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当前,参与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及家长更趋于理性,扎堆考名校、赶考多场的情况正逐年减少。同时,超九成的考生及家长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这项调查针对参与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及家长,共4180位应届高三考生和家长参与。调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搜狐网教育频道举办。
考生不再扎堆赶考
调查显示,“赶场式”参与自主招生现象有明显改善。2014年,近50%的考生只参加了一场自主招生考试,与2012年比较,这一比例增加了三成。选择参加四场考试的考生比例不足6%,反映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目标更明确。
同时,考生的选择上也更趋理性,不再“扎堆”。相比2012年,2014年考生选择清华大学等“华约联盟”的比例降幅近三成,选择同济大学等“卓越联盟”的比例也减少了约13%,参与北京大学等“北约联盟”和北京交通大学等“京都联盟”的比例则没有显著变化。
超八成反对自主招生扩招
调查中,超过80%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表示,“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高校扩大自主招生在招生计划中的比例,超九成的被调查者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不少考生及家长对自主招生的公平性提出质疑。近45%的被调查者认为“很不公平,令人不信任”,认为“不太公平,公信力明显缺乏”的超过38%。
近55%的考生和家长认为,“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此外,自主招生还存在“影响正常的高考复习”、“主要是名牌大学提前掐尖”等问题。
考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的监督制度持有较高关注度。分别有超过72%、14%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希望”和“比较希望”家长和学生参与高校自主招生的监督。
互联网成信息获取主渠道
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仍缺少完善的信息公开体制。超过45%的调查者表示,信息公布量不足或不真实,认为信息公布不及时、查找信息不方便的超过15%。
在通过公共渠道寻找获取自主招生信息时,超过20%的调查者表示“寻找但没有收获”,选择“寻找但少量获取”的超过41%,“寻找并成功获取”的仅占17%。
互联网成为自主招生信息来源主渠道,占比最大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网站(含阳光高考平台),其次是高校运营的网站及微博、微信,两项占比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