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实习记者 相惠莲)7月9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金融系统与可持续发展之统一”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每年可能需要万亿额外资金,“绿化”每年高达五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报告呼吁,全球需要重塑金融体系,降低对自然资源和碳密集型资产的投资偏好,推动绿色、包容性经济的转型。
报告由联合国环境署2014年1月发起的“可持续金融体系设计之探寻”项目撰写。该项目将进一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为绿色和包容性经济筹集资金,并为推进和提升改革的体系规划提供方案。
报告指出,当今大部分都投资于全球经济,即年产70万亿美元的能源、碳和污染密集型产业。2012年清洁能源投资约为2500亿元,是2004年的四倍多,但仅为用于化石燃料开采投资的三分之一。
报告提到,推进可持续的金融体系需要一个绩效框架而非蓝图,通过创新来回应各种利益和需求,还需要通过规划进行更广泛的管理。虽然全球各国都在付诸行动,但均未包括能够影响投资决定的金融体系管理规则,如金融和货币政策、金融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影响资本分配的财税政策等。
联合国环境署认为,绿色投资因部门、国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存在四个障碍:市场、体制和政策方面的缺陷或障碍;认为向绿色市场投资风险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缺乏将外部问题内部化的政策和监管措施;发展中国家融资困难,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不稳定。
此外,联合国环境署指出,碳定价政策不足或缺乏,无法用价值衡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对综合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信息披露不足,都会致使金融部门做出短浅的决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告诉财新记者,实施碳税对环境保护非常必要,能够促进减排,但还要考虑对金融体系是否有正面作用。“如果缺乏内在市场规律驱动,那将不会真正有效率。”
张世钢建议,中国应该进一步探寻可行方法,使碳税征缴双方都有义务和动力,“让环境保护界的语言和金融界的语言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