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发展的关系不容置疑,受教育权作为发展的一项基本权利也已成为共识。然而多年来在现实中,政府或民众对“发展”这个概念中经济要素的过分强调、对社会要素有意无意的忽视,已经使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和急迫。如何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如何保证教育资源的流向和分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这些问题使我们不得不直面教育体制的改革。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启动于1999年12月,由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供援助资金1120万英镑(约1.5亿人民币)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四个最贫困县(东乡、和政、积石山、康乐)开展,覆盖672所学校,其直接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为失学的少数民族儿童、女童、残疾孩子等弱势群体打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
1999年,从事教育专业咨询的英国剑桥教育咨询公司(CEC)通过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的招投标程序介入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组织一支国内外专家队伍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项目的具体做法是从体制变革入手,以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为着眼点。前者使教育资源分配的权力重心下移,使资源分配的权力来源于社区和学校认定的实际需要,而非官员缺乏客观的个人判断甚至个人喜好,或者传统政绩观的需要。而后者则致力于提高教学和学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总体上是结合政府、学校和社区的力量,通过调整和改变三方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关系,在改进教学质量的同时使教育资源向弱势人群倾斜,达到提升社会公平的目的。
项目原计划运行五年,后决定增资130万英镑,延期到2005年结束。
目前,这个在最贫困地区实施的基础教育项目,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其他地区产生示范效应。
由于直接指向教育公平,指向支撑教育公平的教育体制,它的意义已不限于扶贫助学、提高教学质量等类的单一目标。
2004年9月,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在兰州举办了《学校发展计划国际研讨会》,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来自政府教育部门、联合国有关机构、学校和社区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围绕学校发展计划进行了交流研讨,同时,举办方希望通过项目的成果展示予以推广。
本期推出系列文章,试图对中英项目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同时还将简要介绍国际非政府组织——英国救助儿童会在同一领域的工作。
2001年5月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被春耕时节唤醒的人们重新出现在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土地上。面对田间地头忙个不停的几位村民,搭伴而行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专家郑新蓉和胡文斌交流了一下眼神,十分默契地完成了分工:郑新蓉径直上前搭话,唠叨起了家常,胡文斌则挽起了裤脚,自然而然地下到田里,和同行带路的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一起接过村民手中的旱犁,一左一右娴熟地拉了起来。
其实,唠叨家常、和村民“换工”只是两位专家临时客串的角色,走村串户找到接受项目资助的孩子家长,了解和评估助学金的发放情况,以便修订试行一年的助学金文件,才是此行的真实目的。
郑新蓉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受聘到中英项目担任社会发展专家。胡文斌则是英国剑桥咨询公司(中国)副总经理、项目专家组副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田野调查中这个小小的细节并非完全出于访谈目的刻意为之的技巧安排,自幼在农村长大的胡文斌戏称自己非常乐意为村民们“当牛做马。”对两位访谈者而言,村民们固然是受访对象,他/她们更是中英项目的合作伙伴,是来自社区的重要声音。在项目县,教育体系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社区之间,平等参与的氛围随处可见。
山村孩子不怕生
2004年9月15日,到兰州参加《学校发展计划国际研讨会》的各国代表分组参观考察了四个项目县的22所学校。代表们到达东乡县五麦寺免古池学校的时候,时间已指向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校园里一到五年级教室修葺一新,呈南北朝向并列排开,一片平和气象,看不到许多地方常见的师生在校门列队迎接来宾、红旗飘飘、锣鼓喧天的景象。随意走进一间教室,教师和孩子们的注意力稍稍转移,随后继续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间或有男生女生偷偷扭头看你一眼,被发觉后或是脸一红害羞地回头盯紧书本,或是向来访者扮个轻松的鬼脸。不知道是常有来访者使他们在心理上处变不惊,还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造就了开朗的性格,这些山沟里的孩子其实并不怎么怯生,他们的笑容自然而然地在教室里生发。经常出入学校从事督导的中英项目专家陶剑灵注意到,可能是知道今天有重要来宾,孩子们的脸蛋个个洗得很干净。这在极度缺水的甘肃农村算得上是待客的礼遇了。不过,恐怕行色匆匆的外来访客很难细心地体味到这份朴实无言的情义。
教室南向的窗户宽大敞亮,窗台上摆满了孩子们手工制作的泥塑动物像。而朝北的窗户则设计得靠近屋顶,面积很小,这样的建筑设计是为了在保证亮度的同时适应寒冷的冬季,减少供暖耗费。在学校的一角,厕所里面建有为残疾孩子使用的扶手等设施,厕所外摆放了一个保温桶,供孩子们上完厕所后洗手。
一堂参与式教学课
免古池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减的趋势,有14名学生坚持到五年级。在这间教室,青年教师周万云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围座在一起作画。这实际上是一节语文课,讲授元末明初画家、诗人王藐的《墨梅》一诗。有别于传统教学所强调的“课堂秩序”,学生们“交头接耳”,一起在白纸上“指点江山”,根据诗人咏梅的诗句画出想像中的梅花、砚池等物。周万云希望用这种方式开始,以诗人不随波逐流的个人品格为题向学生讲述“不要在吃穿喝上和别人比较,只要知道自己学到了知识,自己活得扎实就可以了”这样的道理。周万云说,自己还常常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做一些游戏,尽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把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周万云97年从临夏农校毕业分到免古池学校,参加过项目组织的课外读物和小学语文两次教师培训,感觉启发很大。由于“年轻,接受新观念快,”他很快在教学中采用了新的教学法。言谈中他还特意主动向笔者强调,本班去年只有一名女生,但今年增加了一名,高年级增加一名女生非常不易。周万云对女生人数的重视表明,中英项目鼓励女童教育的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统计表明,中英项目助学金有70%给了女童。其他弱势群体,比如残疾儿童、孤儿、少数民族、单亲家庭等都在助学金打分体系中得到加权。为鼓励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女童上学,项目还在一些学校为初中女生提供住宿补贴。同时,针对家长不愿送女童到没有女性教师的学校上学的顾虑,项目通过补贴调派青年女教师到边远地区,还选派了一百多名民办女教师到兰州师范接受培训,结业后派往需要的地方。
校长的领导风格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像专制的管理者那样“大权独揽”,而是在重大问题上征求教师意见。省项目办主任巴建坤说,“项目使校长开始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思考学校管理,发掘和整合了学校的人力资源,改善了学校的内部体制。”
学校和社区
不只在校内,学校和社区不相往来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社区大会为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弱势人群对学校发展“指手画脚”提供了机会。由于扩大了社区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明确了学校优先发展的需要,社区与学校的融合得以加强。
校长马林英介绍,项目启动的时候,为落实学校发展计划,教师去社区进行了大量家访,随后还成立了学校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村委会主任、清真寺阿訇1、副校长、女村民和本校教师各一名组成,具备比较广泛的代表性。管委会不只是助学金发放程序中的关键一环,还每年开一次社区大会。免古池小学通过村民参与、利用问题树等排序方法列出学校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了发展计划,争取到项目资金20多万元,重建了校舍、围墙、厕所,配备了桌椅板凳和图书家具以及简单的体育设施。7名教师累计获得培训15人次。通过严格、透明、社区参与监督的程序,三年来项目累计资助110人次,多数是少数民族儿童和女童。
一位村民说,过去觉得学校是教育局办的,现在知道办得好坏与我们老百姓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对学校的支持就有了动力。(女童)入学率也大大提高。
马林英说,冬天学校缺乏取暖经费,家长就让学生自己带着炭或木料到学校。现在家长还能主动到学校去了解孩子情况。教师家访也形成制度,每学期每位老师对每个学生要进行两次以上家访,特困生家访次数更多。每学期两次家长会,也是定期沟通的机会。在其他学校,还出现了社区主动出资出力到学校硬化道路、绿化校园、修建围墙的情况。
免古池学校资料室墙上的数据表明,该校入学人数逐年增加,99-2000年度有76名学生(10名女童),2003-2004年度增至217人(78名女童)。目前入学率接近95%,女童入学率接近92%。教师人数从3-4人增加到9人,包括一名支教的东乡族女教师。
注释:
1. 东乡是东乡族聚居的地区,当地村民信奉穆斯林,宗教影响很大。
中英项目直接成果一览
(截至2004年4月)
○改善办学条件
改扩建中小学176所,新建和扩建校舍50729平方米,为边远村小和教学点配备若干体育、音乐和卫生设施。通过科学的学校布点规划,方便学生上学。
○提高入学率,关注弱势群体
49274名贫困生得到助学金(其中女童占68.82%,少数民族儿童占72. 35%,分别比项目实施前提高22.23%和17.1%)。
○教师培训,补充读物,早期教育
四个项目县教师培训教师5700人次,占教师人数的79%。开发了14 本《参与式教师培训丛书》。
围绕学校发展计划,开展校长培训和督导,共有685名校长接受了全面培训。
来源: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