侮,从此不敢离开家门,度日如年。
1947年,妈妈万般无奈之下,将孔豪彬送到了“天门”医院(崖西医院的前身)。当时妈妈含泪离开时还答应他,会时常来探望,谁料一别即是13年。
1948年,杨理合刚从浙江大学附中毕业,20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像一个待哺的孩子那样,拼命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但他并没有放弃做医生的梦想。机会在一年后来临。一年后,机会终于来临!1949年8月,解放区招收医学生,他积极报考,跨进了大连医学院的校门。有一天,课室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满身红斑、溃疡和水疱结节,这就是他接触的第一个麻风病人。老师的话至今在耳边回响:“这种病没有特效药,病人必须隔离。”
而当时身处崖西医院的麻风病人孔豪彬,则走上了自学之路。他上山斩些树木自制算盘,向别人借来书本参考自学,但凡有学习的机会,他就会去旁听,梦想着有一天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有用之人。
社会之病
1954年,大学毕业的杨理合被分配到中央皮肤病性病研究所,从事性病防治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著名的“麻防先驱”马海德医生,这位新中国首位中国籍美国人,提出了麻风病的“三可”论断:可治可防不可怕。成为马海德最忠实的追随者后,杨理合便与麻风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0年,杨理合来到广东潮安县开展麻风病的调查,将发现的1700多名麻风病患者集中起来进行治疗。
那一年,孔豪彬盼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日子:院方发给他《康复出院证》。他以为,凭着这个“护身符”,他可以和常人一样生活,做一番事业。当他历经周折找到在香港谋生的妈妈后,久别重逢两人反而痛哭一场。妈妈说:“你不要怪妈斩断母子之情,这是为世所迫,我还要为你弟妹的前途着想。”“你的病虽治愈,但仍留有后遗症状。在家难免被人歧视,你还是返回医院过活吧。”妈妈的一番话,又把他打回了现实的冰窟窿里。
孔豪彬的返家之梦在1973年再度燃起,当他鼓起勇气、欢天喜地带着妻子(当时仍为女友)郑买好离开住了26年的崖西医院,回到故乡建立小家庭,想做回正常人时,社会上恐“麻”、歧“麻”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工作得不到安排,生活无依,加上各种歧视打击,使他在家乡难以立足,这对苦难情侣只好再次离家,申请到康复者集中的南海市红卫医院生活。
1985年,国家卫生部在广东省建立“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时年57岁的杨理合受命调到中心工作,并先后担任防治部主任和中心副主任之职,一直工作到1993年退休。
将三名康复者送出国门
在广东,杨理合结识了来自美国的麻风病理学专家施钦仁教授及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小女儿安薇女士。安薇和他,一个是社会工作者,一个是麻风防治工作者;一个正在寻求如何促进麻风康复者的尊严和平等问题,一个正在寻求如何帮助麻风康复者解决在疾病治愈后所面临的偏见、歧视等社会问题。共同的追求让他们一拍即合。
孔豪彬清晰地记得,与杨理合教授初次相逢是1994年5月4日。杨教授陪同美国的麻风护理专家路德女士和安薇小姐到南海红卫视察康复者。跟一般的医生不一样,杨教授不穿隔离衣、不戴口罩,与病人亲切握手。当时他刚因遭人诬陷辞去医院公共饭堂的工作,杨教授的到来,让他心中那股抑郁之气一扫而空。后来麻防中心不但给他做了眼科手术和垂足手术,还让他与其他两名康复者一起,首次走出了国门,去巴西参加国际理想协会成立大会。
在回忆录里,孔豪彬这么写道: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杨教授对我说:“今天下午2点,要开个联谊会,庆祝国际护士节。”
会议结束时,教授交代我:“今晚7时我有要事找你,你不要去别处。”果然,杨教授依时到来。他见了我便说:“你穿好衣服,整齐点。”我以为是叫我去照相。教授扶着我下楼,他对我说:“今晚安薇小姐要宴请你。她要带你出国。”“啊?”我想,我的耳朵有没有听错?教授又说:“你不要怕不懂英语,我们会为你翻译的。今年9月在巴西召开国际麻风会议。”教授陪着我步行到了平洲酒家,早就有澳门上来的黄清芬、潘瑞芳姑娘在前门迎接我们的到来。她们一起拥着我上了二楼开席举杯畅饮,宴后还玩游戏。直到晚上十时左右,他们用车送我回麻防中心病房。回房后我兴奋激动,整夜不能入睡直到天亮。
这次远赴重洋参加国际会议,从1994年9月9日在红卫动身至9月21日上午9时平安返回。会议虽不长,却是孔豪彬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我得到常人的对待,得到欢乐。数十载春秋的理想,已梦想成真如愿以偿。”归来后,他还作诗表达心迹:昔日受尽歧视苦,今朝出国吐气扬。反对歧“麻”污辱语,自尊自立要自强。麻风非是不治症,可防可治可康复。消除社会旧偏见,任重道远征途长。
杨理合的弟子沈望阳回忆说,当时此事在国际麻风界也引发了轰动。为了让3名过去连走出县城都不敢想象的特殊代表走出国门,杨教授多方奔走、据理力争,用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几乎催人泪下的人文精神,让省、市、县各级卫生、民政、公安、外事等部门为特别代表敲下红色公章,开通绿色通道。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也破例签发了入境签证。当康复者在讲台上深情发言时,他看到杨教授已经老泪纵横。
“杨教授是我人生的引路人,从一个医生到汉达管理人员。如果不是他的影响,我可能还是医院里的一名医生。有人问我是否对这一选择感到后悔,我想我会对这一选择感到骄傲,因为我看到杨教授的付出所带来的改变,更看到了汉达在‘追求真、奉献爱’精神影响下不断进取发展的未来。”
———汉达现任秘书长陈志强
金婚50年纪念日妻子寄语:
亲爱的老同志理合,我们风雨同舟走过半个世纪,我跟着你是幸福的,阳光的,因爱而美丽,令人回味。我们曾在一个团支部,后来又在一个党支部过组织生活。有过花前月下的散步,仍是昨夜星辰,也曾在偏僻的山村古巷岭后共同住过三年,那时候一双儿女都留在了北京,我们为消灭麻风病而努力工作着。
在岭后的日子,当时听不懂广东话的我,不止一次夜里提着马蹄灯走进一个大病房处理正在高烧的麻风反应,开始我有点害怕,但是在你的鼓励下,我渐渐习惯了。在贵州的日子里,你把年幼的病人当儿子,在江苏你口对口呼吸抢救病人。
这一切,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我嫁给你无怨无悔。你数十年如一日地为麻风病人及康复者奉献爱,是我学习的楷模,向你学习,向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