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律师网络之对话红枫中心创始人王行娟

 

 

编者按

 

    中国妇女维权界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尽管已届80高龄,但仍活跃在妇女维权运动的第一线,一直在为自己所坚信并坚守的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她就是中国第一家妇女NGO组织——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创始人、现任理事长王行娟老人。

 

    近两期月报,就让编者引领读者走近这样一个看似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妇女问题研究者,倾听她以长者的身份对中国妇女维权运动的精辟解读,跟随她一起去了解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的创建历程和运作模式,一同感悟红枫“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宗旨和执业理念,并聆听她对中国妇女NGO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寄语。 

 

本期导读

 

一、个人成长经历教会了我一个字——爱

 

【渴望爱】

 

【体会爱】

 

【感悟爱】

 

二、红枫的创建背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

 

●  关注妇女问题

 

●  经济体制改革

 

●  政治体制改革

 

●  单身俱乐部——电视台婚介会触动的灵感

 

●  制约红枫发展的因素

 

●  红枫未来的定位——继续传承,推广模型

 

三、用生命影响生命——红枫的工作宗旨和执业理念

 

【用心灵影响心灵】

 

【用生命影响生命】

 

【感触最深的事情】 

 

“唱响”中国公益诉讼与妇女权益系列之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专访“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王行娟老师(一) 

 

人物名片

 

    王行娟,女,1931年1月生,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系,曾先后在南京新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出版社任记者、编辑,1988年离休。之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现任中心理事长。1992年开通了全国第一条妇女热线,以后又相继开通了专家热线、老年热线和反家暴热线。1998年创立了为单亲家庭进行心理和社会服务的方舟家庭中心。2001年,与天津市妇联合作开展“家庭社区干预实验项目”,将法律和心理服务送进社区。2006年,针对农民工家庭普遍存在家教缺失的状况,设计了“每日家教3个10分钟”,并在2009年成立新公民家庭流动学校,创造了中国妇女维权的新模式。她的研究领域涉及青春期少女教育、妇女问题、妇女热线心理咨询问题等。

 

人物语录

 

    “你对一个人的帮助是拿你的心去帮助他,如果你的心里头有很多杂念,或者是有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观念,你就会用错,对他们进行误导,你就会对他冷漠,你就会对他评价,甚至出现二次伤害的事情。所以心理咨询更讲究一个人的心理的成长。”

 

                                 ——王行娟 

 

    创建中国第一家妇女NGO组织——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设国内第一条妇女热线,创立国内第一个关注单亲家庭问题的方舟家庭中心,成立国内第一个农民工家长学校……一连串的“第一个”背后隐藏着同一个名字——王行娟。

 

    提起中国民间妇女维权,这个名字我想没有几个人不知道。我跟王老师也已接触过好几次,但如今天这样就中国妇女问题做面对面的深入探讨却还是第一次。专访在红枫中心的办公室进行,敲门进去,狭窄的房间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有“用生命影响生命”“做女性知心人同行人”的大字横幅,办公桌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资料,墙上则张贴着红枫项目的宣传海报,挂满了无数的奖状奖章,细述着红枫20年的心路历程。

 

    满头的银丝、朴素的穿着、和蔼的面容、严谨的思维、优雅的谈吐,这是已入杖朝之年的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专访一个德高望重的妇女界长者,我想最佳的切入点莫过于从她对历史的感悟谈起为妥。 

 

一、个人成长经历教会了我一个字——爱

 

【渴望爱】

 

    从小我就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那是不可能的。我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九个兄弟姐妹,两个妈妈。其实家里并没有什么钱,我父亲跟人合伙做小买卖,卖国外来进口的糊墙壁的花纸,生意非常清淡,他一直在外打工,给人当账房先生。他娶了我的大母亲,大母亲结婚五六年后一直没生孩子,那在过去就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就由我的大母亲买了我的母亲,给我父亲当妾,由此可知我母亲在家庭的地位非常低。在九个兄弟姐妹当中,我排行第四,不是男孩,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最不受人重视的,就这么一拨哄长大的,父母根本就顾不上。所以从童年开始,我就觉得特别特别缺乏那种爱,非常地孤独、彷徨,对人生很悲观,认为这个社会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就觉得如果有人拉我一把,我的青春期不会过得那么困难。

 

【体会爱】

 

    因为自己也曾有过这种感受,所以从这里头我就体会到,人是需要爱的,爱能够滋润他的心田,促进他的成长。对人的关怀,在我自己缺乏别人对我的关怀的时候,我就体会对人关怀的重要性,所以我很希望在我自己有了一个幸福家庭之后,我也能帮助那些处在困难当中彷徨当中,缺乏这种支持的人。

 

    我感觉那些妇女下岗以后她们非常彷徨,中国妇女报那时候就登了一个妇女在河边徘徊,几次想自杀,就觉得看不到出路,在家庭中受到歧视,就是因为她下岗,她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路该怎么走。这些东西很打动我,我觉得如果这时候我能伸出手来扶她们一把,她就会很容易走过,渡过这个难关,然后看到自己前途的光明,走上自己人生的另一个道路。

 

【感悟爱】

 

    童年的这种记忆对我的感触非常大,所以你看我写的农民工家教手册,我谈到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我第一个谈到的就是爱的教育,感情的支持会让他更好的成长,懂得社会当中人和人之间是有仁爱的,很多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就是因为这种爱的缺失所以对人很冷漠的。他可以为了无聊杀人,为了刺激杀人,杀完以后他会无动于衷。归根结底,一个字——爱,因为失去爱,缺乏爱,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悲剧。

 

二、红枫的创建背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

 

● 关注妇女问题

 

    我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应该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了。最初我是从关注青春期少女问题开始的,这源于一本叫《少女必读》的书稿。

 

    文革动乱的十年使我强烈感受到做女人的苦涩。我爱人在文革初期被当做叛徒看管起来,我也就成了叛徒家属,被抄家、被审问、被歧视,一双双充满轻蔑、仇恨的目光,像一支支利箭刺伤了我的心,我第一次感到传统观念对女性的不公。

 

    当时,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位编辑组织一本叫《少女必读》的书稿,这位编辑找到了当时在中国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工作的我的老朋友楼静波,楼静波就邀我一起合作写这部书稿。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很多关于青春期少女的资料,有正面的典型,也有她们自杀、犯罪的反面材料,翻阅着这些材料,青春时代的记忆又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带着这些回忆,我把自己作为一个比照物,倾注了满腔的真情写这本《少女必读》。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此以后,我就开始了真正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1985 年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要创办一个刊物《婚姻与家庭》,我应邀参与了创刊的工作,并担任这个杂志的副主编。在此期间我亲手编发了许多女性为了婚姻自由(包括结婚、离婚的自由)而苦苦挣扎的稿件,接待了许多因婚姻问题而来访的女性。我的关注领域也从青春期少女转到了对妇女命运的关注。

 

 

 

    谈到红枫创建的历史背景,我想那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从1978年到198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已逐步深化了,在原来的政治体制下,妇女的地位应该是比较高的,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大锅饭”打破了,铁饭碗也没了。

 

● 经济体制改革

 

    1988年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女性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从共和国建立之时获得层层保护和与男性平等待遇的女性,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出现了许多处于劣势的妇女群体。当时在中国社会上发生了两件轰动妇女界的大事,一是经济方面的改革,二是政治方面的改革。

 

    第一件事就是国家搞优化劳动组合,所谓优化劳动组合,就是实行经济制度转轨中厂矿企业改革用工制度,剥离剩余人员。因为要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一转换需要安置大量人员,有时候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工厂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剥离一部分人员。这一年,国务院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优化劳动组合的试点工作,在试点中,就发现首当其冲被“优化”回家的基本都是女工。为此,全国妇联的机关刊物《中国妇女》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热点,在刊物上开展了一个长达一年之久的题为【1988:妇女的出路】的大讨论,其间,它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妇女的出路是不是只有回家?一些被优化下来的女工也在这个讨论中谈了自己的苦恼:失去工作之后,有的受到婆婆的歧视,挨丈夫的打骂,有的甚至想跳河自杀。而社会上「妇女回家」的老调又重新被提了出来。当时有人估计,全国将剥离3,000万职工,其中60%- 70%会是妇女

 

    很多女工都觉得只有参加公共社会劳动才算是妇女解放,可现在她们当中一大批人被“请”回了家,她们心里都没法平衡,她们不解为什么社会发展了,妇女地位提高了,而自己却失业了,当时叫下岗了。

 

● 政治体制改革

 

    此时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步入深化期,当时发生在妇女界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在各级党政机关从政的女性数量出现大幅度滑坡的局面。

 

    事件的导火索是:1988年正是换届选举的时候,我国的选举制度从过去的等额选举制发展到实行差额选举制,这一差额的结果就将妇女全给[差]下去了,当时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四套领导班子里一个妇女都没有。在北京的一个郊区县,还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连选妇联主席都是个男的。为此,《中国妇女报》在第一版开辟专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一些男权中心的卫道土甚至在讨论中发表了很多谬论,诸如攻击妇女从政是「牝鸡司晨」等等,重弹「女人是祸水」的老调。我深深地感到,女性如果自己不出来呼吁、呐喊,解放后中国女性获得的政治参与权利可能会得而复失。同时,在妇女参政的问题上意见的分歧,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要在社会上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还需要很多人做很多努力。

 

    1988年初,我离休了,经过一番考虑和选择,我决定把自己离休后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办一个民间妇女研究所,研究新时期的妇女问题,老伴也很支持。

 

    之所以要创办这样一个民间组织,也是因为当时在全国没有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全国妇联只有个婚姻家庭研究会,他们只研究婚姻问题,好像妇女所有的问题就只有婚姻家庭问题。而这些妇女就感觉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了,这种状况其实在前苏联解体之后也出现过,前苏联解体成很多个独联体国家之后,很多妇女都觉得自己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了。

 

    因此,在国家这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妇女,当时尚无人研究这个问题,那年我正好从岗位上退下来,我就觉得自己有这个愿望,也有一定的能力,我能不能办一个妇女研究所来专门研究妇女问题,红枫最早的名称叫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妇女研究所,我们开始的第一个课题就叫妇女就业,第二个课题叫做妇女参政。

 

● 单身俱乐部——电视台婚介会触动的灵感

 

    单身俱乐部是妇女研究所举办的一个非盈利的俱乐部,我们收三块钱的门票,这些钱全部用在他们身上,不赚钱,也不搞婚介,里面组织了很多小组,如旅游小组、写作小组、摄影小组、唱歌小组等,这些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自己应归属的小组组织活动。

 

    当时的红枫已经挺有名气了,在北京电视台有个叫杨光的女孩主持一档婚姻类节目,介绍解决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的问题,她把我作为专家请过去做咨询,我就发现一些年轻的女孩把自己的材料都公布在墙上,每个人自己挂一个牌,把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愿望、兴趣爱好等公开,相当于征婚。杨光就在会上喊,A号呼B号,C号呼D号……A、C号来到跟前一看,B、D号是个中年女性,掉头就走。而一些年轻漂亮的女性和一些中年的男性副教授身边却围绕着一大群人,很受追捧,这些大龄知识女性觉得很受伤害,很多人都表示以后这种活动再不会来了。看到这种情形,我就想能不能办一个周末俱乐部,让这些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在一起有一个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的场所。这种想法就是因为看到北京电视台下面办的这种婚介会而突然产生的,那简直太伤人了,举办这个周末俱乐部也是出于对他们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

 

    这个俱乐部一直办了七八年,大约持续到1998年,后来我发现问题很多。有些条件好一点的男性结识一个女性之后,却老是在想明天可能会来一个条件更好的。在那里,每周我都组织一些沙龙和讲座活动,但是他们都坐不下来听,他们的心太浮了,老是想着出去跳舞,看看是不是又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所以后来我就停掉了这个俱乐部。

 

● 制约红枫发展的因素

 

    我觉得有这么两点:

 

    第一,红枫的纯草根性。

 

    像红枫这样一些纯民间的组织,后面没有政府背景,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谢丽华她就不一样,她是中国妇女报的副总编,农家女杂志是国家批准的刊物,她可以借助全国妇联的系统开展工作,因此,农家女既具有政府的许多优势,也具有民间的优势,这两套东西他们可以合着做。

 

    我觉得这块牌子很重要,而红枫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知识女性的我创建的一个纯粹的民间妇女组织,它的纯草根特点使得它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就显得很困难。比如资金方面,像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基金会就不愿支持我们,他们就愿意给全国妇联,一个项目就一百万,但是我们就不可能得到,他们似乎非常愿意与政府合作。这是最大的差距。

 

    第二,红枫的服务领域。

 

    我们主张搞专业化,我们专做心理咨询,这很难得到政府以及基金会的认同,中国人不认心理咨询。人的生存权首先是吃饭,所以扶贫是各个资金会最愿意资助的,此外扫盲、艾滋、法律和环保也是他们关注的领域,但是对于心理咨询很多基金会明确表示不支持,他们认为这个太奢侈了。真的如此吗?中国的自杀率这么高,每年还在呈现上升的趋势,为什么?因为人的内心不和谐,男女的不平等,生活在现在这个比较讲究物质享受的时代,人们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素质非常脆弱,遇到一点小挫折心底防线一下就垮掉了,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小问题。可是很多人就认为这些不重要,所以我们很多项目申请不到经费,没有经费机构就很难运行。

 

    第三,红枫的注册问题。

 

    到现在我们还是工商注册,一直想申请民政注册都未获批,所以我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个注册问题。我们当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扭转我们的财政状况,二就是解决注册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是令人头痛的事情。

 

    第四,人才的匮乏。

 

    因为经费申请的困难,我们的工作人员待遇都比较低,要吸引人才加盟,当然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能不能留住这些人才,我只能靠让他们成长,但是如果没有多少项目可做,他就没有成长的空间,他必须在工作中锻炼才能不断成长。

 

● 红枫未来的定位——继续传承,推广模型

 

    红枫经历21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需要有人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把红枫很多成型的模型能推广下去,这些模型下面我会做一个简单介绍,我觉得这很重要,也是我的期待,是我对红枫未来发展的定位。

 

现在红枫正在改选,会有新的理事长产生,我的年纪大了,就不再继续担任了。我相信,新的理事长会把红枫带到新的阶段,我算是做了一个铺垫吧。

 

三、用生命影响生命——红枫的工作宗旨和执业理念

 

【用心灵影响心灵】

 

    红枫“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理念,是2001年后提出来的,其原型是一个社工专家讲的一句话,他说,“用心灵影响心灵”。作为一个社工,他去帮助弱势人群,给予他们的不是什么福利待遇,而是一种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这一群体的关怀,启发他们自主的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此,他觉得社会工作者的执业理念都应该是用心灵去影响心灵。

 

【用生命影响生命】

 

    后来,这句话传开以后,就逐渐变成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猛然感觉到我终于找到了能最好地表达和支撑红枫工作的理念,因为心理咨询能做的工作就是把自己人生的经验以及自己对弱势人群的关爱通过表达来影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影响他的生命,使之获得新生,重拾人生道路上的新希望。

 

    如果一个人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有人伸出手拉她一把,给她精神上的鼓励,她会比较容易克服困难,跨过眼前的这些难关,找到生活的新支点。因此,我觉得应该是传播这种爱,当一个人生活快乐的时候,她不会来电话的,只有当她面临困难的时候她才找你,这时候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就很重要,她就会感觉到原来她并不孤独,她也不是一个人,还有许多人跟她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支持她,鼓励她,帮助她。

 

    你对一个人的帮助是拿你的心去帮助他,如果你的心里头有很多杂念,或者是有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观念,你就会用错,对他们进行误导,你就会对他冷漠,你就会对他评价,甚至出现二次伤害的事情。所以心理咨询更讲究一个人的心理的成长,林梦平就说这是对一个心理咨询师终生的要求,这种成长正是一种凝聚力,把许多志愿者凝聚在红枫的周围,成为了红枫的骨干。红枫中心是以志愿者为主体的,你看我们的热线,都是志愿者,一天六个志愿者来值线,我们热线的志愿者都在传播这种爱。

 

【感触最深的事】

 

    在红枫这20来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在这里,我就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吧:

 

    第一个是家庭暴力的案例。你们从法律方面帮助她们,我们则从心理方面帮助她们,在她们拿起法律武器之前,首先需要有一个心理的成长,然后在法律帮助之后,她们还有一个怎样面对新的生活的过程。我们做过这样一个案例,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认识了一个男人,之后约会时被强奸了,那个男的让她三次怀孕,三次堕胎。第四次怀孕后,医生告诉她,要是再做人工流产,她会死在手术台上。这个男的不光约会时强奸她,平时也有暴力行为。无奈之下,她只好嫁给这个男人,生下了一个女儿。婚后,丈夫仍不断殴打她,而且还伴有性暴力,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打她,她完全变成了丈夫发泄性欲的工具。甚至有一次,她丈夫还找来一个男的,强迫她与那个男的发生关系,他自己坐在旁边看着取乐,完全是心理变态。在丈夫眼中,完全没把她当人看,她数次想自杀,最后走投无路之下来找我们,我们接待了她。她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行娟  王行娟词条  红枫  红枫词条  创始人  创始人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对话  对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