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善,永远是尘世里的一抹清新光色。但善的厚度,与涵养的土壤紧密关联。只要社会为其“保温”,呵护每寸善的微光,就能避免无序猜疑的灼伤,抑或困顿境遇的冷却。
善,永远是尘世里的一抹清新光色。但善的厚度,与涵养的土壤紧密关联。只要社会为其“保温”,呵护每寸善的微光,就能避免无序猜疑的灼伤,抑或困顿境遇的冷却。
近日的两则新闻,就不乏启示:6月7日,辽阳市民仲丛贵开车时,听到有人落水呼救,他停车将人救上岸,之后却发现,车里装着女儿婚礼金的包被偷(6月11日《山东商报》);3日,在广州,一名黄衣男子托起悬挂在4楼阳台的女童,被称作“托举哥”,10日,广州多部门为他送去5万元奖励金,并欲为他推荐工作(6月11日《中央电视台》)。
救人却钱包被偷,这样的现实给人一种凄然解读和消极暗示:助人难以“为乐”,倒是会“为祸”;善因与善果,有时反倒会倒挂。基于此,“好心人免责”,经常被置于公共议程。在动辄曝出的“××版彭宇案”后,总会有“法律荫庇好心人”的呼声涌起。怎样让“好心人”免于风险,降低为善门槛,无疑需要常态化的励善黜恶机制,去提升道德氛围。
仲丛贵的救人善举,如同一股道德暖流,温暖了人心,遗憾的是,“道德成全”对应的却是“物质损失”:趁其救人之机,“黑心人”偷了其包。尽管他的“矢志不渝”———“今后还会救人”,颇显境界,可要物被偷,终究让他感到寒心。对此,网友呼吁:不能让救人者吃亏,政府可建立“好人基金”。
而“托举哥”的见义勇为,最终迎来了温馨收场:在“全民通缉”后,他被发掘出来,英雄称誉也迭至。各部门的慰问金、工作推荐,女童家人的言谢,让“暖流”双向地溢动,也让善行邂逅了一场好的结局。
行善,固然取决于人心向度与价值固守,超越于物质考量,但不可否认,人们作道德选择时,无法绝对地远离现实利益的计量。虽说“法律裁量失衡”“行善代价过大”等,不是冷漠的挡箭牌,可要人们“舍己助人”,终究是道德苛求与捆绑。洁癖式视角,不宜度量人性的长度;在物质上为好人“兜底”,才能增强善举的道德向心力。
成熟的社会,会为每份善“保温”。个体之善,在制度化激励中扩散,才会在增强人们对善的价值认同之余,打消那些“做好人却无好报”的顾虑。□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