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起随着地震等灾害频发,大量的民间组织开始涌到灾区,跟政府一起开展灾后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然而,在目前的救灾体系中民间组织能够做什么?优势在哪里?友成基金会秘书长甘东宇在四川德阳市政府与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可持续发展论坛─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研讨会”中总结友成经验,提出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三个优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并提及已着手搭建“友成民间应对灾害管理网络”,希望集结众多企业与NGO的力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优势。
在论坛上,友成基金会作为民间机构协办方代表,也邀请了“友成大学灾害管理高级研修班”近二十位关注灾害应对管理的NGO从业者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者一同与会,与各界人士分享民间机构参与救灾的理念与实战经验。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
甘东宇在论坛中指出,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三个优势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因为“灵活性是民间组织最大的特点”。2008年5月12日友成正庆祝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地震发生后旋即放下手边的工作,由创始人王平理事长率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开第一线的紧急救援工作。今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地震后,友成汇同救灾应对管理网络的合作伙伴益行工作组第一时间到达盈江,搭建公益组织联合工作站,协调各方资源并提供救灾志愿者后勤支持。
“在盈江发生地震几分钟后,国家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就打电话给我们,说从仪器上侦测到地震,希望透过我们在当地的志愿者或合作伙伴了解现场的破坏程度。我们便透过合作伙伴找到当地的小学校长直接与曲总工程师通电话,介绍现场情况。”甘东宇说到,民间组织的志愿者作为第一响应人进行情报速递,为专业救灾队伍及国家地震局的决策提供判断依据,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这就是民间组织在“第一现场”的优势。
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就更能贴近了解灾民的“第一需求”。他指出,西南大旱大家都觉得要送水的时候,一线的志愿者和民间组织根据实地调查反映的情况恰恰是相反的,因为政府负责起送水的共作,受灾地区是不缺水的,而是缺储水的容器。得到消息后友成便决定做储水柜,在44天内在广西、贵州、重庆建了130多个不锈钢的水柜,解决了当时的储水问题。
“民间组织其实可以联合起来搭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一起发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求的优势”。甘东宇提及,今年友成基金会开始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容易发生特大灾害的地区建立了民间灾害管理的三级网络:先透过与企业等“资源机构”的合作聚集资源投入灾害管理,再通过中心城市的“枢纽结构”协调众多草根的“实施机构”,在灾前推动防灾减灾的培训,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与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在灾难时带来的危险。
而这种以民间组织为基础的灾害管理网络,更形成了有效的信息链,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快速地聚集众多机构一起有系统、有序列地参与到救灾过程中。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也能让所有的民间组织也能依自己不同的专长,多元地开展各种相关工作。
作为民间灾害应对管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份,5月11日,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友成基金会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成立“巨灾救援基金”,用于培训救灾志愿者、推动灾害管理领域研究,以及建立有效的“地震灾情速报网”,更好地应对地震巨灾。甘东宇指出,这是地震局首度与民间机构正式携手合作,也是民间机构参与救灾的重要标志,希望友成能够有效地探索和推动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灾害管理中的合作,建立民间参与灾害应对的平台和网络,同时也希望国家在灾害应对当中积极引入民间的力量,形成更有效的合作和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