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莞版NGO”走过元年

 

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的NGO(非政府社会组织)“转正”扶持政策,于去年“松绑”。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2011年,东莞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试水”公益创投。同年,12月15日,第一届公益创投28个入选项目公布,这些公益创投服务项目覆盖了助老、助残、青少年、救助帮困、环保、就业等公益性服务。

  如今,东莞公益创投即将走过元年。这一年,因为政府与NGO的互动频率前所未有,所以也被东莞民间公益人士称为“NGO元年”。

  有了政府与资金的力挺,NGO发挥的效力得到民间广泛认可和响应,但那些追问同样不能被回避。官方数据显示:成功晋级的28个项目中,如今有3个项目评估不合格,而这些项目恰恰是在上海、深圳发展比较成熟而来莞注册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经营的项目。

  政策门槛的突然下调,NGO何以肩负起相应的服务社会之重,政府如何补齐对NGO监管政策的担忧、建立“有退有进”的良性考核机制,使之达到扶持NGO的政策初衷?“NGO元年”之际,这些问题应更多被提起。

发力

  “预防工伤,我们在行动”项目,通过邀请专家为职工提供安全培训、工伤康复病友到企业进行“现身说法”等措施,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只挂NGO之名、却不行NGO之实的公益创投组织,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对于多数正常运转的NGO来说,需要面对的是公众的检验与评价。

  39000人受过工伤——这个四年前发布的东莞官方数据,让工伤群体一时间成了社会帮扶焦点。瞬间的突变,让很多员工丧失身体机能,终生留下遗憾,自我认同感跟着也会缺失。

  在虎门工作的何叔(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左前臂伸进粉碎机里,一只手没啦!” 2008年发生的这一幕,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当时,车间里有一台粉碎机器启动开关严重老化,更换新开关要花300多元,厂里拖着没有换新开关,一直将就用着。到了年底,何叔回老家过春节由同事换班。同事自行安装了一个简易的开关来代替老化的旧开关。年后,何叔回到厂里上班,悲剧最终发生了。

  自此,以前乐观开朗的何叔变得沉默寡言,空荡荡的左手衣袖让他感到沮丧万分。

  40多岁的贺珍(化名)同样也是工伤受害者。今年4月份,因一次意外,她被飞转的机器齿轮切割到右手掌,致使右手掌断裂,右手功能几乎全部丧失,此后贺珍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变得神情恍惚,记忆力衰退。

  凄惨的遭遇,让何叔、贺珍们难以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

  此时,来自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杨佳萍接触到了这个群体。她被派驻到东莞(虎门)工伤康复中心工作,经常会接触不同类型的工伤康复者,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受伤过程、心理生理状况、家庭关系、生活困难等情况,针对工伤康复者开展一系列的帮扶工作。

  与其在事后花更大的精力去做补救工作,不如把精力放在“预防”上,以期可以减少工伤事故发生,让更多的工人及其家庭远离痛苦。杨佳萍心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恰好,东莞首届公益创投面向社会征集公益点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预防工伤,我们在行动”项目的方案产生了。

  经过杨佳萍和同事陆浩的努力,“预防工伤,我们在行动”正式入选东莞首届公益创投实施项目。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通过邀请工伤预防及康复专家为职工提供安全培训、工伤康复病友到企业进行“现身说法”、向企业建言改善安全生产方案和培训一批工伤康复大使等措施,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对工伤预防的认识。

  在接触到的工伤患者中,何叔和贺珍留给他们的印象最为深刻。“受工伤后,她心理压力太大,抑郁成疾,甚至出门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她老公只能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出门。”陆浩说。

  为帮助这些工伤受害者,陆浩和他的团队繁忙的时候6点多就要起床,晚上最晚忙到12点才能休息。

  这个公益创投项目在陆浩等人的努力下,从最初的迷惘、无所适从到找准运营方向和管理思路,后期成长非常明显,甚至可以用“飞跃”来形容。

  “输血”

  我市第一届公益创投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并对获选实施相应项目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给予资助。

  像陆浩从事的服务东莞基层民众的公益创投项目并不在少数。2011年启动的东莞市第一届公益创投活动,28个入选实施项目最终脱颖而出。

  “发现社会需求,培育公益项目;扶持社会组织,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资金效益,节约社会成本;推动全民公益,激发社会创新。这就是公益创投目标所在。”市民政局社工科副科长郭薇说。

  2011年9月20日,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东莞市第一届公益创投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方案》,我市计划安排1000万元用于第一届公益创投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并对获选实施相应项目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给予资助。

  郭薇介绍,作为主办方,市民政局一改过去政府“包揽”的做法,引进两家“第三方组织”作为承办单位,即深圳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深圳恩派”)和东莞现代公益组织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

  深圳恩派负责公益创投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并为获选实施项目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能力建设支持。评估中心则承担起获选实施项目考察、监管和评估的重任。

  郭薇说:“公益创投就像政府搞了个游泳池,教他(入选项目及运营团队)怎么游泳,而评估中心就是来看他游得好不好。”

  “现在是倡导‘小政府大社会’,公益创投要按照‘政府主导、民生运作’的宗旨来运作。怎么运作?不可能有无限量的大政府,也希望第三方组织提供支持。”郭薇表示,市民政局、深圳恩派和评估中心组成的“铁三角”,就成为各个社会组织的“输血”中心和“造血”中心。

  记者了解到,这场公益创投活动中,政府负责提供活动经费和入选实施项目的资金。具体运作则委托深圳恩派和评估中心承办。运行的机制从原来的“资助方(政府)与受助方(公益型社会组织)”二元关系,变为了“资助方(政府)、第三方组织、受助方(公益型社会组织)”的三角关系。

  换句话说,政府实现了角色转变。政府部门由传统的公共服务的执行者,转变为公益服务的购买者、主导者,进而成为公益服务的监督者和验收者。

停资

  如今28个公益创投项目中有3个项目已经被停止资助,凡是涉及到违规使用的资金都要归还。

  原本财力拮据的NGO,之所以急着要求确认官方名分,一个动因是来自于政府财力的资助。而这笔总额达千万元的资金用于何处?怎么用?则需要面对官方的审核,公众的检视。

  28个NGO去年一并入围政府资助范围,运行数月之后,成绩如何?官方在东莞公益创投网站发布的中期评估显示:25个项目合格,3个项目不合格。

  吸引舆论的,并不是25个合格项目,而是3个不合格项目。坊间喧嚣之后,公众更关心的是考评结果的公正性,这个结果会不会是官方的一家之言?为了避免出现质疑的声音,民政部门此前要求由第三方组织提供报表,这个第三方机构是深圳恩派和评估中心。

  为何这三个项目被列为不合格?评估中心给出的回答是经过评估、申诉和复核,其中,“残疾人表达性艺术康复”项目因机构反馈的服务效果与评估中心对受众调查的结果不一致而被责令限期整改。而“独居老人心理剧工作坊、单亲母亲帮扶”两个项目则是因资金未专项使用和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而导致违规。

  对于这个结果,评估中心项目助理傅晓冲表示,评估中心要跟进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变动、目标调整、财务支出、社会反响、人员调动等,通过项目走访、现场查看实施情况来撰写月报和季度报告,“界定违规,通过查账,就能得知支出是不是用于公益创投,有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公益创投项目可以允许失败,但决不允许乱来,尤其是资金的使用上,绝对不能让那些动机不纯、能力很差的人钻空子。”市民政局副局长郑锦堂在通报会上点出了敏感的资金使用问题。

  对于上述结果,一位民政系统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直言“难以让人满意”。他认为,这个评估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全,项目操作的时间短,加上经验比较缺乏。

  “如今这3个公益创投项目已全部停止了资助。”深圳恩派项目主管陈世雯向本报记者透露,按照协议约定,凡是涉及到违规使用的资金,违规的部分要归还,正常使用就不用追偿。他说,要从违规的情况去吸取一些经验教训,目前正在考虑完善违规的处理办法,就是要有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而这些工作还在完善当中。

  “上海、深圳却没有出现过违规情况。”陈世雯说,东莞社会组织处于初创期,难免会有不规范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财务方面,更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引导。

  事实上,一些公益性社工组织也感到委屈。因为他们在承接公益项目时由于经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财务水平有所欠缺,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流程的事。这个孵化的过程,不仅仅需要NGO组织“交学费”,更需要严格的筛选与培训。

  出路

  公益创投项目的资金来自政府、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只有账目公开、透明,才能募集到更多的钱,促使公益项目循环开展。

  据了解,东莞目前共有社会组织2156家,包括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1701家、社团347家、公益慈善类机构108家。然而,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东莞的社会组织力量还相当薄弱,上海的社会组织超万家,深圳的社会组织达到4000多家。

  那么,经过一年的项目运营,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公益创投又给东莞带来了什么变化?又有哪些因素制约公益创投进一步发展呢?陈世雯表示,经过这一年的能力集中培训(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和项目集中评估),东莞的社会组织在参与公益创投项目中,成长非常明显。

  傅晓冲也表示,项目经过中期评估多次走访之后,后期变化很大。很多项目负责人找到了做项目的灵感,项目的成效要比想象中的大很多。

  然而,就在25个公益创投实施项目初显成效之时,明年政府还会继续予以资助吗?对此,郭薇透露,对于明年公益创投的规划,目前第二届公益创投还没有定下来,如果有好的项目将会进行招投标。

  她表示,基于我市公益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够成熟,项目操作运营时间短,难以短期出成效的情况,政府考虑,从现有的25个项目中遴选出一批有发展前途、社会效应和反响比较好的项目,予以资助。

  但是,也应该清楚看到,虽然实施一年的东莞公益创投成效初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人才、资金、管理等瓶颈,影响和制约着公益创投发展的脚步。

  诸如,公益人才难求, 这是很多公益创投项目负责人的心声。因为项目是人在做,而人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东莞有公益理念、经验丰富、有管理能力的全能型的社工、志愿者凤毛麟角。

  在项目拓展上,经费也是捉襟见肘,虽然目前有公益创投资金资助,但到了明年,如果失去了创投资金,那项目的存活则是极大的考验。而且,财务监管仍存在漏洞,今年年中评估不合格的3个项目均涉及财务漏洞问题,其中两个项目的资金未专项使用和财务管理存在很大漏洞,被终止资助。

  对此,郭薇建议,公益创投项目要多争取社会资金(企业、基金会等)的支持,形成品牌效应和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政府支持之外,去寻找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的扶持。“不能总是依赖政府供血,更要学会自我造血。”

  相关专家则表示,只有加强财务监管、公开透明才能募集到更多的钱。公益创投项目的资金来自政府、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应该公开账目,接受公众监督。只有公益项目的账目公开、透明,才能募集到更多的钱,促使公益项目循环开展。因为做公益项目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很重要,即使政府不投钱,做项目的人也会发动身边的亲人、朋友或其他人捐钱,将项目进行下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莞版NGO”走过元年  元年  元年词条  走过  走过词条  NGO  NGO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