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如何改变世界》一书刚刚面世,就在非营利部门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书中描述的社会企业(家)的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10月18日,环球协力社与社区参与行动共同举办了“英国社会企业家与北京NGO交流”活动。来自英国的3位社会企业家与国内NGO分享了英国社区企业的案例,给与会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英国社会企业家的机会。
曾经失业的Tony Crocker和同伴创办了威尔士Track2000,这家一家环保社会企业成功地调动了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把环保的理念和帮助弱势群体相结合,在回收利用废旧资源的同时也给失业、残障人员提供了职业培训和就业的机会。Jim Baker在英国东北部的怀特小镇成功地创立了一系列振兴地方经济,解决社会问题和就业问题的社会企业项目。Libby Brayshaw是环球协力社执行主任和网站负责人,1992年曾是资深保险业人士的她获得机会,到英国著名的Bromley-by-Bow社区中心工作9个月,她参与创办了社区行动网,从此与社会企业结缘。
在Libby看来,社会企业家能够发现并利用别人视而不见的资源,能够在经常被视为问题社区的地方开发出有效的项目。她通过亲身比较发现,社会企业家还能创造出一个比商业部门更愉快得多的工作环境。在环球协力社编译的《社会企业家的崛起》小册子对社会企业家作了如下描述:社会企业家的产出是社会性的;他们的核心资本是社会资本;他们通常来自社区,其组织是社会性的,是公民社会的组成部分。但在具备非营利部门特征的同时,社会企业家还具备小型但发展迅速的商业企业的职业精神和活力。他们将商业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擅长于组织、技术和社会层面的创新,他们是有领导力、善于讲故事、深谙人事管理、有远见、能把握机会并善于建立同盟的人。
环球协力社2003年10月成立于英国和日本,致力于推广社会创新理念和实践,2006年4月建立上海联络处。目前环球协力社开通有中、英、日三国语言网站并发布电子通讯,通过分布在33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名协力员(中国有58人)汇集并讲述各国发生的最佳实践故事,传递有关社区建设和发展领域的实用经验和知识分享信息,告诉人们如何有效地帮助社区中的弱势人群。环球协社成立后多次举办中、英、日3国社会企业家/NGO的交流活动,推动各国NGO的合作。该机构还在华开展项目推动企业有效参与公益事业。10月10日的交流活动得到了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的支持。(付涛)
联系:李凡
021-62785846
fanli@glinet.org
www.glinet.org
美慈组织和彝族NGO共同提升少数民族妇女技能
Nick Young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国际发展机构—美慈组织正在和去年成立的一家地方组织合作,开展一个新的项目,以改进青少年、少数民族少女的生活技能。这些青少年在贫困、毒品和艾滋病肆虐的环境下成长。
这个资金预算达80万美元的项目由耐克基金会提供资助。美慈组织8月份披露的消息称,此举意在“通过为彝族少女获得生活技能以及必要的健康和经济上的选择机会,以应对并超越城市化流动和日益增长的艾滋病传播带来的挑战。”
美慈组织中国项目官员Kate Janis告诉《中国发展简报》,在项目所在地昭觉县,由于14-18岁之间的青少年通常只能完成1-3年的小学教育,项目主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握笔的正确姿势。”Janis说。
由于当地男青年中共用吸毒针具的情形非常普遍,艾滋病在当地传播开来。针对这个情况,项目设计的非正规教育中,“将包括很重要的健康教育部分。”Janis表示。
同时,项目将在家畜养殖、传统工艺品制作等方面提供职业技能培训。Janis认为,后者是保证当地传统技艺得以传承的一种方式,因为“一个关键的要素是鼓励他们进行文化保护。”但是,要强调将手工艺品生产和可行的市场联系起来。
Janis希望项目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带动形成一些生产合作社,并且能开启地方信用合作社的大门。但是,她相信最为重要的步骤是培养基本的技能,以便这些年轻的项目参加者能在利用相关服务方面处于有利的位置。
与此同时,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帮助当地NGO合作伙伴--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进行能力建设。
在远居北京的彝族学者候远高教授的帮助下,中心在2005年3月甫一成立,就很快取得了几笔小额资助。Janis相信,“在更大的规模与更全面的项目基础上与美慈组织合作,并得到组织和管理上的支持,将有助于这个年轻的组织可持续地成长,还可以为扩大规模进行示范。”
美慈组织自1999年在华开展活动以来,一直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福建、贵州和辽宁的小额信贷项目,以及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NGO和妇联系统的类似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付涛译,原文刊载于英文刊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