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方钢,性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性多元、性教育、男性气质、性别暴力研究,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召集人,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秘书长“联合起来制止针对妇女暴力运动”男性领导人网络中国唯一成员。
前段时间,同性恋亲友会的阿强写邮件来,请我在同志亲情微电影《回家》中扮演出柜男同性恋者的父亲一角。阿强特意说:“三分钟的小片,不会占您很长时间。”
影片讲的是一位读大学的男同性恋者,向父母出柜,两年后被父母接纳,母亲在春节前打电话让他回家过年的故事。该片已在2015年春节前在互联网上发布,鼓励同志父母接纳孩子。绝对的正能量!
视频地址:http://v.qq.com/cover/2/28maib1drtkbq07.html?vid=t0146tdqhhe (时长6分47秒)
既可以为同志公益做贡献,又可以过一把当演员的瘾,何乐而不为?我立即欣然应允,零片酬友情出演!
真参与拍摄,才知道拍电影有多辛苦。拍摄那天,我早晨九点出家门,夜里十二点半回到家,累惨了,但一天的努力也只会剪成二分钟左右的内容。我心想:拍电影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幸好没当明星!
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拍过五六遍,即使导演当时觉得一次成功的镜头,也要再补拍几遍备选。等“儿子”回家时,我站在公交车站,迎风对着电话喊了十几遍“到哪儿了”;因为进“家门”时太客套,明显不像回自己家,结果进了四五回家门;一盘煮好的饺子,往餐桌上端了六次才过关,凉了还没吃到嘴;……只有拍晚餐的镜头时,我们演员都希望多拍几遍,因为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正好可以多吃点儿。导演后来看到这段小片时说:“真吃呀!”镜头里我们都在狼吞虎咽!
需要一提的是,我可不只是演员哟。作为一名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学者,我还给影片中的情节提出多条修改意见,从而避免了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强化。
看脚本时,我便注意到几个性别刻板印象的呈现。比如,儿子回家时,妈妈在做饭,爸爸在看报;晚间,爸爸看相册,妈妈给爸爸端茶水。前者呈现在的是女人做家务,男人不做家务;后者呈现在的是女人为男人服务,照料男人。
编导当然无意通过此剧进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塑造,但是社会中长期约定俗成的“文化”,使我们无意中在复制与强化性别偏见。我立即提出修改意见,将前面两个情节改为:儿子回家时,爸爸和妈妈一起在厨房做饭;晚上,妈妈看相册,爸爸关爱地给妈妈端茶水。编导爽快地同意了我的修改。最后拍摄时,因为厨房现场小,就变成我一个人在里面做饭了。
说的就是这一幕
上桌吃饭时,我发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无意中又被呈现出来了:长条桌,父亲在中间坐大靠背椅,母亲和儿子分坐两个侧面坐小的无靠背椅。这又成了清晰的男人、父亲居核心,妻子和孩子作陪衬的布局呀。我立即提出,至少将三张椅子换成一样大的,但现场没有一样的三张椅子。编导劝我:“您还穿着做饭的围裙呢,坐中间也不影响您参与家务的形象。”但我还是坚持坐在侧面,让母亲坐中间的大椅子。
也许,在别人看来我有些“刻意”和“娇情”,但在社会性别学者的眼中,这些改变却是必须的。感谢导演对我意见的尊重。阿强说:“我们这个影片不仅宣传同志权益,还宣传了性别平等,多好呀!”
参与拍摄,我最大的收获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同志父母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影片中扮演妈妈的演员在真实生活中便是一位同志母亲,她在片中的情感投入令人动容,一度现场无人不陪她落泪。我真心希望这部影片也有助于公众对同性恋者和他们的家人采取更接纳的态度。
虽然拍摄当天我想:这辈子再也不演电影了。但回到家,歇了一天,休息过来,我感觉这一天的体验真是超值!
原标题:亲情微电影《回家》为何让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