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发起近20年来首次大规模义捐活动,旨在响应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广泛开展“城市绿化提升活动”的号召,筹措绿化基金用于提升深圳城市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意外的是,这次义捐活动遭遇“滑铁卢”,该消息一出,网友反对声成片。(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在2011年发布的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比中,深圳市荣获慈善综合指数第一名的殊荣,是人均社会捐赠额最高的城市。同时,深圳又拥有“志愿者之城”的美誉。那么,作为一座爱心城市,深圳市民为何对此次义捐活动如此“冷漠”?深圳市城管局有关人士认为,捐赠活动所选时机不对;有观察人士则指出,网友对此次义捐的“不配合”,反映部分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
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城管局绿化处一位负责人曾表示,此次义捐活动的背景是政府财政原本计划投入的5.7亿元城市绿化经费,由于无法全部到位,部分经费需要社会筹集解决。随后该基金会理事长秦永安否认了为弥补“绿化资金不足”的义捐动机,称发起义捐并非“差钱”,出发点是为了鼓励市民参与绿色建设,完全是民间行为。
就在发布会召开前两天,深圳刚遭遇了强台风“韦森特”的袭击,并造成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林木毁坏事件。长期关注深圳慈善事业的媒体评论员朱昌俊认为,在这一背景中,网友将义捐看做是政府部门的“临时救急”也就不足为奇,“我已经纳税,每月缴纳的税里已包含了公共设施的支出。资金不到位,政府要问责。”
网友在拒绝捐款的同时,还直指政府部门绿化建设中的浪费和疏忽。南都在调查强台风“韦森特”倒树11.5万棵的过程中也发现,“人祸”因素无法回避,比如树的根基太浅,抢功式的种植只顾及绿化美观,没有考虑到树木的抗风能力,以及平时的修剪和日常对大树的巡查力度不够都成为倒树的诱因。可以说,抵制募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市民间接表达对于相关职能部门的不满。
朱昌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说在不恰当的时机发动募捐和此前职能部门在绿化工作上的不足,影响了公众对于义捐的好感,是更多出于偶然,那么,深圳绿色基金会的官办色彩,则应当是此次募捐遇冷的必然因素。
朱昌俊认为,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属于公募性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在基金会此前并没有具体的收支账目公开的情况下,基金会的募捐善款如何与城管局的财政支出保持独立,已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在此前郭美美事件的阴影未散之际,市民在这样的义捐行动上抱持谨慎态度,只是公共理性的自然流露。(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人大代表也与朱昌俊持相同观点,网友对此次义捐的“不配合”,反映部分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而政府部门相关信息也到了非公开不可的时候,如果继续捂着藏着,最终只能让市民产生更多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