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中国慈善领域可谓冰火两重天。一面是因“郭美美事件”等公益丑闻而使慈善组织陷入公信力困境,慈善组织获得的公众支持和公众捐赠额下降;一面则是公众个体公益的崛起和蔓延,如“免费午餐”、“微博打拐”等。“微公益”成为热词,从线上到线下,从官方媒体到非官方媒体,从慈善组织到政府、企业,从精英到普通老百姓,微公益渗透在中国的各个角落。
媒体和业界普遍认为,微公益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做公益、参与公益的方式;汇聚了众多的微力量,实实在在地解决大问题;微公益唤起了人们的公益之心,传递着爱和慈善理念。微公益的作用和影响力仅限于此吗?
显然不是!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微公益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景象和特征,它影响着中国的第三部门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中国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参与公益、参与社会,以及参与政治的理念、态度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着公益组织的行动理念、行动方式,甚至内部治理;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着社会舆论、政治文化、慈善文化等。主报告提出核心观点:微公益变革当今中国!
在这些表象背后,在公民个体默默无闻或轰轰烈烈的微公益背后,目前缺乏更为深层的分析。《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3》推出年度主报告,对微公益进行了系统、全面和深度的剖析。通过对微公益的定义、本质内涵、外部环境的深挖、总结和梳理,报告首次开创性地提出个体行动式微公益、集体行动式微公益和社会运动式微公益的观点,并结合案例分别就三类微公益的形成逻辑、行动方式,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力进行深度解析。对观察和思考中国的社会变迁具有历史意义。
在今日中国,微公益如此轰轰烈烈,绝非偶然。它是时代所就,是当前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政府消极对待民间组织化公益,设置重重障碍,限制人们组织起来做公益,挤压开展公益的活动空间;已经存在的公益组织,尤其是官办公益组织,被曝出公信力差、效率低、行政化特性明显、官僚作风等一系列问题,那些表现良好的公益组织又存在顾及不到所有社会需求的问题。而大量的社会需求、社会问题仍然存在,人们的公益意识、公益热情不断高涨,急需寻找新的通道和方式疏导。与此同时,以微博为代表的web2.0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流行,为人们以个体方式、动员广大社会资源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了“非组织的组织化手段”。主报告从以上方面对微公益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解读。微公益在中国独特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催生出来,它的迅猛发展是对当前我国慈善领域所稀缺的个体性、民间性和纯洁性的召唤与彰显。
今日盛行且“热闹”的中国微公益也许将来会归于平静。随着中国政治环境逐渐宽松,社会活力得到释放,组织化公益加强自律和自我问责,政府、公益组织、个人等社会主体各行其责,充分享受权利和共同承担责任,这样的情境是一种和谐,一种平衡,一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