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幸福,是社会和谐之基,残疾人群体尤其需要党委、政府给予特别的关怀和帮扶,也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福利事业,形成扶弱助残的社会风尚。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大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体现的是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的执政理念,也考量着广大干部为群众用心谋事,专注做事的服务水平。
一直以来,金牛区把关爱和服务残疾人作为民生事业的发展大计,坚持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抓手,根据每名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开展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劳动就业保障、文化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关爱和服务行动,为广大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生活无忧、就业有路、看病不难、康复有道、精神愉快,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聚焦一:残疾人就业
用勤劳双手谱写光明人生
多措并举扶助残疾人创业就业
摩擦、叩击、挤压……力度从无到轻,从轻到重;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手法灵活。这是残疾人黄文斌正在给客人进行推拿按摩,短短一个小时后,客人颈肩等部位的疼痛缓解多了。在金牛区光荣北路7号附15号,黄文斌和妻子经营着“文彬盲人按摩诊所”,这家诊所不仅凝聚着黄文斌夫妻多年的心血,它的背后还有金牛区党委、政府对残疾人就业强有力的关爱和扶持。
1985年,黄文斌正当风华正茂时,不幸却降临了,因视网膜脱落,他失去了光明。突然的打击,并没有使黄文斌心灰意冷,他选择了坚强地生活下去。不久,在区残联的帮助下,他参加了牛市口盲人按摩医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他在一家盲人按摩院开始新的工作。1994年,黄文斌夫妻双双取得了国家盲人按摩医师资格证书。1997年,夫妻俩白手起家,开办了现在这家诊所。如今,诊所已经有十几年了,来按摩的客人络绎不绝。
十几年来,黄文斌先后利用诊所培训了20多名盲人按摩学员,很多学员走出去后,已经独立开诊所了。现在,诊所还安置了3名盲人就业。2012年5月,为鼓励黄文斌进一步做大事业,金牛区残联给予其13000元的创业扶持金。手捧这笔扶持金,黄文斌对党委和政府充满了感激,他说:“虽然我的眼睛失去了光明,但在各界的帮助下,我选择了用双手去谱写光明的人生。”
[数字看民生]
今年,金牛区进一步加强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和市政府第87号令的宣传和贯彻,采取积极措施,强化残保金的征收工作,同时,加大对个体从业、自主创业的扶助,扶持残疾人社区就业30人,促进残疾人就业67人。
5月20日,区残联在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举办残疾人就业促进招聘会,来自全区50余家企业提供了600个岗位,共有122名残疾人与欧尚、沃尔玛、国美、苏宁、白马印刷厂等爱心助残企业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此外,还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了残疾人SYB(网店)、电脑培训班,共免费培训73人。
聚焦二:居家无障碍改造
残疾母亲可以亲手做饭了
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生活环境
作为一个母亲,家住九里堤南路的王光蓉很想亲手为女儿做一餐晚饭,但这个简单的心愿却是那么难以实现。54岁的她行走需要依靠小板凳,出门需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代步。在以前,她根本无法像别的家庭主妇一样,为家人端上一桌热腾腾的饭菜。
金牛区残联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王光蓉的情况,为她量身制定了居家无障碍改造方案。在楼梯间安装了防滑扶手,王光蓉出门下楼梯只需一手撑着小板凳,另一手拉着防滑扶手,轻轻松松就能下楼;在阳台为她安装自动晾衣杆,这样,她一个人在家就可以洗衣服,然后再轻松地将衣服晾上了晾衣杆;在厨房特意为她安装低位的洗面盆、厨柜、灶台等,这让王光蓉下厨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看着女儿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她心里充满了对金牛区残联无比的感激。
[数字看民生]
今年,金牛区残联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建工程,对特困的残疾人家庭进行全面的家庭环境改建。目标任务为120户贫困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工程,上半年已完成76户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根据需求全年改造将超过200户。同时,区残联围绕“北改”工程,结合亮点社区打造社区无障碍环境,营造一个优美的适宜残疾人、老年人生活的无障碍社区环境。
聚焦三:残疾儿童康复就业
用关爱托起孩子行走的希望
联手特教机构探索儿童康复新模式
3岁的小孩本该背着小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幼儿园,但小宇(化名)小朋友却不行,3岁的他双脚走路不稳,说话不清楚,眼睛还斜视。看着儿子没有同龄小孩的天真与快乐,母亲周蓉眼里经常噙着泪花。
家住在金牛区蜀明东路的周蓉为小宇操碎了心,因需要长期照顾小宇,她无法出去参加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小宇父亲在外打零工。小宇的医疗、康复花费比较大,这使本来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金牛区残联入户了解情况后,根据小宇情况为其制定了康复功能训练方案, 对小宇的父母和亲友进行康复护理培训,缓解了住院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金牛区残联还为小宇购买了城乡贫困残疾人儿童住院少儿互助金,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为小宇申请了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治疗,给予其免费救助金额13200元,让小宇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治疗。
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现在小宇双脚能平稳地走路了,也能流利清晰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眼睛斜视也已明显改善,说到这些变化,周蓉忍不住再次热泪盈眶,她说,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托起了小宇行走的希望,让一家人燃起生活的新希望。
[数字看民生]
今年,金牛区又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康复就业新模式,与社会民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及境外学前特教机构联手合作,开展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教育培训工作。经过反复调研,择优选择后,与成都北斗星心理素质训练基地携手合作。
金牛区投资近20万元对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康复中心进行环境改造,设有训练室、语言培训室、休息室、感觉统合室、儿童阳光房、综合室和儿童单训室,中心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舒适,现已开展学前特殊教育工作。
聚焦四:阳光家园
从“梦想工坊”走入社会生活
“阳光家园”带给残疾人温暖和帮扶
家住育才路的于蓝虽然今年已经29岁了,但他还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由于智力障碍,他的智力始终停留在小孩阶段。于蓝的父母现在都已退休,为了看护好孩子,他们必须时时刻刻陪伴在于蓝身边。“我们不敢让孩子单独外出,他走出去肯定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一说起孩子的病情,老人家总是老泪纵横。
金牛区残联通过走访慰问了解到于蓝家庭的情况,建议老人将于蓝送到茶店子街道“梦想工坊”日间托养站参加培训。在日间托养站,工作人员认真地观察了于蓝的日常生活,作息习惯,并结合他的病情特点,制订了培训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于蓝通过手工串珠,能分辨珠子的颜色和大小;通过动手能力的培训,能使用生活辅助用品用具。工作人员还和于蓝的父母一起教他认识绿色的出租车,以免他走失后找不到家,可以打的回家。如今,于蓝已经可以用筷子和勺子夹菜、吃饭,看到熟人也知道打招呼了,渐渐有了基本的社会认知能力。
[数字看民生]
今年,金牛区残联充分发挥“金牛阳光家园”的技术指导作用,在全区15个街道开展示范型阳光家园建设活动,在软硬件上提档升级,完善集中托养、日间托养、居家安养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监督机构,监控各类托养机构运转实效性。
区残联对享受居家安养补贴的残疾人进行了重新审核,并实行了动态管理,上半年共发放居家安养补贴368人。对全区14个街道阳光家园、1个重度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1个综合残疾人托养中心,共16个托养机构给予了经费补贴。
聚焦五:残疾人文体活动
代表中国残疾人出征奥运会
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8月13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刚刚熄灭,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中国代表团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踏上征程,在这些身残志坚的残疾运动员中,其中有一名就是来自金牛区的残疾人姑娘何欢,今年24岁,这也是她第一次出征残奥会。
2009年,何欢第一次接触射击项目并加入射击队。在射击队里,教练的辛勤栽培和鼓励让她知道,即使是残疾人也能为国争光,从此她刻苦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射击水平。2010年12月,何欢参加了广州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R2女子组SH1级气步枪立射40发项目第一名、R8女子组SH1级5.6口径自选步枪3×20第三名的好成绩。
今年,为了在伦敦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何欢做足了准备,将努力为家乡、为祖国争光。
[数字看民生]
为不断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金牛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今年上半年举办趣味体育活动、读书活动、专题科技培训、感受快铁、游园、歌咏舞蹈文艺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31次;积极抓好了“成都市残疾人艺术基地规范化建设活动”和“成都市基层残疾人群众文体活动示范点建设”活动;在“全国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成都地区选拔赛”中,该区选手韩宇获得第一名;何欢等一批残疾人运动员活跃在各项体育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