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基金会迈向透明化生存

 

 

 

 

 

        7月8日,35家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作为发起人,在京拉开基金会透明化生存的大幕。“基金会中心网暨行业透明大会”安排的开场,就是由主持人袁岳对现场参会者进行简单的捐赠行为调查,发现在众多有过捐赠行为的人中,主动了解捐赠流向、了解受捐基金会(NGO),并获得过优惠(免税待遇)的人寥寥。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外,与中青报社调中心会前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吻合。

 

 

       2009年,中国常规性慈善捐款数量达到509亿元,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出现的井喷式增长的1000亿元有所回落,但排除其中汶川地震的专项捐赠760亿元,增长态势明显。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在会前对全国31个省(区、市)共计1579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过捐赠经历的人员比例达到94.8%。如果乐观一些,也许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的城市公众已经进入普遍参与公益捐赠的时代。1

 

 

        调查还发现,49.1%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监督捐款使用是每一个捐款人的权利和义务;48.2%的人将“透明度高”作为选择受捐机构的首选条件;31.9%的人对当下公益基金会慈善机构“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组数据说明,与过去相比,捐赠人的权利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地一捐了之。

 

 

        不过与此相对应,调查还发现,超过50%的捐赠者表示不会去了解资金使用落实情况,对税收优惠政策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比例超过70%。

 

 

        对比两组数据,反映出公众在理性捐赠、选择和监督善款流向和资金使用效果的期望上,与慈善信息的可及性和透明度的客观现实之间,有着极大的落差。

 

 

        事实上,慈善机构和慈善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基金会中心网(以下简称“中心网”)总裁庄爱玲表示,中心网的成立动因是慈善机构募集和使用资金的不透明状态,全国1800多家基金会的信息缺乏披露平台。

 

 

       仅以公募基金会为例,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调查,目前公募基金会披露常规信息的情况是,章程披露的占90%,理事会名单披露的占76.8%,年度报告披露的占30.4%,财务报告披露的占28%。这样的披露状况与2006年民政部颁发的《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慈善信息的可及性和透明度以及监督渠道仍然缺失的情况下,捐赠者权利意识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捐赠者能够主动去选择受捐机构,以及实施监督行为。在中国,“由于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向基金会倾斜,社会中的绝大部分捐赠资源聚集在基金会慈善会和红十字会,因此,基金会信息公开、透明对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料来自基金会中心网。)

 

 

以技术手段促发变革

 

 

        在制作“慈善地图”的时候,负责网站开发的中心网副总裁程刚惊讶地发现,中心网楼下就有一家基金会,而万通、南都和华夏基金会同在北京朝阳区的另一个大楼中。作为网站的一个内容板块,“慈善地图”利用百度地图技术支持,有趣地展示基金会的分布情况。另外,“项目地图”则披露基金会项目的分布情况。

 

 

        启动会上,程刚对初创的中心网网站进行了演示和推介。从5月开始紧锣密鼓地采集数据(包括捐赠信息、项目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基础信息),到7月8日公开展示,网站已初具其形,收录了截至2009年底注册登记的1858家基金会信息,2010年新注册的基金会的部分信息,620家机构的财务信息,440家民间公益机构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自民政部门官方网站,以及由机构提交,由网站提供分类检索和对比分析功能,例如进行资产、筹资额等指标排位。

 

 

        程刚透露,到年底计划将2005年以来全国基金会的信息基本采纳齐全,公益项目覆盖25%以上。在数据采集完善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将着手建设基金会项目数据在线,对接执行机构、受益人和捐赠机构。此外,网站的新闻中心作为核心平台,将发布基金会和公益机构的新闻动态。

 

 

        中心网的构想受到拥有50年历史的美国基金会中心的启发。美国基金会中心作为9.8万家基金会数据的信息披露平台,为美国公众打造了慈善捐助的透明钱袋。该中心除了纽约总部外,还在美国设有5个分中心,几百个合作信息采集点,除基金会的基础和财务信息,还包括核心的500家基金会的项目信息。中心网作为美国基金会中心在华首个合作伙伴,将获得后者提供的信息系统和研究能力方面的支持,以及全套出版物并开放主数据库。

 

 

       “通过信息的分类加工,产生各类信息产品,形成发达的公益技术支持标准和系统,促进行业整体提升,是一种慈善信息的技术革命。”新近成立的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中心网用信息技术解决透明问题,似乎应验了近年来颇具声势的以技术和市场手段推动慈善发展的热潮。

 

 

        中心网是包括南都、万通和友成基金会在内的20家非公募基金会和15家公募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成果。万通基金会秘书长李劲还透露,万通基金会已完成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初稿,作为工具性材料,方便非公募基金会根据领域和成熟程度进行梯次披露和志愿披露。这是2009年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的后续成果,体现了这个群体中一些有着自觉意识的先行者的努力。

 

 

 透明度引领民间慈善转型

 

 

       “中国基金会推动行业自律的历程比‘入世’还难。”推动基金会行业自律的“元老”级、功勋级人物,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创始理事长商玉生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感慨。

 

 

        事实上,中心网的出现,凝聚了公益人士20年的不懈追求。包括商玉生在内的公益人推动行业自律的努力,自1990年由14家中国民间基金会参加的承德会议就已经开始。在王振耀看来,从1998年商玉生等人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及17家基金会成立中国基金会与NPO信息网,到2005年借中华慈善大会东风成立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再到此番中心网诞生,完成了中国民间公益慈善透明行动的三部曲。

 

 

        商玉生、中华慈善总会前会长阎明复,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等人,被徐永光列为最早介入并对基金会行业自律机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NGO人士。

 

 

        到2005年中民慈善信息中心成立,背后的推手多了体制内开明官员、时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的鼎力支持。数年后加多宝集团董事长陈鸿道的出现,成为民营资本自我捐赠意识觉醒的一个典型个案。

 

 

        加多宝是徐永光在不同的场合频繁谈及的公民理性捐助的案例。陈鸿道曾在汶川地震中捐款1亿元给政府部门,结果却无法了解善款用途。在青海玉树地震后,他再度出手捐出1.1亿元,这次有了前车之鉴,毅然跳出指定的3家捐款对象,把绣球抛给了他认为透明规范的中国扶贫基金会

 

 

        在徐永光看来,陈鸿道放弃传统的慈善方式,表明中国本土捐助者的理性选择和公益领域的竞争趋势正在形成。

 

 

        从20年来民间自律行动的运行轨迹来看,从NGO率先行动、到体制内开明官员的支持,再到勃发的民营资本的觉醒,加上关注慈善透明的学者和媒体,几股合力试图打通政府、市场和非营利三大部门的界限。而合力的基础,正是提升民间慈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的共同诉求,暗含了慈善结构正在面临的一种大格局变化的趋势。

 

 

       “应当形成披露越多,获得的支持越多,披露少的将被抛弃的机制。”徐永光说。透明使公众有条件用脚投票,选择受捐组织,同时,建立在透明基础上的高效、问责的民间慈善事业,也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民间慈善的信任,减少文化心理和传统中对政府办慈善以及政府背景的慈善机构的盲从,有助于减少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干预行为,减少公众“被募捐”的发生率。

 

 

 挟透明以令“诸侯”?

 

 

        中心网的开通,既对中国所有基金会伸出了橄榄枝,同时也对它们是一种责任和压力。

 

 

        中国青基会秘书长顾晓今自问:“在捐款成为时尚和生活方式的时代,基金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创造专业价值?而做到信息公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既是一个境界,同时它更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技术和成本,也需要软件和专业队伍,它是一套有效的行动框架。”

 

 

        徐永光回应:中心网在采集信息时很难,面对技术和成本的局限,连中国青基会、中国扶贫基金会这样的先觉者都对信息披露颇感为难,其他不愿意进行披露的基金会就更不用提了。公益行业缺乏透明度意识,或者对透明度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对中心网的信息收集工作形成很大挑战。

 

 

        中心网倡言的透明度和慈善资源的公平竞争,实际上还挑战了慈善领域内长期存在的垄断格局。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说:出现突发事件后,往往(有关部门)会发通知限定接受捐赠的机构,将有合法募捐资格的其他公募基金会排斥在外。应该放弃计划经济的管制思路,使NGO在(公益)市场中自由竞争。

 

 

        7月7日,民政部会同五部委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规定这些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需要汇缴拨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慈善总会的专用账户中,由青海省方面统筹安排使用。这项规定涉及15家公募基金会和上百亿元慈善捐款,招致舆情反弹。而此前据媒体报道,正是在玉树震后,民政部以下属民间组织管理局的评级为依据,发文确认包括红十字总会和慈善总会在内的15家可展开救灾募捐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事先是垄断性认定,其后又自我否定,将这些基金会筹集的善款汇缴进政府专户,使民间组织功能萎缩,蜕变为政府的聚财之器,进一步恶化了慈善事业的活力与公平竞争的环境。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而言,正如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所言,(慈善领域的垄断格局)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缺乏对公民个人自由行动的信任和肯定。这种约束不只是来自政府和立法者,也来自习惯性倾向于认可政府背景的捐赠机构的公众。

 

 

        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心网的出现似乎还隐含了另外一层意义,即另辟蹊径,以技术和信息变革挑战体制性垄断,为新生的公民捐赠和企业慈善资本寻找一条出路。

 

 

        在庄爱玲看来,非公募基金会的大量出现,已经对公募基金会形成了很大冲击。很多企业在过去捐给公募基金会,发现其运作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拿钱自己做,又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玩、容易,在2004年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后,释放了空间,就开始做自己的基金会。而中心网倡导透明度,试图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不过,很多人看好的评估业务,并不在中心网定位的范围内。庄爱玲表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发起机构的身份与评估行为在利益关系上存在的无法回避的冲突。此外,评估也有个谁来授权的问题。

 

 

        此外,中心网也不会做成会员机构,以会员缴费多少的形式提供不同“量级”的服务,分出亲疏远近。中心网作为中立客观的机构,致力于成为信息公开的平台和提供支持服务。

 

 

        在一个公民关注公益、权利意识高涨的时代,捐助者有着更强烈的意愿跟踪自己的善款去向和使用效果。技术进步正好可以将海量的慈善信息以有效的方式低成本送达捐助者并提供监督的渠道。作为源头的基金会的透明化生存,能帮助社会形成公众和捐助者用脚投票的市场竞争压力,促成公平、高效的慈善资源分配机制。

 

 

        国际美慈组织中国主任陈一梅说,中国民间组织从透明慈善到有效慈善,再到战略慈善,推动社会进步,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已经开启。

 

 

透明,既保障散财有道,也保障聚财有道。

 

 

 

 

 

注释:

 

 

1.编者注:由于该项调查是通过网站进行,受访者从职业、年龄以及学历背景的构成上,更多来自城市有一定收入水平的阶层,加上很多捐赠是单位摊派,所以从全国范围而言,这个比例很可能偏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基金会迈向透明化生存  透明化  透明化词条  迈向  迈向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基金会  基金会词条  生存  生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