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10多个领域中,教育、救灾、环保往往是企业所乐捐的。对那些相对边缘的议题和群体,国内企业问津者少。然而,今年2月阿里巴巴安排了10对中国同性恋人前往美国加州洛杉矶结婚,阿里巴巴承担了全部的费用 。在2015年年初得知这个消息时,为阿里巴巴对同性恋群体的友善感到惊喜,笔者想将其纳入本报告的案例中。但几次接洽无果。据悉,承担这个项目的并不是CSR部门,也不是阿里巴巴的基金会。业内专家分析,同性恋群体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市场力量或许是这个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竞争加剧条件下,企业也认识到,社会资本投资回报率更大。市场的力量在推动企业将盈利与企业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这会成为趋势之一。一些消费者调查也显示,中国消费者愿意消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
对于公司来说,结合自己核心优势,选择重要的切入点作为公司CSR的核心议题,既能够为自己带来商业的价值,也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战略公益”、“CSR3.0”这些概念代表了最新趋势。
业界专家认为,所谓战略公益基本上不是一个伦理道德、也不是企业公民的规范性概念,它是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的情况归纳出来的。很多外资品牌也是经过多年发展,在外部的诸多压力下才从被动转为主动去做战略公益。如今中国的媒体,尤其是市民媒体、网络言论变得越来越开放,并开始对企业的行为构成压力;此外,还有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压力,这些都是推动企业逐步主动做战略公益的力量。战略公益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是捐钱的问题,它可以设计更具持续性的产品,甚至可以重整供应链,增加企业竞争运营的优势(钱为家,2011)。
2013年英特尔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生态圈”概念,是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不断升级的成果。英特尔认为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经历了从CSR1.0到CSR3.0的演进,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价值也得到不断提升 。在CSR3.0阶段,英特尔通过发现、识别和理解社会需求,与各相关组织开展跨界合作的创新活动,以社会创新的视角共拓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新途径,并实现价值升华,促进价值共享,在CSR3.0阶段强调价值共享和跨界。
CSR1.0指的企业早期单向捐钱给慈善机构,并不直接参与项目,对项目的执行和结果也不关心。对企业的回报可能是一个“名声”。这是传统企业慈善阶段。进入本世纪,企业开始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很多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将CSR策略融入到公司核心战略中,与业务发展结合更紧密,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互相促动,实现双赢,这是CSR2.0阶段。2007年以后,英特尔等率先提出企业责任社会化,通过跨界合作,跟其它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公众一起,系统地催化整个社会的创新体系,并使它可以持续发展。通过整个生态链的发展,让整个行业、整个社会都能从中获益,这开始进入CSR3.0的新阶段 。
张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从英特尔CSR 1.0到CSR 3.0概念的提出,到迈克尔•波特创造共享价值(CSV)理论被更多企业作为CSR升级战略而采纳,这意味着企业在社区投入方面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以前一提起CSR,就立刻联想到社区公益与慈善捐赠,与责任运营所涉及的道德合规,环境健康安全以及供应链管理相互脱节甚至对立。而CSV则强调企业与社会共同价值的创造,重新定义企业的价值链生产率,重新构想产品与市场,让社会需求空缺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这对企业意味着被赋予新义的CSR不再受限于企业慈善预算,甚至可以通过“改造”或“优化”企业管理预算而实现更大价值。对于与企业合作的公益组织而言,张晖认为至少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企业对影响力较低的传统慈善投入改(xue1)造(jian3)造成“低附加值”的慈善组织和项目会遇到筹款难题;而另一方面那些与企业有许多业务“交集”的公益组织则可以把合作从公益慈善扩展到责任治理,从而切到更大份额的CSR蛋糕。(张晖,2014)
CSR和CSV对比,来源:善天下中文网 “公益组织专业之路”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3个层次
CSR 3.0也好,CSV也罢,目前还是在一个理论和尝试阶段,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把它作为一个新的战略投入方向来去考量,有一些公司甚至把CSR部门直接改名叫CSV部门。2010年7月李连杰壹基金、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和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达能共同基金合作启动了一项可持续性创新型“公益性社会项目”——“婴幼儿辅食营养起跑工程”, 这个计划用于帮助减轻中国农村地区营养不良问题,包括在中国建立并试验一个全新的公益性社会企业模式。“婴幼儿辅食营养起跑工程”希望通过教育使更多家庭认识辅食的重要性,从而改善婴幼儿营养。张晖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创造共享价值项目,因为最终它是要生产,要卖钱,要支持二三线城市营养不良群体,所以理论上可以有持续性。但据悉壹基金退出,友成也停止了这个项目。
这个趋势对公益组织意味着,以前企业这笔钱本来是投给公益组织的,现在变成企业回流了,可能最终还会投给公益组织,但是这个过程和比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公益组织形成了挑战。企业在选择公益组织的方式上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习惯于企业传统慈善的公益组织可能逐渐会失去这笔企业的资助。这个可能是对公益组织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传统模式的公益组织。另一方面,在“洋概念”本地化过程中,也要“接地气”,能够很好地结合国情,地缘与民风。
CSR发展的另一个新的变化是企业社会责任被重新定义,或者说这个定义被真正解释了。以前说企业社会责任,大多理解为企业公益,或企业志愿者、企业慈善。现在有一个回归本原的趋势,即企业的基础责任。例如,一家公司拿了慈善大奖,但又被媒体曝出道在营销方面有失责行为。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无论做了多少公益慈善的事,但如果基础责任出了问题,还是会受到来自于政府、媒体、公益组织的挑战。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大多数企业正在重归基础,回归本源(张晖,2014)。
此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光环逐渐淡去。一是在捐赠额上比不过国内企业,二是在很多领域,包括跨国企业在社区投入上,越来越多本土企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创新,在很多层面已经超越了很多传统的跨国公司的企业在中国做社区、做社会创新的模式。第三,CSR经理人和企业CSR部门的崛起。这对公益组织首先是个利好,因为企业既然设置专门的部门,必然有专项的资金投入维持这个部门运转;同时在企业社区投入或者企业公益方面也逐步走向专业,企业未必擅长做公益事业,可能把钱投向专业的公益组织。企业公益还在起步阶段,公益组织通过专业技能来帮助企业,所以这也是一个趋势。
总之,无论是传统企业慈善,还是战略公益,乃至共享价值,这三个层次在相当长时间会同时存在,因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决定了CSR的多层次的需求共存。对公益组织而言,了解全球和中国的重大发展脉络和问题,看清CSR发展趋势,根据自身使命、愿景、自身专业能力和特长,在这个越来越庞大的需求和市场中,找到自己与企业合作的契合点。