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慈善之道——从心灵抵达心灵

 

 

有媒体报道,以做慈善事业出名的陈光标先生闻知住房窘迫的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打算领到奖金后改善一下住房条件,于是直言表示想将自己在北京繁华地段的一套别墅赠予莫言先生。不管陈先生是真情也好,玩笑也罢,莫言先生的质朴的家人对此还是做出了质朴的回应不要。身居山东乡下的莫言的二哥代表莫言回应说:“谢谢陈光标的盛情,但无功不受禄,莫言不要陈光标的别墅。”莫言的父亲态度更是坚决:“不要!不要!什么送别墅哦。我家儿子莫言是庄稼人出身,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东西,俺儿子不要。”这直觉的回应、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某种令人心跳加速的能量,而这能量源自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它叫人格。上亿元的大别墅令人垂涎,但与人格的尊严相比,它显得又是那样微不足道。宁可安贫乐道,也不会用人格换取财物,这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闪光。

 

当然,莫言先生及其家人拒绝别墅照样能够过正常幸福的生活,也可以将此事视为一个玩笑而坦然面对。然而,生活中还有需要大家帮助的弱势群体。当他们因生活所迫而成为慈善行为的受助者的时候,也面临着同样的对自身人格的守护意愿,我们是否也应该聆听、触摸他们的内心感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恩”不仅有物质意义,更有感情的成分。施恩与报恩不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不是放高利贷那般施小钱求大回报。施恩与报恩,是施者与受者之间在情感基础之上的灵魂互助。有些人帮助别人,本是做了好事,然而却马上急急切切地求回报,甚至不惜让受助者的人格受损以求得自己的心理满足,这更像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交易。有些受人资助的弱势群体,不断地站在公众面前向那些花了些钱的“恩人”千恩万谢地表达感恩之情,此时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怎样一番感受呢?他们的人格尊严又在哪里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的真实意愿吗?在人前曝光自己的短处,让人们品头论足,那要承受怎样的人格压力?

 

 

记得儿子在澳门求学的时候,传回一组照片,内容是他和同学们有的蒙上眼睛,有的单腿着地,似乎是在做游戏。都大学生了,不好好读书,做这种类似躲猫猫的小儿科幼稚游戏干什么?儿子说,此乃义工培训课。原来,儿子做了一年义工,每周都要去照顾老人院的老人或帮助残疾人。为了能对他们的不便和困境感同身受,他们就要参加这样的培训,以便在服务的时候理解与尊重对方。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离他们的心近一点,再近一点。古文中有这样一段故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文中的古人行为虽然极端,但却反映了人格尊严在心中的位置和分量。

 

“不食嗟来之食”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气节,也乃人之常情,反映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当我们行慈善之举的时候,莫要忘了以适当的方式关照弱势者的心灵需要,以豁达之心给对方从物质和精神上重建正常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一位经常行善举的友人说,他期待受助者的报恩方式就是将来他有了能力行同样的善举,这样的善举就有了更大的社会意义,会让更多的人感知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慈善之道——从心灵抵达心灵  心灵  心灵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抵达  抵达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