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于用“乡村夏令营”替换“短期支教”的倡议

各位伙伴和益友:

  你们好!今年六一在烟台参加半岛论坛时,我向张龙、张广义以及在场的众多大学生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今后,把“大学生短期支教”(包含暑期支教和寒假支教)的名字,改为“乡村夏令营”(及冬令营)。

 

【说明】

 

  很多时候,名字这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新的事物,都是从听说一个名字开始,并且事物的名字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某种类似成见的固执的甚至不可磨灭又难以改变的印象。关于名字和概念,中西方的许多先哲都对此有过深刻的思考和论述,我就不展开说,只再举一个例子。

  “大学生短期支教”这个名字,虽然多年来,我们这个领域里面的伙伴和益友,已经知道这个项目并不是去支持教育、支持教学、支持教师,而是“乡村孩子的夏令营,大学生的成长营”(萤火的口号)。然而,我们这个领域和圈子还很小,更多的人,更多的大学生,包括已经关注和准备去短期“支教”的大学生,当他们一听到“大学生短期支教”这个名字时,头脑中立刻就是——大学生在讲台上讲,乡村的孩子们在座位上拿着课本听——这样的第一印象。

  就算是改为李英强所说的“新支教”,还是如此。因为,在新支教这个名词中,重点仍是“支教”,“新”不过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所以,我强烈提议,至少从心平基金会的公益伙伴们开始,今后不再使用“大学生短期支教”(或者“暑期支教”、“寒假支教”这样的名字,而改用全新的“乡村夏令营”(及冬令营)。

  我的孩提时代,在陕西汉中的一个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县城度过,按照国家对城市的定义,我其实就居住的乡镇。

  那时的我,曾经深深地羡慕大城市里孩子的“夏令营”和“冬令营”,因为我可以猜想到,夏令营不是上课,不是学习文化知识,我知道夏令营意味着艺术、体育、诗歌、远足,意味着离开父母的探险,意味着听到标准的普通话甚至是英语,意味着与作业无关,意味着与老师和校长无关,意味着将结识新的朋友,意味着共同的经历和小小的挑战。夏令营和冬令营,光是这样的名字,都让我这个乡镇的孩子怦然心动不已。(想想,如果你做的是夏令营的事,但告诉我的名字是“支教”,我这乡镇孩子的内心,不抵触就已是万幸了,让我一下子就喜欢,绝无可能。)

  其实,夏令营最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黑暗中对话”的创始人安德烈·汉尼克所说的,学习和成长的唯一方法——对话。

  乡村夏令营就是一场广义的对话,是城市和乡村的对话,大学生和孩子的对话,东部和西部的对话,被应试教育折磨过的孩子和正在被折磨的孩子的对话。

  对话的结果,是对话双方都拥有一段共同学习和成长的非凡经历。

  题外话:光是“支”这个字,我就不喜欢久矣。多么的不平等,多么的自我,多么的独断,多么的不美好。

  因此,支农、支医,统统都不喜欢。话说,这都是谁发明的词?

  如果,从我们开始,逐渐把“大学生短期支教”还原为“乡村夏令营”(及冬令营),乃至最后成为全国大学生、媒体和舆论的广泛接受的说法。那么,今后有志于此公益行动的大学生的学弟学妹们,他们会少多少误导,少多少弯路。他们从构思和策划阶段开始,就很难再钻回到语文课、数学课这样的“支教”的套子里去。

  所以,我强烈希望,心平的公益伙伴们,从现在开始,就不再使用“短期支教”的说法,而采用“乡村夏令营”的说法,并从你自己开始,推广到你的合作伙伴,再到你们合作的大学生社团,再到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再到与你们接触的所有媒体和网站。

  谢谢。并祝各位夏季安康!

 

伍松

2014年6月26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支教  支教词条  夏令营  夏令营词条  倡议  倡议词条  替换  替换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