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Salesforce是不是在借‘social’一词多义打擦边球,它对‘社会企业’这一称谓的使用已经让很多‘正牌’的社会企业深感不安。他们担心把‘社会企业’的称号加诸追求利润的商业企业之上,会让公众和消费者感到困惑,也会在政府制定与社会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时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因而有损于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
如果你恰好在今年奥运会期间去过伦敦,那么很有可能你会和“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不期而遇。因为在这段时期,四家伦敦本地社会企业的巨幅广告正树立在像“国王十字”、“滑铁卢”这样伦敦人流量最大的20处地铁站内,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彰显社会企业的理念和价值。
与这样的高调亮相相得益彰的是,几家社会企业已经成功地从政府手中赢得了与奥运会有关的合同。今年年初,社会企业“格林威治休闲健身有限公司”击败多家商业机构,成功地获得了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和多功能体育馆赛后10年的运营权。另一家在伦敦地区长期致力于社区发展的社会企业“Renaisi”则赢得了奥林匹克公园运营合同中有关社区重建部分的工作。作为英国社会企业典范之一的HCT公司,更是在奥运会开始之前的四年中,一直提供着往返奥运场馆的交通服务。它的运营总监曾自豪地宣称:“看看政府和公众对我们的信任,你就知道,我们的时代来了!”他所说的“我们”显然不仅是指HCT一家,而是整个社会企业领域。
可就在英国的社会企业借奥运的东风顺风顺水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对决却引发了一场对于“社会企业”的保卫战。对阵的一方是英国最大的社会企业支持性机构Social Enterprise UK (SEUK),地位类似于英国社会企业的行业协会;另一方则是美国软件业巨头Salesforce,该公司提供随需应用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在纽交所的市值高达170亿美元,在英国的客户包括“维珍”和“Burberry”这样英国本土最知名的企业。对决的起因是Salesforce在7月24日向英国知识产权办公室申请将“社会企业”作为自己的注册商标,并且同时在欧盟、美国和牙买加发出了同样的申请。这一举动立刻在英国的社会企业圈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英国是世界上社会企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根据2012年最新的统计,全英国有大约6.8万家社会企业,雇佣人数超过50万,所创经济效益有数十亿英镑,社会效益则更多,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几乎分布在从清洁能源、廉洁住宅到垃圾回收、弱势群体就业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根据2002年英国贸工部的定义,社会企业“是以社会目标为主的企业,其盈余主要用来为达成社会目标而在商业或社区中再投资,而并非用于股东或所有者利益最大化”。SEUK的定义则更为简洁:社会企业就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不论何种定义——关于社会企业的定义据统计有数百种之多,它们都指出了社会企业必须以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为创建和运营的首要目的。
而Salesforce对于“社会企业”却有自己的定义。在他们看来,社会企业是指那些能够“运用社会化媒体为客户创造交互式体验,以建立对企业品牌忠诚”的企业。Salesforce在营销中经常列举一些客户因为使用了自己的销售软件而成为“社会企业”的例子。比如欧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O2公司,在使用了Salesforce的服务之后,无论从“员工的内部沟通”还是从“与顾客的外部沟通”上都正在被看作是一家“social enterprise”。在这里,或许我们更应该把social这个词翻译成“社交性的”,而并非“社会性的”,但在英文中,它们却着实是同一个词。
不管Salesforce是不是在借一词多义打擦边球,它对“社会企业”这一称谓的使用已经让很多“正牌”的社会企业深感不安。他们担心把“社会企业”的称号加诸追求利润的商业企业之上,会让公众和消费者感到困惑,也会在政府制定与社会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时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因而有损于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有前车之鉴。当年,当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绿色”经济、“绿色”企业开始出现时,各色纯粹逐利性的公司很快便给自己也冠上了“绿色”的头衔,混淆视听,把一个原本好端端的词变得面目模糊望而生疑,也让一些国家的政府在制定相关支持性政策时颇费思量。
SEUK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一封给Salesforce知识产权主管的信中,SEUK的CEO Peter Holbrook表达了整个社会企业界的困惑:不明白为什么Salesforce会把一个已经广泛使用了十几年的术语做歪曲的理解,还企图将之注册自己的商标?
对此疑问,Salesforce的欧洲区主席Garnett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篇博客勉强可以算是回应。在那篇博文里,Garnett声称“一场social(社会的?社交的?)革命正在发生”,他的公司正在引领“企业云计算领域的下一场重大变革”;注册“社会企业”这一称号只是用于信息技术领域,“不同部门的机构和业务可以使用相同的商标”。架不住外界越来越多的质疑,Salesforce的CEO Marc Benioff也改变了三缄其口的策略,做出了正式回应,再一次强调Salesforce对于“社会企业”的注册仅仅与企业软件有关,用以指代下一代的与社交网络有关的企业软件产品。他同时表示,Salesforce并不试图掌控“社会企业”这个称号在非营利部门内的使用,也不反对慈善组织对这个称号有不同的定义。
但这种解释社会企业领域并不买账。Peter Holbrook在《卫报》发表了致Marc Benioff的公开信,指出后者的解释明显地反映出了对于社会企业的根本性误解。社会企业并不仅限于传统的公益慈善领域,而是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提供服务,其中也包括软件行业。更糟糕的是,Salesforce在它的营销策略中不断暗示,任何一家企业只要使用了它的销售软件就能够变成一家“social enterprise”。这让那些真正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情何以堪?
为了制止Salesforce对于“社会企业”称号的盗用和注册,也是为“社会企业”必也正名乎,以保护这个新兴的行业,SEUK已经与全球的社会企业网络对话,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不要用我们的名义”(Not in Our Name)的抗议运动。加拿大社会企业联合会已正式表示加入此运动。SEUK还和Salesforce在英国的主要客户取得联系,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制止Salesforce的行为。与此同时,SEUK也正在积极进行法律咨询,探讨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
从形势上看,SEUK和它所代表的英国社会企业界在这场“社会企业”保卫战中拥有很多的优势。今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推出“大社会资本”,向社会投资机构注资以便它们向更多的社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今年3月,英国政府又通过了《公共服务(社会价值)法案》,该法案要求各级政府在做公共服务采购时需要将社会价值纳入考量,这将大大增加社会企业赢取政府采购合同的机会。与此同时,无论是传统的商业领域还是普通公众,对于社会企业的认知度都有很大提高,社会企业正日益进入英国的主流话语体系,英国也已成为世界上社会企业发展的领军者,向世界其他地区推广社会企业甚至已经成为英国向世界输出自己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但即便如此,Salesforce申请将“社会企业”作为注册商标仍然有很大的胜算。在2005年,英国颁布了《社区利益公司法案》,正式推出了“社区利益公司(CIC)”这一新的法律形式,它被公认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社会企业”特质的法律形式,但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企业”,目前英国并没有任何法律给出明确的定义。另一方面,虽然有“社会企业标志”(Social Enterprise Mark)这样的民间机构对社会企业提供认证服务,而且业务发展势头迅猛,但整个业内还没有对于社会企业公认的权威认证,是不是“社会企业”在很多时候仍然只是当事机构的“一家之言”或者各利益相关方的“默认”。照此看来,不论在情理上如何失势,Salesforce对于“社会企业”称号的使用和注册商标的诉求在法理上都是讲得通的。
现在保卫战结果已有分晓,Salesforce最终迫于舆论压力而撤回申请。此次事件是否会推动英国政府对于“社会企业”的法律界定和资格认证,还难以预料。但无论如何,每一个关心社会企业领域发展的人都会希望,这场“社会企业”的保卫战能够唤起更多人对这个领域的关注,一场因“名”而起的危机因而能够转变为一次切实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