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五:
在反思中共同前行
感谢编辑的邀请,得以阅读年轻同行们精彩的评论和深刻的反思,并且有方寸余地来给予回应。在冷静的文字之间,我却读到热忱和渴望,用对自己近乎苛刻的批判来寻找诚实的解决方案。
3个小组、3位执笔者的观点我大都认同,认为十分贴近民间环保社会在中国的现状。单个的观点总有这样那样的偏颇,即使标新立异,也可能是聪明一刻的创作;但是,一连片相关的观点在一起,就成了群体的风貌、精神和氛围。我们关注的可能并不是此观点与彼观点孰对孰错,而是所有这些观点所体现出来的青年环保人的态度,兴奋在哪里,焦虑在哪里,最敏感的是什么,急切盼望的又是什么。
幽默的人往往是经历过沧桑的,对“缺乏反思”深感苦痛的也许是经历过反思可能带来的动力的。
最近两个月,我连续有机会给《自然之友通讯》和《青年环境评论》撰稿,整理自己对过去十年参与和观察民间环保的思绪,环窥发达、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回归到这样的认识:现代意义的环保运动几乎在每一个发展环节都需要同时进行最大程度的社会抽象化和现实具体化。环境保护运动比较其他的基于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动员(甚至广义上的人权运动),都需要更开放、更包容、更抽象、更有说服力的文化内容、价值原则来引导。试想“代际正义”、“动物伦理”、“发展的限度”这些理念,都并非当今社会的主流,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相距甚远;现实中的环保运动常常只能暂时运用一些与百姓日常生活、政府政策密切相关的议题来推开工作。正如张伯驹一组所提及的“缺乏社会文化的立体视野”,以及悟空一组所批判的“割裂的”社会动员,霍伟亚一组疾呼“需要行业反思”所指向的,中国目前的民间环保一定要面对构建“大方向”、“大问题”这个任务。
然而,我们不能轻视“现实具体化”的一面,低估“回归社区”的动员,因为环境运动也是面对具体问题的内生多样化的“行动”的总合。如果失去改善社区状况的能力,环境运动一定失去生命力,而走向空洞的教条动员。即使同在自然的名义下,保护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的社会与生态关系恐怕也是要从每一个有限的、独特的、往往不可复制的社区开始。
环境运动的困难不只是对于终极关怀的追求,而且面临着同等重要的落到实处的迫切性。所以,我们要沉得住气,不断地去社区、乡村,常常地反思和讨论,共同地来求索。民间环保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我们必须保持我们热切、包容和反思的状态。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