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环保局发布了二月、三月份环保不达标生产企业情况表,跟往常月份一样,青岛钢铁又“上榜”了。记者4月11日调查了解到,就是这样的一个近年来经常被爆超标排污的企业,却在之前拿到了环保部门发放的“环保重奖”,奖金以“环保专项补贴资金”的名义发放,金额高达903万元。(4月12日《城市信报》)
一个排污“钉子户”却能拿到“环保奖”,奖金还高达903万,真让人怀疑青岛环保部门脑子里进了水。照青岛环保部门的说法,这奖金是“环保专项补贴资金”,也就是给企业治污的补贴。企业治污,治好了是本分,治不好属违法,罚款整治都是理所当然的,为何青岛环保部门不整治屡次排污超标的青钢,反倒给其专项补贴呢?青岛钢铁真的差这些钱来治污?屡次排污超标的青岛钢铁又凭什么拿到青岛环保部门发放的重奖?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青岛钢铁何止不差钱,其实一直很有钱。在2012年度公布的山东省2011年纳税百强企业中,青岛12家企业上榜,其中就有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11年度青岛市纳税50强排行榜中,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1584429万元的纳税额同样榜上有名,就这样一家“不差钱”的企业,却还要环保部门拨专款治污,这岂不让人笑掉了大牙?
事实上,像青岛钢铁这样屡次排污超标却能捧得环保大奖的案例,在不少地方都普遍存在,令人气愤的是,这样的闹剧存在多年却未有改变。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地方政府唯GDP马首是瞻的观念没有改变,单纯地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罔顾经济发展背后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绿色GDP的概念提了很多年,却从来没有真正被地方政府所重视。
进步并不是没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8月27日审议的《草案》中出现了“监督检查”专章,内容强化了监督检查措施,落实政府责任,并规定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下级政府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并规定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但是草案到现在依然是草案。
正是在这些背景下,排污“钉子户”变得难治。这些“钉子户”往往是当地的龙头企业,财大气粗,在当地呼风唤雨,有足够的能量抵抗环保部门的处罚,像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领到了2013年环保部开具的第一张央企罚单,但依然敢违令公然生产就是一例;还有就是排污大户往往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是地方政府不敢得罪的财神爷,排污企业向政府纳税,政府财政丰收,政绩大增,自然也不会对排污企业下铁手腕。由此,向排污企业发放环保重奖,更像是纳税“返点”,是对排污企业的鼓励,长此以往,环保只能成为一纸空谈。治理排污“钉子户”,说来困难,其实不难,政府所需要的只是多一点决心,少一点财迷心窍。(马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