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平金融 (FAIR FINANCE):费萨尔.拉赫曼

       众所周知,发放小额信贷是发展中国家(比如孟加拉)针对无法从现有的主流渠道获得资金的人采取的一项办法。可是人们并不太了解,在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其实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最弱势群体难以获得贷款以及金融产品与服务)。超过200万人(占英国总人口的7%)无从享用主流的金融服务,信用记录为零。他们依靠高利贷和送上门来的高额利息贷款,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债台高筑,随之面临更大的经济困境并引发社会问题。

  主流的银行机构极不愿意向信用记录较少或较差的人提供贷款,这往往包括缺少正规经济活动记录或无房产的人。这类人群主要包括新来的移民(尤其是妇女)、英语为非母语的人、居住在社会救济房里的人以及非正规就业群体:简言之,就是在社会中处在边缘化地位的最弱势群体。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游离在主流金融业之外的贷款方式往往缺少监管,借贷者在获得贷款的同时会遭到掠夺性侵害。社会中的富裕群体可获得利率合理的贷款,赤贫人群却要支付1000%的年利率,有时甚至高达13,000%,此外还要交附加费。可以说,他们无可避免地陷入了贫困与债务的恶性循环,被排斥在了主流社会之外。

  费萨尔·拉赫曼对此深有感触。20世纪70年代,费萨尔一家离开孟加拉来到了英国。在一场银行业危机中,费萨尔的父母失去了工作,储蓄存款荡然无存,最后他家连房子都没有了。这一亲身经历使费萨尔看到了现有金融体系的失败之处,更促使他立志解决这一难题——这也源于他的家族传统,他的家族中曾出现过多个社会领袖。费萨尔认识到社会大环境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小家以及小家的经济福祉。于是,他进入剑桥大学开始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他对此很感兴趣,随后又来到孟加拉乡村银行,研究如何通过小额信贷使妇女拥有自主权并获得独立。

 

费萨尔·拉赫曼

       实施情况:

  2000年,费萨尔离开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随后加入东伦敦一个慈善组织——环境信托(the Environment Trust),开始从事针对个人的小额贷款项目和一项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债务顾问服务。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向希望自主创业却又求助无门的妇女提供小额贷款;二是向房屋租赁协会的租房户提供债务咨询。小额信贷在伦敦尚属新生事物,试点存在一定的风险,拉赫曼于是就从银行透支了一笔钱,再用自己的信用卡,使这一项目得以顺利上马。随后,在东伦敦慈善信托基金会和其他团体的援助下,该项目逐渐发展壮大。2000年至2005年,拉赫曼成功地向300多位妇女提供了贷款。有了这笔钱,她们就能自主创业,并且不会因为交不起房租而被赶出家门了。

  这项工作不仅受到了外界的认可(包括英格兰银行和英国联邦储备等),也为拉赫曼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基础:他已经证明了为租房户提供债务咨询有利于替房屋租赁协会省钱,而且英国人切实存在对小额贷款的需求。与此同时,拉赫曼也意识到不能照搬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而应依照英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1)鉴于有许多客户债务深重,应向客户提供债务顾问服务;2)伦敦的社区较分散,因此不宜采取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点对点”模式,而应采取社区银行的模式;3)在英国,个人贷款需求量很大,应提供个人贷款。

  拉赫曼已在当地建立了60多个工作组和社区组织,为了使各单位形成合力,他开始着手创建“公平金融 ”,作为统一的金融机构解决“金融排斥”问题。2004年底,“公平金融 ”正式成立并在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注册。2005年4月4日,作为一家社会企业,“公平金融 ”在东伦敦斯蒂芬区正式落成。它最初以勤俭互助会(以慈善为目标的非盈利组织)的形式存在,由5名员工(包括2名债务顾问)组成。“公平金融 ”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不同于主流银行的做法,而将借款人作为产品和服务设计的中心。“公平金融 ”的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段享用不同的产品,包括债务顾问服务、小额个人贷款(通常是500-1000英镑)和商业贷款。

 

 

“公平金融 ”办公室

 

  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是“公平金融 ”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客户的收入水平各不相同,生活方式也无从预知,计算机式的沟通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而应采取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首先告诉客户有些东西你买得起,但有些东西你买不起——这句话很不中听,因为人们经常被告知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能买得到。接下来,工作人员会和客户进一步沟通,了解他们的债务情况,理清客户真实的财务状况。如此说来,在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不仅要为客户提供技术和财务上的专业指导,还要为他们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

  与主流银行相比,“公平金融 ”提供的贷款并不便宜(年利率为30%-60%),但其实这种比较意义不大,因为这些借款人根本无法从主流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若要作比较,就应该和那些以邮政或网络为渠道或者干脆把钱送到客户家门口的高利贷相比。“公平金融 ”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多位投资专家、银行业专家和金融专家,这有助于企业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真正做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

  在做好一线贷款工作的同时,拉赫曼还通过游说、宣传、倡议等方式力图实现金融体系的改革,包括发起一项名为“送上门来的债务”的运动,发表一份行业领先报告,使“公平金融 ”的贷款记录和决议透明化(并鼓励其他银行采取相同的做法),倡议英国也颁布一部类似于美国那样的《社区再投资法》以及设计新型的信用评估方法。上述举措均表明,“公平金融 ”注重从体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体系的问题。

  影响:

  截至2011年,“公平金融 ”已建成四家分支机构,接待过3000多位客户,提供贷款总额超过200万英镑(大约2800笔贷款),且还款率高达92%。其乘数效应难以量化,但据估算,该组织每年使1000多位租房客顺利交租、免遭驱逐,并且偿还了数百万英镑的债务。与此同时,在其提供的所有商业贷款中,有70-80%提供给了少数族裔企业家,要知道,他们根本无法从其他地方获得商业贷款。“公平金融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事实上,在某些地区,按日计息的高利贷者为了与“公平金融 ”争夺业务,不得不降低利率,这也在客观上促使借贷行为更加公平。

  此外,也给客户个人带来了巨大影响。在从“公平金融 ”获得贷款的人当中,我们可以找到无数这样的例子:此前,他们只是从按日计息或非主流的供贷者手中借了一小笔钱(500或1000英镑),但由于贷款利率与日俱增,即使最初只借了500英镑,短短几年后,却欠下了3万英镑或者更多的债务。“公平金融 ”的贡献不仅在于帮助客户扭转经济局面,使其认识到还贷并非天方夜谭,同时也有益于客户的身心健康。负债往往会引发心理疾病、抑郁症并导致家庭破裂。因此,在衡量该组织带来的影响时,不应忽略这些无形的好处。

  最近,“公平金融 ”洽谈了一笔极不寻常的投资交易,寻求扩大公司规模,新成立八个分支机构,在未来五年(直至2016年)向10万名被排斥在主流金融机构之外的伦敦市民提供1400万英镑贷款。主流的银行机构(如:桑坦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同意为“公平金融 ”提供200多万英镑的外借资金。同时,社会责任投资者和慈善家也将为其提供75万英镑的“耐心资本”投资,这本身就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因为社会投资者的参与可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与此同时,在“公平金融 ”营利的前提下,投资者可在7年内获得每年5%的回报。这笔交易的策划人拉赫曼和Mark Cheng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和小额信贷机构可以效仿这种投资模式。

  借鉴学习:

  对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来说,拉赫曼和“公平金融 ”的故事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尤为显著的一点是,拉赫曼在创业之前即对小额信贷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进入大学学习相关理论、在孟加拉乡村银行进行实践、在世界银行和东伦敦地区进行试点、走进金融业并在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小试牛刀。在完成了以上步骤之后,拉赫曼于2005年最终创立了“公平金融 ”,这无疑为企业后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拉赫曼在做好一线工作(“公平金融 ”的分支机构分布在东伦敦最贫困地区)的同时,还注重建立证据基础并积极从事倡议活动。拉赫曼从一开始就懂得要建立强有力的证据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公平金融 ”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且获得其他方面的支持。同样地,“公平金融 ”继而又对主流的银行机构发出挑战,使其关注此前无从享用金融服务的人;对按日计息的高利贷者发出挑战,通过媒体和其他途径曝光其恶劣行径,使其受到更好的监管。虽然倡议活动和实际经营活动两者之间很难做到平衡,但它却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拉赫曼的最终目标是将金融体系改革推向全英国,让东伦敦之外的更多的人获得帮助,我们从他近日采取的行动中就能认识到这一点。

  另外,“公平金融 ”并没有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直接照搬到东伦敦,而是注意到了两者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对这种模式相应做了调整,于是产生了其独特的“债务顾问与教育”,以及以借款人为中心的个人贷款和商业贷款模式。“创新”(innovation)并不一定是提出全新的想法——与其说这是创新,不如说这是“革新(novelty)”或“创意(ideation)”)。创新可以是将现成的想法成功地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平金融 ”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创新成功案例。

  结论:

  当下英国正处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公平金融 ”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经济危机到来时,最先受到影响的是那些处在社会边缘地带的人们。他们因交不起房租而被房主逐出家门,房子被收回,失业下岗,福利削减。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需要谋求新的途径为最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尽管“公平金融 ”还只是英国金融圈里的一个小角色,但它却证明了新途径可以奏效,可以同步实现社会目标和财务目标。而且,通过近期开展的投资交易,“公平金融 ”还可以从主流银行机构获得财政支持,进而实现这些目标。

  事情并不像提供贷款那样简单,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衡量客户?透明度和利率是怎样的?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是否也为客户提供了指导和建议?正像拉赫曼本人所言:“它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尊重和公平......提供金融信贷需要从‘信条(credo)’这个词的本义获得启示,即:我相信”。

  费萨尔在孟加拉乡村银行做了5个月的实习生——孟加拉乡村银行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小额信贷机构(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创建而成),留心观察该组织如何为“非银行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之后,他又在世界银行呆了一年,继续从事小额信贷方面的研究,并在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做过见习承销商。费萨尔先以住在政府救济房中的东伦敦妇女为对象,进行了五年的试点,等一切运作成熟之后,最终建立了“公平金融 ”,将所学应用于实际。

  总之,费萨尔是想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做起,帮助东伦敦社区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人改善条件,为这些低收入人群提供公平透明的金融服务(包括个人贷款、商业贷款和独立顾问服务)。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向按日计息的高利贷债主借钱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平金融 :费萨尔拉赫曼  费萨尔  费萨尔词条  拉赫曼  拉赫曼词条  公平  公平词条  FINANCE  FINANCE词条  金融  金融词条  
公益

 成都现“义集” 小摊聚爱心

“今天我卖了50元钱呢,用来买米买油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刚满6岁的于馨雨拿着自己的小账本笑得很开心。 11月12日,成都市锦江区兰桂坊里热闹非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