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中 草根NGO甘肃绿驼铃发起人,现任太平洋环境组织(PE)中国项目协调人、全球环境基金(GEF)NGO网络东北亚协调人、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中国顾问
2012年9月,在草根NGO工作了8年后,我加入了一家国际NGO,负责其在中国对环保NGO的资助和能力建设。随着职责和角色的转变,离泥土和实务项目距离远了一些。但从“媳妇熬成婆”的那一刻起,我也能真切体验到“资助者”——这一“公益圈”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位”,开始考虑应该成为怎样的资助者。
我不赞同“屁股决定脑袋”之说,因为只有“脑袋”能决定“屁股”坐哪,更能决定将以怎样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屁股”所处的位置。
和大多数草根NGO组织一样,在发展过程中我遇见过许多对草根组织提供资金、能力和信息等全方面关怀和支持,至今仍然是良师益友的资助者;也难免都有一段受到资助方各种压迫和不平等对待的“血泪史”。积极正面的资助者在此就不多说了,NGO的年报和各种文章能读出很多真挚的感谢。负面的,也就是NGO在资助方那些年受到的那些委屈,很少有草根NGO公开的讲出来(此文中 的许多观点,我也是熬、忍、憋到现在才敢说的)。环保NGO领域我只记得自然大学的冯永锋校长和云南生态网的陈永松老师对基金会的公开批评,他们两位都我所敬佩的人。
大家很少说“坏话”的原因估摸包括:1)大多NGOer都是好人,好人的包容和承受能力都很强,要在“忍辱负重”中前行;2)东方的文化中凡事要给对方一些面子;3)NGO的资源仍然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草根NGO还没有能力可以洒脱的对资助方说“NO”,要维护好关系;4)以大局为重,为了公益行业的整体形象还是忍了,毕竟资助方还是真金白银的出了“干货”,比起那些“为富不仁”的企业和个人已经超越了许多;5)找不到对资助方的投诉渠道(我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国内某著名基金会的高层管理人员,便抱怨了和其合作中受到的“伤害”,高级管理很诧异这些负面信息,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6)NGO都很忙,不停的“筹款——做项目——写报告”循环往复,没时间去批评。
许多资助方都会提到“资助过程是一个资助者和被资助者相互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除了“吐槽”和抱怨,我列出了理想中资助者应具备的“资助者心态”,希望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
“平等”的心态
哪怕是最强势企业家或退休官员成立的基金会,也不会霸气的直接说“老子出的钱就该听老子的”。所有的资助者都会说“我是为被资助者服务的”,但问题不在于你怎么去表述,而在于你真正的心态、理念和实际的行为。
作为资源的掌控者,资助者是否能平等的去对待NGO,是否能平等的同他们沟通对话,是否能平等的同他们合作,尤其是解决分歧的过程中。大多数资助者都会不承认自己有过“不平等”地对待,那么我们是否抱怨过被资助者能力不足,觉得他们“笨”?我们是不是厌烦于多次催缴报告,抱怨他们效率低、有拖延症?我们是不是曾经威胁过“你再这样以后不资助你了啊”?我们有没有向被资助者妥协,是不是坚定的认为,“我比你懂得多,你应该按我说的去做”?
我们都明白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当地的机构和当地人,那么资助者更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与当地机构和当地人来一起努力。“平等”不只体现在言语,更在于尊重并学习被资助者的经验、知识、文化、传统和习俗;在于懂得换位思考,避免以资助方和个人的判断标准来评价对错好坏;在于真诚的沟通,对被资助者发自内心的认可、赏识和鼓励。
“理解”的心态
我的益友小军有段分享:“我以前经常批评草根组织的不足,但当我自己开始做一家草根组织(雨田),理解到草根组织的艰辛和不易,便不再批评”。小军现在也是一位资助者。在此不是要求每一位资助者一定要有“草根”的经历和背景,但资助者,尤其是对草根NGO提供资助的,至少应有一份对“草根”组织的理解。
从外部看,大部分NGO都是崇高而光鲜的,为了一份公益的使命,为了个人的理想,奉献服务于社会、环境和人民。但从内部看,却多了一些“不是那么理想的理想”和“不是那么美好的美好”。如果用以下问题来批评草根NGO,估计没能免于“躺枪”的。
某组织只有热情,没有战略规划,没有长期目标,没有核心竞争力……
某组织就是那么些人在自娱自乐,不从需求出发,不从问题出发……
某组织的负责人个人英雄主义太浓,组织就等于他/她一个人,没有人才培养也留不住人才,没有可持续性……
某组织的工作人员能力太差,项目书乱七八糟,一点逻辑都没有……
某组织连一个专业财务人员都没有,账目十分混乱……
某组织的项目都是模仿其他组织的,一点创新力都没有……
某组织从企业拿了一大笔钱,帮企业卖产品去了,变味了,变味了……
某组织获得了政府购买服务,还能不能独立的监督政府,看来要被“招安”了……
某组织什么都做,什么项目都申请,没有专注,没有聚焦……
某组织都是一群年轻人,太不稳定,是否能持续下去,还要再观察观察……
某组织的成员都是从企业出来的,动机是否单纯,还要再观察观察……
某组织成立了十年还是这个样子,能否成功转型,还要再观察观察……
如果以上言论仅仅是NGO工作人员互相发个牢骚或对问题纯技术层面的切磋也无可厚非,但当这些话在当事机构不在的情况下从一个资助者嘴里说出,用以证明自己的工作多么重要多么辛苦,就显然格外的刺耳。如果被资助者都没有这些问题了,要资助方的这些工作人员有什么用?
不得不说,在NGO仍非主流化的今天,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有企业、政府背景的资助方代表似乎无法理解:有些时候,草根NGO不是能力差,而是工作压力大,太多的事情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有些时候,NGO人员流动性大,那是因为许多资助方不支持或限制NGO人员工资,NGO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员工作为个人的长远发展而不得不忍痛将其“推出家门”;有些时候,NGO项目的拖延是因为NGO承担着更多项目书以外的职责,NGO将其视为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而无法拒绝;有些时候,NGO不是不要专业化、规范化,而是因为草根组织的初衷仅仅是所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他们不懂管理、不擅于管理,更请不起职业经理人。
如果资助者理解了,那么相信工作中批评和指责会少一些,赏识和鼓励会多一些。想起我曾参与执行过的一个世行赠款项目。由于当时项目设计经验的不足,也由于为了提高竞标成功率尽可能的增加项目内容,原来计划一年期的项目用了三年才基本完成。三年间我们两次向资助方申请项目延期,所幸都得到了批准和理解。项目完成后,我们才可以拍着胸脯说,这个项目我们是踏踏实实做完的,这个项目中每一笔财务都是真实的。试想如果这个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当时没有得到资助方的理解,那么我们要面临的选择是:要不承认项目失败,项目中止,退回资助;要不编造项目报告和财务将资助方“糊弄”过去。
“信任”的心态
和朋友们讨论国内外基金会的区别,其中之一便是:国际基金会资助的基础是“信任”,国内基金会资助的基础是“论证以取得信任”。
个人感受,国内一些基金会总是带着怀疑态度对待NGO组织,资助前要求NGO证明工作人员的能力,证明项目运作的经验,证明财务的规范,证明当地的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等。这还不够,还要签“承诺书”,立“投名状”。资助给出去了,还是不放心。一些资助者,会把“手伸得很长”。
“手不要伸得很长”并不是“不要伸手”,到底“伸多长”才是对被资助者适度合理的帮助和引导,“伸多长”会质变成资助者的“控制”和“干预”,这就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度”把握的好坏则是取决于资助者对被资助者是否有信任,也取决于资助方代表的个人理念和职业素养。
资助方要信任合作伙伴,也要珍惜自身的声誉,获得伙伴的信任和认可。有些资助方似乎有些苦闷,钱没少花,工作没少做,却换不回一个好口碑。2013年底的“百家NGO眼中的基金会”排名让一些“不差钱”的资助方非常尴尬。人与人、机构与机构、国与国之间的相处都是一样的,给予真诚便能收获真诚,给予尊重便能收获尊重,给予信任便能收获信任。若只是给钱,以上的不一定有,只能收获发票、收据、项目书和报告。
分享一段作为被资助者的“血泪史”吧。2010年,绿驼铃申请国内某基金会一个两年16万元的机构发展资助,获得了批准,基金会网站上也进行了公示。继而,我们提交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但是基金会项目人员觉得我们的计划和她想要的不一样,我却坚持着“不妥协”原则。其实我个人经常没什么原则,但在代表草根组织时原则是一直有的。于是该资助就一直拖着,一直拖到2011年初,基金会以预算花完为由电话通知资助取消。敝组织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好在至今还没蜕变成“贱骨头”。本着不哭、不闹、不卑、不亢的原则,我代表组织平静的要求基金会将我们的名单从其网站资助公示信息中删除,然后转头对机构成员说:“在此基金会做出正式解释和道歉之前,我们不要再和他们有任何合作”。
坚持原则,撑起两根穷骨头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些草根组织希望在带来社会和环境改变的同时,也推动着资助方一起共同成长和进步,即使路会很长。希望资助者信任合作方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合作方的信任和尊敬。
“包容”的心态
公益圈(读二声)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纠纷,就有帮派。一些能力建设项目把江湖中的人组织到一起,让大家唱啊、跳啊、哭啊、笑啊,然后告诉大家“你们是一家人,你们要团结,你们要合作,你们要一起努力”。学员们挽着手,含着泪光,点头赞同……
出了戏,江湖依旧……
资助方的江湖也会因为背景、关注、兴趣、理念和使命的不同,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对资助有不同的策略和方向。
和而不同,有共同愿景的小伙伴们一起继续愉快的玩耍,对其他的小伙们仍以欣赏的眼光、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和了解,这便是包容。
对于资助者而言,即使对一些个人、组织不太熟悉,或是对他们的工作方式不太认同,甚至觉得他们不够可爱、不招人喜欢,但资助方代表仍能从基金会策略和社会价值角度公正的评审资助项目,这便是包容。
一些组织最痛苦的事之一是资助方代表的变更,一旦遇上了那种有野心但没实践经验的,则是痛苦中的痛苦,多数情况只好顺着新任资助方代表的意向对项目进行紧急的临时调整。资助方代表如果能抛弃个人喜爱和成就感等因素,能虚心接纳前任的基础和经验,能保证资助方向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这便是包容。
总之,一个资助者的能力有大有小,对社会的贡献有多有少,但只要有了平等的心态、理解的心态、信任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就是一个高尚的资助者,一个纯粹的资助者,一个有道德的资助者,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资助者,一个有益于社会和环境的资助者。
【资助者说】是社会资源研究所(SRI)推出的专注于探索基金会有效资助的微专栏,每周一与大家见面。该专栏将邀请在基金会一线工作的资助官员,为大家带来鲜活的资助体验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望能成为基金会资助者、项目官员以及公益组织从业者加强了解、自我提升和促进交流的虚拟平台。
同时,我们也期望这个专栏是由实践者共同完成的,从而呈现异彩纷呈的真实世界的资助。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众多尝试中走出自己的道路,让基金会资助工作成为激动人心的最美好的事业。觉得不过瘾,想分享自己的看法或经历,欢迎随时联系。本专栏文章均为原创,版权所有,欢迎在注明作者和出处的前提下进行非商用转载。评论或投稿,可以直接回复本账号,或发邮件联系社会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涛:tao.liu@sri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