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住在附近的孩子喜欢来儿童成长服务中心玩耍。
社工给孩子们讲解手工制作的过程。
这个8月,25岁的山东姑娘渠亚南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这位社工督导助理每天会在“城中村”里,与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共度夏日时光。
在深圳龙岗区龙城街道盛平社区的“城中村”里,“城中村”流动儿童成长服务中心在当地开展首次招募,便吸引了三四十名孩子的参与。在这个暑假里,与以往要么在“城中村”内闲逛、要么被父母锁在家里的暑期生活不同,“城中村”流动儿童成长服务中心成为“城中村”孩子们的乐园。
运作该公益服务点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彭东强介绍,这是深圳首个针对“城中村”儿童成长的公益项目,启动经费由龙岗团区委提供,服务经费由社工机构自筹,不向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社工机构开发、共青团介入扶持的这个公益项目很好,枢纽型组织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培育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项目,值得学习推广。”从微博中得知这个项目的启动,深圳市龙岗区社工委专职副主任于泳波如此说道。
“我们从2008年起就开始关注‘城中村’儿童生存状态。”彭东强说,他们目前正在进行《龙岗区流动儿童“城中村”生存现状调研》。在发放的2000份调查问卷中,孩子们回答“你想回老家上学吗”这一提问时,绝大部分选择了“不想回家”的选项。
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让大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升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与和谐度,是深圳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肃命题。在这一背景下,“城中村”儿童的成长以及与城市融合的未来之路依然漫漫。
记者手记
社会组织和资源深度整合有助流动儿童
融入城市
日前,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本地人外来人 都是一家人》为题,通过陈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事实,历数东莞和苏州这两座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结构背景的地级流动人口大市,在面对数百万外来人口管理上的政策变化和发展,折射出这两座城市在帮助和促进外来人口融入社会方面“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异曲同工。
庞大的流动人口,考验着城市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如何让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和谐相处?怎样让异地用工人员融入城市、萌生家园意识?这些命题显然对于城市决策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命题。
在社会转型期的当前,流动儿童群体的社会融合之路,显然与他们的前辈不同:在更为开放的时代里、更为复杂的社会中成长,本身已经缺乏甚至根本没有老家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希望在城市生活和学习、但又尚未深度融入城市生活。流动儿童的成长值得关注。
社工机构创新设立的公益项目,纵然是杯水车薪,但依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对于这一样本的分析和观察,政府资源的投入也发挥出重要作用,譬如龙岗团区委就在项目启动之初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各类资源的整合问题。
对于这一项目的未来发展与方向,资源动员能力的强与弱关系重大。这一方面是对于社会组织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较大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包括政府、企业、公民个体在内的全社会理念与水平的检验。
根本而言,流动儿童群体成长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必须打破城乡分治,进行制度创新。在当前条件下,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的深度整合,为这一群体开启值得期许的未来,不失为一种探索路径。
“城中村”里有了“新家”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盛平社区“城中村”内这栋租来的民宅,简约整洁,它是龙祥社工机构城中村’流动儿童成长服务中心”所在地。
8月上旬的一天下午,社工们正在“城中村”菜市场边上开展宣传活动,孩子们的下午活动和课程均已暂停,儿童成长服务中心里显得很清静。一对兄弟俩来到服务中心,借羽毛球拍在院子里开心地打球。
傍晚5时多,菜市场门口人头攒动,社工机构第二次招募“城中村”流动儿童。闻讯而来的孩子家长,或领着孩子,或独自踩着自行车,来到这个距离自家不远的服务中心,一探究竟。
“你们收不收钱?”一名中年汉子踩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过来,问道。
“我们不收钱,都是免费的”。
“那你们主要做些什么?我女儿的英语成绩比较差,能不能给她补补?”中年汉子问。
“我们有学历较高的志愿者,每天下午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具体情况请你看一下对面的宣传栏。”
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布置简单而整洁,一对母子俩正在与社工交谈,戴眼镜的儿子显然对这里非常感兴趣。
服务中心一楼、二楼及室外的院子,均是孩子们的活动场所。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由经验丰富的社工组成,一支爱心助教的义工组织也来到这里,还有10多名高校实习生。
渠亚南就是8月初该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督导助理,其是深圳的第一批社工,先后服务过残联、民政、教育等领域,由于经验丰富,在儿童成长服务中心与社工一起为“城中村”的孩子提供服务。
渠亚南说,这一公益项目主要针对孩子们课余时间、暑假期间缺少看护,生活存在诸多隐患,以及在适应社区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现状,通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服务活动,解决孩子们在“城中村”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困难,让他们安全成长、快乐成才。
目前,该服务中心开展的项目包括安全教育服务、情绪心理辅导与教育服务、生涯辅导训练营、社区参与引导、社区融合等。在社区参与引导上,设置了招募孩子及家长参加义工活动、关爱他人、“我是环保小卫士”、收集社区新鲜事“小记者”、感恩教育等特色活动。
“随着孩子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交流沟通,慢慢影响孩子,让他们安全成长。”彭东强说,原计划这个服务中心实行6天制,但就是休息的那一天,不少孩子也找不到地方去,于是又改为7天制。
历时4年的调查结果发人深思
一场街头的外展,引发了社工机构对流动儿童问题的思考。
2008年5月,刚刚成立的龙祥社工服务中心安排了一次街头外展,社工们来到“城中村”、厂区和学校周边,劳务工和流动儿童成为社工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走访时,社工们发现:小卖部门前,一名小学生跪在门口,面前写着“逃课上网可耻,不给吃饭”,孩子的父母在旁边端着饭碗骂骂咧咧;放学后的“城中村”里,溜达着许多谈恋爱的中学生,在花圃里,有打牌赌钱的孩子……
“孩子逃课上网意味着什么?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中学生有着怎样的婚恋观?打牌小赌是娱乐还是恶习?孩子们放学后为什么会在社区游荡?”这一系列问题,让彭东强与社工们陷入深思我们社工组织,可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
于是,他们萌发了《龙岗区流动儿童“城中村”生存现状调研》的想法,从社工机构周边社区的“城中村”、学校入手,开展项目调查、走访,了解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以及孩子和家长关注、面临的问题及需求,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随着社工机构的发展和壮大,他们在流动儿童领域的投入也逐渐增多,2009年—2010年,他们走访了龙岗区20多所民办学校和10多个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并于2010年5月启动了“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在3个流动儿童聚集的学校和社区设立服务点,覆盖流动儿童近万人。
一份针对“城中村”儿童的调查问卷,将他们的调查推进了一步。“你回家有安静的环境做作业吗”、“你父母最关心你哪方面的问题”、“你认为父母了解你吗”、“你想回老家上学吗”、“你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里有什么烦恼”,类似这样的问题被设置在这份调查问卷中。
“我们担心孩子们的回答会有所保留,因此设计了不同问题,但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彭东强说,这份调查问卷发放了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约1700份,这成了他们调查的基础数据。
期许全社会都关注这一群体
“改革开放成就了深圳奇迹,边陲小镇高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在这片热土上,千千万万新移民以智慧和汗水,谱写了这个前无古人的奇迹。瞬间巨变,形成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群体,他们没有深圳户籍但长期在深圳生活和工作,有人称之为劳务工,有人称之为农民工,有人称之为来深建设者。他们对深圳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没有当地户籍而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在一本名为《我是深圳人》的公益手册中,原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广东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刘润华在序言中如此说道。
这是流动儿童群体身后的大背景。
有关资料显示,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目前约有超过30万名儿童随父母从农村走进城市学习和生活;在龙岗区,共有中小学179所,其中民办学校97所,全区中小学生24.35万人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约占76%(约18.5万人)。
另一项数据显示了非深户籍未成年人对城市缺乏归属感的严峻事实。2008年6月,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相关机构在宝安、龙岗两区的公办、民办学校,对8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需求的调查发现:在问到“深圳给你有归属感吗”,47%的儿童回答“没有”。
对流动儿童的需求分析,让彭东强和他的社工们发现,流动儿童存在安全的需要、课后学习和活动场所的需要、良好家庭教育的需要、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发挥生命潜能并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对于该服务中心的未来,彭东强说:“我们会一直运营下去。”
彭东强是1999年2月来深圳打工的,而后从事多年的义工,2004年初来到龙岗从事旅游、广告行业,2007年开始创办社工机构。目前盛平“城中村”儿童成长服务中心所在的民宅,就是他此前一直租住的地方,“找了半年没有更合适的地方,我就搬出去,把这个公益项目放在这里了”。
“我的使命就是这个,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群体,这就是我们社会组织应该做的事情。”彭东强说,“城中村”儿童有需求,就得去回应他们。
“我们都是深圳的孩子,我们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是彭东强和社工们对“城中村”孩子公益服务的核心理念,彭东强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一群体,“因为他们都是这座城市、这个社会的未来”。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唐毅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