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潘毅 王娴)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爱心衣橱”,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这个名词。国内有家民间公益慈善机构就叫爱心衣橱,他们发起的活动和衣服有关,是“通过不同渠道筹集资金,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定制防风防雨保暖透气的新衣服”。这两天,该公益活动之所以有受关注,是因为河南当地一家媒体办了一个捐衣服的活动,也叫“爱心衣橱”。
同为公益,品牌归属是否需要较真?
“光头王凯”是央视主持人王凯在微博上的名字,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公益组织“爱心衣橱”发起人之一。作为“爱心衣橱”公益活动的创始人,对此他表示质疑并在微博上和这家媒体争执起了就“爱心衣橱”四个字的归属问题。
王凯:道理上、情感上都不能接受。要真打官司,我也奉陪,这个公益组织的品牌到底需不需要来保护?
让王凯不能接受的,是河南一家报纸《东方今报》正推广的一场捐赠衣物活动,起了“爱心衣橱”这个名字,王凯觉得是对已经注册公益组织“爱心衣橱”的侵权,而微博上表示疑义之后,报纸的回复称“难道爱心也能被当作资源垄断”?不过报社官方微博的维护者还是很快做了更正。
何鹏是《东方今报》网络推广的负责人之一,事后他马上在报社微博上发出“致歉声明”,认可了“爱心衣橱”作为注册商标的存在,并为报社的活动征集新名字。
何鹏:应该是核实,“爱心衣橱”四个字确实是公益慈善事业,确实是注册商标。
品牌之名不可抄 维权只为公益本身
因为双方的及时沟通,似乎一场风波即将休止。然而就这个话题,王凯仍然在自己的页面上转发评论了多条,接受采访时,他说,这是一个必须要“较的真儿”的事。
王凯:公益也有品牌,如果大家不保护的话,可能就没有人奔着去做好事了,没有树立品牌之心,那公益也就完了。“爱心衣橱”的名称和LOGO我们都已经注册了,有商标保护,对方不经告知和我们的管委会授权,对商标的使用实际都是侵权行为。
王凯表示,他要努力维护的不是自己的资源或者模式,而公益品牌的建立并不容易。
王凯:表面上是维权,其实不止是为自己,也为受助者维权。我们要保障“爱心衣橱”这个招牌是干净、纯净、有效的,比如你做衣物捐助但没有经验,我可以无偿地把经验都给你,甚至我的资源都可以共享。但公益模式可以模仿,品牌之名不能抄袭。
风波的另一端,《东方今报》的何鹏主动发了道歉声明,不过他也说,报社完全是清白的,这也是公益活动,自己还是怕惹麻烦,所以决定换个名字,不过公益不应被因此记过。
何鹏:这个活动是慈善活动,是纯粹的公益活动,不牵涉到经营、创收。按我个人理解,名字不改你就打官司,(我们)也不一定会输,但是还比较麻烦的,于是决定最终把名字换了。
专家解读: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还很长
类似的观点在双方争论的微博评论中不止一次出现,长期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品牌专业化对公益慈善来说太重要。
王振耀:这是一个全世界都会注意的问题,爱心需要专业化,专业化其中就包括品牌维护。(慈善事业)维护渠道和商业的差不太多,比如不能COPY LOGO等,由于我国,没有特别的慈善委员会,那么解决就要参照商业管理中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
作为“爱心衣橱”的创始人之一,王凯也讲到之前被冒名的案例,他觉得未来可期,还有疑问待解。
王凯:作为一个国家承认的公募基金组织,我们是有政策保护的,但是其他的草根民间公益组织还在排队的过程中,遇到被侵权,他又如何保护自己品牌,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推动立法,对公益品牌进行保护?
就此,业内专家的说法是要努力维护慈善品牌,并称中国慈善之路还很长。
王振耀:现在我们的法律规定较复杂,能否为公益组织提供便利是第一步,要保护,中国慈善路还很长。现在整个法律规定是世界级的高门槛 ,没有200万(资金),他注册不了基金,每年必须把上年募得的资金,划掉百分之七十,这还赶不上现在全世界的水平。在舆论开放的年代,我想,变化得会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