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的生存空间很小。原因是凡值得经营的生意,商界都不会放过,剩下来的,都可能因服务对象的负担能力不足,而不能靠自负盈亏的方法持续发展。此外,社会企业必须在善待员工、公平贸易与环境保护上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令经营成本往往比普通企业高。再者,现时社会企业的搞手多为社工出身,他们缺乏企业管理经验,要靠他们带领社会企业度过夭折率极高的企业始创期,成功机会实在不多。因此,我不赞成拿公帑去支持社会企业。公帑应直接援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而非浪费在一些虚有其表的社会企业上。要做这类实验,让私人资金自己去冒风险算了。
当然,已经办起来的社会企业,是不愿意不经挣扎就退出历史舞台的。最近他们想出一种方法,就是鼓励良心消费。我也认识一些这项运动的推动者,他们本来希望我能写些文章,去推动市民改变一下消费习惯,把选择时加入一些良心上的考虑。
我初听时,亦觉得这项运动值得支持,但想深一层,却不认为社企可以凭这种方法生存下去。我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人,我不会为了捧朋友场,而去写一些自己也不认同的东西。
所谓良心消费,就是鼓励消费者帮衬社会企业,以支持社会企业的成长。消费者可以透过自己的有意识的选择,达到以下的效果:(i)为弱势社群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ii)促进公平贸易为基层生产者带来更合理的待遇,得以过更有尊严的生活;支持本地小店可以在日益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令社会文化可以更多元化。
这样的行为当然值得鼓励,然而,社会企业的原意,是希望让一些福利性质的服务,也可以透过企业化的经营而持续下去。但企业化的经营靠甚么呢?靠的是食准市场空间,合理分配资源,成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藉着员工的协作与创意,为顾客提供不一样的消费体验。一般的企业都不会把自己的生存,寄托在消费者的良心支持上。一般企业都很明白,如果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不是比行家优胜,自己的价格不是比行家吸引,自己是不配在市场立足的。有这种心态,企业才会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营运效益。
社会企业亦应该有这种心态,才能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逐步占领市场更多的空间。如果单靠消费者的良心选择,实质上承认自己的产品与服务都未到家。否则,凭消费者的自然选择已经可以胜出了。
社会上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要他们在消费时刻意作良心选择并不容易。况且现时市场上的社企并不多,并非总有一间在左近。要消费者舟车劳顿去「众里寻他千百度」,并不实际。所以主办机构也不敢要求消费者长期这样做,只敢推良心消费「月」,但一个月之后,社企可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